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发展专业合作社 争创养羊大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发展专业合作社 争创养羊大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S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0)08-0015-03

罗田县位于鄂东北大别山南麓,地处东经155°6′~115°46′,北纬30°35′~31°16′,与英山、浠水、团风、麻城和安徽金寨五县市相邻,下辖7镇5乡4个国有林场,411个行政村,13.2万农户,62万人口。全县总面积2 144km2,其中山林面积14.67万hm2(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7.6%),水域1.19万hm2,耕地2.53万hm2(其中水田1.94万hm2,旱地0.59万hm2),非耕地面积3.03万hm2,是个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常年粮食产量2亿kg,海拔1 729m的大别山主峰屏立县北,与安徽省划界。近年来罗田县畜牧业发展较快,2009年全县出栏生猪21.1万头,出栏肉牛1.8万头,出栏山羊11.3万只,出笼家禽94.6万只,禽蛋产量5 709t。2009年末,猪、牛、羊、禽存栏分别为17.8万头、6.1万头、10.4万只、143万只,同比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畜牧业产值达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1.2%,全县农户户均畜牧业产值达3 864元,农业人口人均畜牧业产值超过了1 000元。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逐步增强,在农民增收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针对当前罗田县正处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2008年下半年为抢抓畜牧业发展新的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罗田县立足实际,抓住特色,充分合理地利用现有资源,县政府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出台了罗政办[2008]73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肉羊产业争创全省山羊大县的意见》,决定以加快山羊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草场资源优势,进一步采取得力措施,用3~5年时间努力创建山羊养殖大县,促进农民增收。

1良好的基础是保障

(1)饲料资源充足。全县草场资源丰富,有宜牧草场6.31万hm2,零星草场1.33万hm2,全县草场面积达8.68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29.4%,年产农作物秸秆2亿kg,理论载畜量为100万个羊单位,具有发展草食畜牧业的良好资源条件。

(2)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罗田县地处鄂东北大别山南麓,位于武汉城市经济圈内,交通便利, 318国道横贯全境,已兴建的武英高速公路大大缩短罗田到武汉的车程。罗田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6.4℃,年日照2 047.1h,日照率46.2%,全年无霜期238d,年降雨天数为133d,降雨量

1 355.9mm,饲料作物生长需水量最大的4~9月份降雨最多,平均相对湿度76%,非常有利于饲草的生长。

(3)群众养羊基础好。罗田县养羊历史悠久,大部分农户都从事过养羊业,养殖经验丰富。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提出了“稳猪扩禽,大力发展牛羊”、“草当粮种、羊当猪养”的发展战略,通过一些养羊示范户的带动,农民对养羊有了新的认识,积极性高。很多有识之士和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投资发展山羊养殖。特别是在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成立了12个乡镇养羊分会,带动了群众发展养羊。

(4)技术支撑有力。罗田县从20世纪80年代全面推行了牛羊人工授精技术,2000~2002年承担了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种草养畜,在全县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养羊专业技术人才和饲养大户。特别是2008年以来,罗田县先后成立了多家以养羊为主的山羊生产专业合作社,为农民发展山羊生产提供服务。全县现有畜牧兽医技术人员24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56人。这支队伍技术力量强,经验丰富,为山羊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养管理提供了技术保证。

(5)政策支持。从2007年起,中央、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畜牧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显著加大了对养殖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给罗田县创建山羊养殖大县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资金、技术支撑,大大增强了罗田县干部群众创建山羊养殖大县的信心。同时,发展山羊养殖利润空间大,羊肉品质好,市场前景广阔,也必将会激发罗田县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发展山羊养殖的原动力。

(6)领导重视。畜牧业是富民、富县、富财政的骨干项目,罗田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将畜牧业作为财政增量、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不断夯实畜牧业基础地位,全县畜牧业产品产量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畜牧业主导产业地位逐步增强。近年来全县畜牧业产值始终保持在4.0亿~5.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5.3%~31.2%,在大农业中仅次于种植业,农户户均来自畜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30%~40%,畜牧业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主导产业。

2模范专业合作社的榜样带头作用

2.1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

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是由罗田县三里畈镇黄土坳村回乡创业青年刘锦秀发动当地山羊养殖户成立的。2007年初,刘锦秀了解到国家大力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特别是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同时总结过去罗田县及周边县市规模养羊失败的经验教训,主要原因在于山羊品种、养殖规模、经营模式、防疫技术、销售网络等方面存在问题,合作社模式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在罗田县畜牧兽医局、罗田县经管局的支持下,2007年9月刘锦秀联合当地5个养羊大户成立了“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2008年在全县12个乡镇成立了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养羊分社,吸收社员102户,注册资金150万元。合作社养殖基地承包租赁了近千亩天然草场(租期32年),修通了水泥路2.5km,建标准化羊舍1 000m2;2009年又投资230万元租赁了20hm2低丘岗地,新建2 500m2育肥羊舍和集屠宰、加工为一体的现代化工厂,全力打造鄂东最大的山羊产业化基地。同时依托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合作社带农户、基地连农户的发展模式,吸收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开发自己的网站,合作社注册了“薄金寨”的商标,已向农业部申报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因合作社羊肉质量好,2009年年底社员养殖的山羊供不应求,毛羊价格高达32元/kg,社员增收效果明显。

2.2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

合作社自成立以来,以服务成员、致富农民为宗旨,把山羊养殖作为发展山羊产业,壮大自身实力的突破口,通过政府引导和省、市、县业务部门的指导,山羊产业呈现出规模大、品种优、效益高的强劲发展态势。专业合作社与各乡镇分社一起网络了全县50%以上的养羊大户,在合作社内大力推广“1235”标准化养羊模式,从栏圈建设、种羊引进、种草、品改、疫病防控等方面对社员免费指导,为社员养羊提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2009年合作社提供种羊4 000只,出栏山羊2.5万只,实现产值1 500万元,成员户人均养羊纯收入0.56万元,比当地未参加合作社养羊农户人均纯收入(0.44万元)高出27%,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主要运行模式如下:

(1)用合作社模式扩大产业规模。刘锦秀的目标是做一个培植养殖大户的领头人。在建立“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山羊养殖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合作社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于高山贫困户,免费提供种羊,年底回购、扣除成本;对于一般农户购买种羊,合作社负责技术、统一生产标准,并负责年底回购;对于有山林资源,并且建起了羊舍,想进行规模化养殖的农户,合作社免费提供种羊,负责技术和回收。对于一些想养羊而资金不足的农户,合作社在信用社提供担保贷款。在利益纽带的带动下,全县农民养羊积极性大增,很多受金融危机影响回乡的农民工实现了再就业或创业。合作社回收的产品价格普遍比市场价格高1~2元/kg。2009年下半年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租赁了附近的66.7hm2冬闲田种植黑麦草养羊,效果良好,购买了3台微耕机免费为农户耕作。

(2)用现代经营理念提升产业层次。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在合作社内实行了“四统一”,即:①统一规划设计羊舍。根据社员发展需求和经营能力,合作社派技术人员免费为社员规划设计羊舍,提供图纸,在建造时现场指导;②统一品种改良。合作社根据本地需求,把公羊品种定向为波尔山羊、南江黄羊,母羊品种定向为黑山羊,每年集中引进种羊,供应各社员使用,同时对资金不足的困难户,合作社实行山羊寄养的办法,解决农户无资金购买母羊的问题;③统一防疫和技术培训。合作社社员防疫工作在县畜牧兽医局的指导下,由当地防疫员集中免费注射,保证羊痘和口蹄疫免疫密度达到100%,专门聘请技术人员对合作社内的养羊户进行免费技术培训和指导;④统一生产质量安全标准。合作社实行建标准化羊舍、养杂交羊、种植优质牧草、舍饲育肥、适时出栏的标准化生产,不使用违禁药品和添加剂,质量达到了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罗田县创建养羊大县工作得到了国家农业部和省畜牧兽医局的大力支持,先后解决了山羊生产发展中的秸秆氨化、板块建设、良种繁育等专项资金200万元,有力地支撑了合作社及社员山羊产业化的发展,解决了发展初期的资金瓶颈问题,为山羊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支撑作用。湖北省畜牧兽医局已将锦秀林牧合作社所属基地确定为“湖北省种羊场鄂东示范推广基地”。2009年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湖北省十佳畜牧专业合作社”。

3激励政策促进全县养羊业的发展

针对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的良好发展态势,县政府经过充分论证,决定以发展养羊专业合作社为抓手,争创全省养羊大县。2008年6月,县政府以罗政办(2008)73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肉羊产业争创全省肉羊养殖大县的意见》出台政策,引导农民发展养羊。明确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实施肉羊产业化为方向,以建设肉羊养殖小区、培育养羊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为主要模式的指导思想。

(1)项目支持。对达标的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和加工企业优先进行项目申报,加快产业发展。将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加工企业项目与扶贫开发、以工代赈、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建设资金整合,切实扶持一批山羊养殖大户、养殖小区、示范村、示范乡镇。

(2)信贷扶持。采取金融部门发放贷款,县财政贴息代补的形式。扶持对象:年出栏50只以上的山羊养殖户。扶持措施:每户可贷款1万~5万元,县财政按贷款利息全额或部分贴息。

(3)财政奖补。对年出栏100只以上采取“1235”标准化模式(一个农户建设一栋标准化羊舍、饲养20只能繁母羊、种植3亩优质牧草、年出栏商品山羊50只)的养羊专业户,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形式,无偿提供优良种羊一只。对年出栏50只以上采取“1235”标准化养羊模式的养羊大户,县政府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奖建栏、种草资金500元。对山羊养殖大户每年进行评比,对存出栏数量前5名每户给予奖励。

(4)保险保障。2008年8月,罗田县畜牧兽医局、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罗田支公司、罗田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共同协商,报县政府同意,对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社员饲养的能繁母羊开展保险试点工作,按每只母羊投保300元,交纳保费12元(政府出6元,农户出6元)的标准,对所有能繁母羊统一进行保险,降低了养殖户的风险,增强养殖户的信心。

自2008年县政府提出争创全省山羊养殖大县以来,制订并落实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县级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投入扶持资金50万元,用于奖励养羊大户的栏圈建设,草种补贴,种公羊引进。还在沼气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合作社社员的羊场规划建立沼气池,实行立体养殖模式,有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4罗田县创建养羊大县的制约因素及建议

在省、市的大力支持和罗田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罗田县创建全省山羊养殖大县的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全县山羊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合作社成立以来,突破了农户、企业、产业的界限,与社员结成利益共同体,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公司+农户”模式,形成了“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实现了互惠互利,共闯市场,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实现了肉羊产业的资源整合,力量累加。据统计全县现有存栏100只以上的大户近300户,存栏30~99只的大户500余户,目前全县存栏山羊12万只,预计全年出栏将会达到16万只,2012年可以达到出栏25万只以上。经过近3年的运行,总结经验,分析制约罗田县创建养羊大县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策问题。与其他农业产业相比,国家对养羊业扶持力度不够,特别是种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羊舍标准化改造、粪污处理利用等缺乏项目支持。合作社在小额贷款、土地流转、林权抵押贷款等方面也存在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建议上级加大对山羊养殖的投入力度,在项目和资金方面给予更多的扶持。

(2)加工问题。出售活羊等初级产品不是山羊产业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也难达到延长产业链的目的,只有通过对山羊进行深加工后,才能实现山羊产业链的延伸,实现产品的增值和升值。2009年合作社已初步尝试了山羊的深加工,对所回收的山羊进行屠宰、分割、包装、销售,生产出羊头、羊肠、羊肚、羊肉等产品,经过加工、包装后销售,达到了产品升值,其羊肉售价达52元/kg以上,羊肚、羊肠等产品达50元/kg,一只羊通过深加工后,增值达到200元以上,有力地提升了山羊产业的升值空间。今后,合作社将以市场订单、产品品牌、技术服务为纽带,实现合作社和养羊户的利益双赢,实现由建设生产基地向建设现代化、无公害、品牌、优质农产品基地的转变。建议合作社在搞好生产的同时,要盘活加工,带领社员闯市场,共享加工增值的成果。

(3)保险问题。2008年,中华联合保险公司在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进行能繁母羊保险试点,一只能繁母羊交纳12元保费(政府6元,养殖户6元),保额300元。通过一年的实践,社员普遍反映保额太低,而保险公司方面,试点一年保费收入6万元,实际赔付近8万元,工作难以继续开展。建议国家像支持能繁母猪、奶牛一样,及时出台支持能繁母羊保险的政策。

利用专业合作社走产业化道路,是山羊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罗田县虽然在山羊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与山羊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我们将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总结,探索出一条适合罗田县山羊养殖之路,争取早日成为全省山羊养殖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