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生活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生活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体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陶行知提出“生活教育”的理念,其核心是“生活即教育”。教育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到生活实际中解决问题,将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引入到数学课堂教学中,以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真正能够感受到数学与自己的生活密不可分,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在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应加强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从学生熟知、感兴趣的生活事例出发,以生活实践为依托,将生活经验数学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焕发出数学课堂的活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能够应用所学习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中爱上数学,把所学习的数学知识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小学数学教育是否成功,应该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它的核心就是教育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这些都为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提供了理论依据。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中学生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以及能够让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笔者长期从事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在生活化课堂教学中探索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之路,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与同仁分享。

一、创设课堂“生活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大多数是紧密联系的,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能够找到数学的影子,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往往可以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比如,计算房屋、田地的面积,两地距离的远近,买菜斤两的多少,如何使用计算器,如何认识钟表及24时计时法,等等,这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与我们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将生活引入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与克》这节课时,我就模拟了市场买卖的生活场景,老师为学生带了电子秤,还特意从美术器材室借来了一些黄瓜、苹果、橘子、梨、葡萄等蔬菜水果的模具,目的是让学生在模拟买卖市场的情境中,一部分学生扮演买东西的生意人,另一部分扮演买东西的顾客,让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中感受千克这个概念,同时让学生知道了千克与公斤的关系,以及千克与克的关系。这种生活化的场景模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想而知,每位同学都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学到了数学知识,并且切实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100千克有多重。理解一个硬币的重量单位用克比较适合,而用千克作为一袋大米的重量单位比较适合。再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米和厘米》这节课时,我创设了生活化的场景:学生体检,其中就有一项是量身高。我准备了几条皮尺,首先是老师做示范,然后让学生之间互相测量身高,并且将所测量的各自身高分别以米和厘米的单位记录下来。这样学生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同时也能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应有到生活中

在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不大,更谈不上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了。但是,数学这门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许多数学方法都可以应用到生活中帮助解决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我们身体上的“尺”》这节课时,首先让学生量一量自己一步大概是多少厘米,然后让学生自己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大概是多少。这样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积极性高涨,大家都愿意参与到活动中,有的学生还能够将黑板的长度,学校花坛的长度,以及操场的长宽大概“步”出来。这就是学以致用,让学生感觉到所学习的知识是有用的,是能够给自己生活带来方便的。再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节课时,放手让学生从教室中、校园里找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东西,首先要能够将它们区分开什么是正方形和长方形,然后让学生将自己量出的数值运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各自的面积。这样学生就可以自由选择自己要测量的对象的面积:有的学生选择黑板作为测量面积的对象,有的将课桌、凳子等作为测量的对象。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感觉自己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是组织者、引导者、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同学们互相讨论、争论之声不绝于耳,每位同学都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学习的环节中,愉快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练习题型生活化,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数学老师经常发现,许多学生不喜欢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有的数学老师所布置的作业难度偏大,再加上作业量比较大,导致学生对数学作业产生恐惧心理,即使保质保量完全了老师的作业,但是被逼无奈,心不甘,情不愿。因此,我对学生的作业也有自己的想法,其实许多家庭作业是可以联系生活的,结合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一方面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学生从实践中巩固了所学知识。这样就架起学和用之间的桥梁,把题目设计生活化。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是多少》后,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动手测量各自家庭的卧室的周长,客厅的周长,厨房的周长,以及家中餐桌的周长。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这样的作业学生比较感兴趣,都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并且学生对此很感兴趣。再如我在教学《24时计时法》后布置给学生的家庭作业就是用24时计时法记录自己早上起床时间,早晨上学时间和中午放学时间,下午到校时间,以及下午放学时间,晚上吃饭时间及就寝时间。学生都愿意接受这样的作业,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己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之,我们数学老师要将适合的内容融入生活化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乐趣。让学生喜欢上数学,学以致用,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黄育粤.走进新课程的小学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教育,2009.4.

[3]刘明.教科研论坛.浅谈数学教育,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