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延迟退休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口年龄结构不断的发生变化,延迟退休问题已成为争论的焦点。本文首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及其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说明延迟退休政策对劳动力市场、储蓄消费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影响,总结我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优势。
【关键词】延迟退休;劳动力市场;储蓄消费;经济增长;优势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是一个将深刻影响人类发展的长期性问题。人口老龄化的效应是改变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即作为非劳动力的老龄人口比重将不断上升,劳动力比重将不断下降。这是劳动力资源结构的一次重大改变,而这种改变必然对应着经济资源配置的改变,即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而正处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完善中的中国,必将面临一次重大挑战。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究竟会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引导积极影响、减缓消极影响,已经成为当前严峻的问题。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及其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一定的社会中的老龄人口比重相对较高的一种人口结构状况。目前国际社会广泛公认的一种定量标准是,如果一个社会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占该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的人口占该社会总人口的比重超过10%,那么该社会就可称为是老龄化社会。按此标准,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已步入这个行列。
截止2013年末全国0-14岁人口为22329万人,占总人口的16.4%;15-64岁人口为100582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3.9%,较2012年0-14岁人口增加了42万人,但比重减少了0.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增加179万人,老年人口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失能化、空巢化趋势明显的态势,再加上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和家庭小型化的结构叠加在一起,养老问题异常严峻。少儿人口比重的下降与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同时影响总人口抚养比。2014年末,我国总人口抚养比为36.2%,比2013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少儿抚养比为22.5%,比2013年增加了0.3个百分点;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3.7%,比2013年增加了0.6个百分点。
这些数据体现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十分严重,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的结构比例失调,对劳动力的供给、投资、分配、生产、经济发展的速度、消费结构等方面产生影响。因此,如何科学的估计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的影响,如何制定科学的社会发展战略对策,使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最严峻的问题。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人口发展的特点呈现为总人口继续增长,自然增长率继续下降;少儿人口比例继续下降,老年人口比例继续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抚养比呈下降趋势;人口老龄化速度快,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末,全国总人口136782万人,出生率为12.37‰,死亡率7.16‰,自然增长率为5.21‰。2014年与2005年相比,9年中出生率降低了0.03个人千分点,但近两年有所反弹;死亡率由下降转为增加趋势,5年共增长了0.6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降低了0.68个千分点。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人口已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中国人口已进入平稳低水平发展阶段。
日本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仅次于日本的老龄化速度。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但进入21世纪以来,出生率的降低明显慢于死亡率的增长,同时60岁及其以上人口逐年增加,可以说计划生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我国将来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发展。其次,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深影响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要素低成本目前是我国对外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如果人口老龄化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而日本通过修订老年人就业法案和改革养老金制度,不断调整与退休年龄有关的退休金支付年龄和水平,稳步地实现了延迟退休制度,对于我国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行具有一定的启示。
二、延迟退休政策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方面
(一)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本质上是对劳动力供给的冲击。从短期来看,延迟退休年龄会挤占待业者的就业岗位,尤其是造成对年轻劳动力的“挤占效应”。但有的研究认为延迟退休不会挤占年轻人的工作岗位,是因为老年人腾出的岗位未必适合年轻劳动力,即使延迟退休对待业者不会有直接的挤占作用,然而会产生间接挤占待业者的岗位,比如当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年工作者退出工作岗位后,虽然没有合适的年轻劳动力来接替,但可以由一定工作经验的人来弥补,而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人空出的岗位可以由年轻劳动力来替补;延迟退休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老年劳动这处于不利位置,因为老年劳动者较青年人而言在技能、教育、健康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一旦延迟退休年龄,可能会使老年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陷入更加不利的竞争地位。从长期来来看,由于我国老龄化程度不对加深,人口红利不断消失,加之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新生人口数量减少,劳动力得不到补充,延迟退休可以增加劳动力供给,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状况,并且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充分利用,延迟退休可以使更多的老年劳动力继续发挥余热,节省对新员工的培训成本。
(二)延迟退休对储蓄消费的影响
中国近年来的储蓄率是不断增加的,这与中西方对于储蓄方面的观念不同有很大的关系,但同时与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是分不开的。我国的养老保障体制的不成熟也是导致高储蓄的一个原因,老年人的保障金太低,无法在这个物价持续上升的社会中得到应有的最低生活保障,那么他们宁愿将钱存起来获得保障,也不愿拿来消费,从而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缓慢进行。在高储蓄的中国,人均GDP却远低于那些发达国家。因此,从理论上我们看可以分析出,在未来中国老年人口急剧攀升的情况以及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缓慢的情况下,老年人更倾向于将钱存起来,这必将导致市场中的消费情况日益减少,国民需求量降低,经济发展低迷。因此,在一个人口老龄化加深,老龄人口较多的社会里,其总人口的购买力以及储蓄额都会下降,对贸易、投资均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如果采取延迟退休年龄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从而刺激消费,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三)延迟退休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根据宏观经济中对于有关经济增长的理论,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例如: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E.F.Denison)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劳动、资本存量的规模、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知识进展、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丹尼森根据美国国民收入的历史统计数字,对上述各个增长因素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得出美国在1929-1982中综国民收入增长率为1.90%,而其中劳动对于国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为1.34%。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劳动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推动因素,人口老龄化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很大的影响程度。延迟退休年龄可以缓解老年人口对经济增长的冲击,老年人继续在原有岗位发挥余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劳动力,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
三、我国实施延迟退休政策的优势
(一)合理配置和规划劳动力资源
由于我国地区间的老龄化程度的不同,因尽快建立合适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老年型地区可以为年轻型和成年型地区提供老年智力人才和解决老龄问题的经验,年轻型和成年型地区可以为老年型地区输送劳动力以填补其“年轻人赤字”,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重视劳动力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趋势,为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口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机会,特别是加强对年长劳动力的培训,加快其知识更新,提高就业竞争力,充分开发老年劳动力资源,为老年人口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同时,老年人所拥有的娴熟技术以及丰富的阅历和经验,是不可多得的社会财富,尽管精力上可能不如年轻人,但相对年轻人来讲,老年人才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时可以立马解决实际问题,而且稳定性更高。让一部分力所能及的老人重返职场,不仅有利于缓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所面临的压力,还有利于解决老年人“空巢综合症”等心理问题。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障体系
在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步伐晚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设。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农村老年人人口的养老问题正在迅速地由传统的家庭问题演变成社会问题,农村老年人口对社会化养老保险的需求日益迫切,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保障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政府应该重视的一个大问题。其次,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有效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风险,也是一个国家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采取逐步延长职工退休年龄可以增强基本养老保险的基金积累,有助于构建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综合型养老保障体系。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逐年加深,需要调整产业结构来应对未来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的态势。老龄化产业收益低、与政府在老龄化产业发展的缺位是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为此,延迟退休政策的实施在促进老龄产业发展方面,可以促进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通过专项拨款、补贴等财政优惠,激发企业涉足老龄产业的积极性,通过税收优惠或减免,减少老龄产业的成本支出,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做实养老金帐户以保障养老金的可持续供给,努力使老年人的“腰包’’也鼓起来,进而切实将老年人的各类潜在需求转化为针对老龄产业的有效需求,进而形成养老需求有效拉动老龄产业发展的局面。中国作为发展大国更要努力做好产业结构的完善与发展,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方面的安排,加快第三产业的兴起与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
参考文献:
[1]李军.人口老龄化经济效应分析[M].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
[2]李洪心.人口老龄化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关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丁英顺.日本延迟退休年龄基本经验及其启示[J].当代世界.2016.(7):7374
[4]尚华星.论延迟退休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J].中国市场.2015(34):197198
[5]高见.老龄化、金融市场及其货币政策含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万美君.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4):3132
[7]Hongxin Li,Marcel Merette.Population Aging and Pension System Reform in China: A Computable Overlapping-Generations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Analysis[J].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2005,3(3)
[8]Borsch-Supan,Axel,J.Winter,“Population Aging,Saving Behavior and Capital Markets”,NBER working paper #8561,2011
作者简介:
马婧(1993.5-),女,青海西宁人,硕士,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研究方向:中国发展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