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试论巩固我国生态建设成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巩固我国生态建设成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我国生态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了生态环境存在的严重问题和我国西部退耕区面临的两难选择,提出了构建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动力机制的措施建议。认为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高级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主张;我国西部退耕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优化生态经济模式,推行企业生态化管理,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深化西部退耕区经济改革。

【关键词】 生态建设;成果;文化动力机制;构建

面对全球日益严重的生存环境危机和我国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我国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为应对全球环境问题,为改变我国持续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向世界递交了一份奋力争优的答卷。尤其是1999年启动的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其规模、投入和成就,均超过了有史以来世界上任何一项生态建设工程。2010年到2014年,连续五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退耕还林的重要性,并对退耕还林作出重要部署。2014年10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再度盛大启航,这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更是中华民族保护赖以生存的家园,应对全球生态气候问题的又一壮举。

一、我国生态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1、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

1978年11月正式启动的“三北(西北地区、华北北部、东北西部)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2.4%,预计到2050年结束,规划造林5.34亿亩,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由5.05%提高到14.95%。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2、全国造林灭荒行动

1990年,国务院批复了《1989―2000年全国造林绿化规划纲要》,把植树造林绿化祖国上升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广东省率先行动,1990年就完成荒山造林5800万亩,基本消灭宜林荒山。福建、湖南、安徽、湖北、江西、浙江、广西、山东、吉林、江苏、海南等12省区规划期内累计完成造林面积3.48亿亩,在18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实现了基本消灭宜林荒山。

3、天然林保护工程

天然林保护工程自1998年开始实施,17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5005.05万亩)333.67万公顷,飞播造林(5316万亩)354.40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2881.4万亩)858.76万公顷。

4、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14年,截至2014年底,累计完成建设任务1123.23万公顷,其中林业工程771,97万公顷,草地治理工程241.82万公顷,小流域治理109.44万公顷。

5、长江流域防护林建设工程

1989年到1996年长江、珠江、沿海防护林,平原和太行山绿化先后启动。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到2000年完成营造林面积685.5万公顷。2000年二期工程开始,规划造林任务687.6万公顷。珠江防护林建设工程1996年启动,一期工程造林67.5万公顷,二期工程规划227.87万公顷。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期工程累计完成323.67万公顷,二期工程规划造林136.00万公顷。太行山绿化工程一期完成造林295万公顷,二期工程规划146.2万公顷。全国平原绿化工程截止2000年底累计完成造林698万公顷和全国平原绿化工程二期工程规划552.1万公顷。

6、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工程规划自2001年到2050年,全国自然保护区总数达到2500个,保护区总面积达到1.72亿公顷,占国土面积达到18%,使85%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种数恢复和增加。2006年已经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395处,各类保护小区5万多处,形成了类型齐全、功能完备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体系。

7、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建设速生用材林工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80年中期发展加快,90年代末形成高潮。2002年,国家正式启动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工程,规划建设2亿亩速生丰产林规划,2015年已经建成。(中国林业新闻网)

8、退耕还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自1999年在川、陕、甘开始试点,到2013年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1.39亿亩,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3.08亿亩,位列全球生态建设工程之首,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二期工程于2014年启动,规定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约4240万亩耕地退耕还林(还草)。[1]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仍然严峻

全球气温升高:地球上最暖的14个年份都出现在1980年以后,气温升高导致更多极端的气候现象――创纪录的热浪、冰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更多的破坏性沙尘暴。[2]全球变暖让世界的干旱土地越来越多,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水平从1959年有测量记录以来年年都在增加,已成为所有环境趋势中最有预示性的趋势。

森林面积缩小:20世纪初全球森林约为50亿公顷,迄今已经减少了将近一半,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估计,全球每年有近1300万公顷(约合3200万英亩)的森林被砍伐,平均每分钟就有20公顷森林化为乌有。

土壤侵蚀流失:地球表层的土壤并不丰厚,大多数地区都是以厘米计,据世界观察研究中心的莱斯特・R・布朗估计,世界耕地面积的36%,正在加速流失。人口持续增长、对粮食需求的持续上升和土地的过度开垦,使不适宜开垦的土地也惨遭破坏性使用。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就会消失。

物种持续减少:据专业机构研究,目前正处于第六次物种大规模灭绝的早期阶段,和过去不同的是,前几次都是自然现象所造成,而这次则是人为的。目前鸟类、哺乳动物和鱼类处于危险和濒临灭绝的百分比都已达到两位数。这个数字,在全世界近10000种的鸟类中占12%,在全世界的4763种哺乳动物中占24%,而在整个25000种鱼类中估计占30%。[3]

沙尘暴频发肆虐:2001年4月中国遭遇了一次很严重的沙尘暴,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科学家报告,来自中国北部的巨大沙尘暴已经到达美国。“从加拿大到亚利桑那都蒙上了一层尘土”。在科罗拉多州博尔德上空10700米的高度检测到了这次沙尘暴的粉尘。中国正在失去数以百万吨计的表土,如此巨大的自然资本损失,是它无力承受的。[4]

河水断流缺水:这是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危机之一。这段记载令人心悸:“由于黄河上游向城市、工业和灌溉改道分流的情况越来越多,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这条河不停息的流淌了几千年后,1972年出现断流。1985年以后,每年都有一部分时间干涸。1997年是个旱年,黄河有226天没有与海相连”。“黄河上游对水的要求不断增长,这意味着有一天黄河可能根本再也流不到山东”。[5]

三、我国西部退耕区面临两难选择

西部退耕区生态环境脆弱,干旱、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退化等仍然相当严重,现有可供植树造林的土地多集中在荒漠化、石漠化以及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这些地区适生条件极差,给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带来巨大的困难。按照国家的战略部署,西部地区的工作重心将长期以生态建设、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为主,这对于西部退耕区地方经济的发展将是相当大的压力。

据中国首届10.17扶贫论坛的《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截止到2013年,我国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其中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省份有、甘肃、贵州、新疆、云南和青海。这些地区是我国生态系统脆弱,关系我国生态安全的生态敏感区,同时又是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残缺,增收产业薄弱的区域。

《生存与毁灭》一书以纪实的笔触记录了退耕区一部分生活在贫困状态的民众生活现实,生态保护与生存的矛盾冲突表现的尤为尖锐。[6]

1998年国家在长江、黄河中上游地区实施天保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休克疗法”式的“禁伐令”对上游地区特别是一些诸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区一些依赖“木头财政”的贫困地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比如甘孜州的新龙县,道孚县等完全靠伐木为生计,一夜之间就失去了生存支撑。[7]与木头财政相关联的诸如运输、加工等产业也失去了生存基础。

四、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的对策

一方面,享受西部退耕区生态建设成果的发达区域有责任支持其发展替代产业,解决生存问题。另一方面,西部退耕区要从根本上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就要建立起培育生态文化,提高保护生态的行为自觉,最终推进退耕区从以人类为中心的现代社会走向“天人合一”的生态社会。

1、生态文明社会是人类文明演进的高级阶段

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四个文明发展阶段。

采猎文明又称原始绿色文明。时间大约是1万年以前,历时约100万年。人类对自然崇拜敬畏,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局限于个体和群体的聚集地;农业文明又称黄色文明,出现在约1 万年前―1700年,有近1万年的历史。在农业文明的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基本上是敬畏、模仿、探索,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是人口过剩、土壤侵蚀等生态破坏;工业文明又称黑色文明。至今不到300年,人类凭借日益发达的技术改造征服自然,人与自然相互作用产生的问题是资源滥用、能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生态文明又称现代绿色文明。其思潮萌芽于20世纪中叶,人类基本达成共识并付诸行动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反思工业文明的负面影响,对自然的态度改变为适应、协调,追求天人共生,运用高新技术、清洁技术、信息技术,转变生产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追求可持续发展。

2、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生态文明社会的核心价值主张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对工业文明消极后果进行反思、超越的结果,是人类力图摆脱发展性危机,寻求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理性自觉。关于生态文明的概念大同小异,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8]

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主要是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存在,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其中建设绿色生态经济是重中之重。

3、我国西部退耕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是优化生态经济模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资源开发型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型经济”、“资源循环利用型经济” 和“资源替代型经济”。建立合理的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和工业生态系统“加工链”,使资源得到增殖利用,使“废物”得到再利用。形成环境友好的经济发展模式;二是推行企业生态化管理。要树立绿色企业形象,重视企业产品绿化信誉,创建绿色名牌,寻找“生态空间” ,建立生态经理制。在世界一日千里的变化速度面前,这些先进经验对西部退耕区和企业的参考借鉴意义不可低估;三是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衡量是不是“绿色经济”,主要看两个方面:首先是看能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其次是看能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破坏,实现“三废污染排放的最小化”。在发达国家,“绿色经济”已经上升为主导型经济,“绿色产品”已经成为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发达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经常使用“绿色壁垒”,向我国的企业施加压力。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将有利于帮助西部退耕区和企业的发展;四是深化西部退耕区经济改革。世界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的生态时代,要把西部退耕区经济发展,放在既符合客观经济规律要求,也符合客观生态平衡自然规律要求,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两方面潜力的基础上,其核心是正确处理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关系,这是西部退耕区发展经济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必须把资源环境利用和保护两者内在地结合起来,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从而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得到遏制,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上述数据来源于林业部2014全国林业统计年报.

[2] 莱斯特布朗(著).林自信,戢守志等(译).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M].东方出版社,2003.

[3] 戴维・跨.杂草丛生的星球[J].哈珀杂志,1998.10.

[4]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新闻:《中国沙尘暴袭击美国》.2001.4.18.

[5] 莱斯特・R・布朗,布赖恩・霍尔韦尔.中国缺水可能动摇世界粮食保障[J].世界观察,1998.7-8.11-12.

[6][7] 李林樱.生存与毁灭―长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考察纪实[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8] 王如松.略论生态文明建设[N].光明日报,2008.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