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芥子园画传》评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芥子园画传》评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芥子园画传》依照中国绘画中的传统分科将各卷本划分为山水、兰竹梅菊、草虫翎毛花卉、人物四集,每集开篇综述画理、源流,使画者对绘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握,然后再分解开来,每一种形象从起笔到守成,都有清楚明晰的讲解和图示,最后又论述各形象的组合搭配,并配以名家画谱以滋借鉴,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材体例。《芥子园画传》从清代开始发行,至今一直畅销不衰,广受欢迎,是传统绘画教育中的经典教材。

[关键词]《芥子园画传》 经典 教育 大众

一、《芥子园画传》出版源流

“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李笠翁)在金陵(今南京)的别墅名称。他的女婿沈心友家中藏有明代画家李长衡画的课徒山水画稿四十三页,沈心友请当时的山水名画家王概整理和增补,经过三年的时间,增补到一百三十三页,把山水画的各种技法分条缕析地介绍出来,在篇首编《青在堂画学浅说》,在篇末附临摹的古人各式山水四十篇,可以说“理灸上穷历代,近辑名流,汇诸家之所长”。康熙十八年。在李渔的帮助下。以“芥子园”的名义出版了第一集,这便是芥子园画传的发端。不久,沈心友又请杭州名画家诸曦庵编绘兰竹谱,王蕴庵编绘梅菊与虫草花鸟谱。经过十多年,由王概、王耆,王臬兄弟三人按照第一集的体例。增删图例。编制口诀而成,分为上册竹兰梅菊谱和下册草虫花鸟谱共成第二集,后书商把沈心友的例言十条删去,把竹兰梅菊谱改订成第二集,草虫花鸟谱改订成第三集于康熙四十年成书刊印。之后该画传“畅销大江南北”并以各种方式辗转翻印,广为流传,“书贾获利至厚”。在沈心友的例言里,本有第四集“写真秘传”的拟编计划,可是并没有成书。嘉庆二十三年,书商为获利,假托《芥子园画传》之名杂凑丹阳写真画家丁鹤洲编写的《写真秘诀》、《晚笑堂画传》等图谱,并附李渔辑《图章汇篆》编成第四集,此集出版距前一集差不多是一百四十年了。第四集虽然不是沈心友所编,由于丁鹤洲的《写真秘诀》还有一些价值,所以流传开来。后这四集组合成《芥子园画传》的全部。光绪时需要《芥子园画传》的人很多。而原书经多年翻刻已经模糊不清,所以巢勋(张子祥弟子)临摹了前三集付印。由于他不满意原书第四集的拼凑内容,所以重编人物画法第四集,可惜巢勋并不擅长画人物画,也写不出学画的理论,只能把古人画人物的理论和解说。由佩文斋书画谱抄录下来,并丁鹤洲的《写真秘诀》和他自己的临摹的古人稿本,汇总在一起,编成新面貌的卷本,这便是我们今天可以普遍见到的版本。虽在质量上远殊前三集,但他的努力也为后学者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尤其是在此集中,他附录了当时名画家的代表作品,对学画者有一定的帮助。

二、《芥子园画传》的编排特点

《芥子园画传》从清代开始发行,至今一直畅销不衰,广受欢迎,被誉为绘画教材中的不易经典。对这样一本经典的绘画教材,分析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体例完备,编撰精良

《芥子园画传》依照中国绘画中的传统分科将各卷本划分为山水、兰竹梅菊、草虫翎毛花卉、人物四集,从具体形象入手,采用大众所熟悉的题材编撰。每集开篇综述画理、源流,如“画学浅说”,“画兰浅说”等。使画者对绘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把握,然后再分解开来。每一种形象从起笔到守成,都有清楚明晰的讲解和图示,最后又论述各形象的组合搭配,并配以名家画谱以滋借鉴,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材体例。下以山水集为例详述其体例。

《芥子园画传》山水卷在整部画谱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此集共分为五卷,分别为青在堂画学浅说、树谱、山石谱、人物屋宇谱、名家山水谱。卷一“青在堂画学浅说”又分为画法概要、设色各法两部分。画法概要又分为:六法、六要、六长、三病、十二忌、三品、分宗、重品、成家、能变、计皴、释名、用笔用墨、重润渲染、天地位置、破邪、去俗等。中国画中要注意的问题几乎都有论述。这些要点大多从前人画学中总结抽取而来。出自自己心得,则冠名“鹿柴氏”。设色各法部分除详述石青、石绿等数十种颜料性质之外,还对绢素、矾法、纸片、点苔、落款、洗粉等与颜色渲染有关的问题作了说明,列出一些小窍门、小常识供人参考,可见编撰人之用心良苦,其基础性、专业性可见一斑。

卷二“树谱”分列树法、叶法、藤法、诸家树法、诸家叶树法、诸家杂树法等。各以图示文字列,其中树法列画树起手四歧法、两株画法、鹿角法等十九种形式。叶法列介字点、点等叶式共三十三种。列夹叶法九式,夹叶着色法十八式,缠树藤法两式,诸家树法列范宽、郭熙、王维、马远、李唐、黄公望等各式树法总共五十二种,凡例六十八种树式,都堪称典范。

卷三“山石谱”分列石法、皴法、诸家峦头法、泉流瀑布石梁法、水云法等。总共一百一十四式,大部分都注明是宋元名家法式,十分具有代表性。

卷四“人物屋宇谱”分列点景人物、中号点景人物、极小点景人物等共一百十四种,点景鸟兽二十七种,墙屋二十七种,门径十六种,城郭桥梁三十种,还有寺院楼塔、界画台阁、舟楫、器具等许多种。不仅是样式详细,而且每一种该怎么用、有什么样的效果也有说明。卷五“名家山水画谱”收录临摹的名家山水全图共四十幅。

从这本山水集中可见其小至点叶、皴法,大至全图,尽而求其全,可谓“委曲详尽。无体不备”。李渔在其序言中称“……琐细要卢。无不毕具……不可磨灭之奇书而不以公世岂非天地间一大缺陷事哉!”其他各集编排体例,结构逻辑也都与山水集体例一致。完备而详尽。

细看画谱的每一卷本。会发现其所列各形象,并不是简单排列,而是把形象技法进行拆分。同时又有规律可循。如画树是以三株为一组来做图列,形势一般是前两笔接行关系,后一笔打破,变为相反方向,既有统一又有对立,画面构成关系在图例的演示中一目了然。后而在三株基础上衍生五株。继而成一定规模,并千变万化,似乎是受到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智慧的影响。有三衍化无尽。学画者在掌握这一规律后,进而可以创造发挥,不至于限制的太死。由简而繁,循序渐进,初学者即使无老师指导,也可轻易入门。在收录的各式各法中,并不专收一家或几家,而是详尽列举各家范式,使学画者能够多方参考借鉴,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进而有自己的风格。

2 法矩严格,有法可依

《芥子园画传》在青在堂画学浅说中提出’“先矩度森严。而后超神尽变。”在画谱中每一种形象都有法度可依。初学者尽可按法而来,而不至于走歧路。这些法矩多来自古人,崇尚古法,以古人为绘画楷模,这一思想贯穿始终,也是中国绘画教育思想的一大特点。“古人无论其迹其神皆为经典,笔笔有出生,处处有来历,无论如何师法,终究不离正途,心慧者自可神遇”、“述之守之以致精熟 然后始能生巧,巧妙然后可夺天工”等正是画传的立意要旨。在以古为镜、崇尚古法的原则下,每卷首即述此画之源流。如,画兰源流、画竹源流、画菊浅说等,以明古法的递变传承。在画传的诸集图式中,尤多临摹唐宋元明诸家名迹局部或全图,可以看出古人以经典为楷模的编排思想贯穿全书。涉及一家、诸家和取法高下,则在书中自有评论,例如:卷三“诸家峦头分图”条“主山之脉,络既知,轮廓素习,则诸家皴法宜于谁先?曰:董北苑为集大成,其皴法苍老,当从此练笔,笔既老,诸体无难,且学画先恐学坏手,惟此皴法不坏手。余岂左其袒耶。”立论明确,学者不必费太多神思,便有取舍。当然,在画传中的评论有些来的偏激,但是总的来说质量还是很高的。

3 文人旨趣,面向大众

画谱的编排受文人画的影响颇深,从编者观点立场、编辑内容体例、图例样范作者的选择,皆以文人画为旨趣。“若画山水人物需清如鹤望如仙,若春兰叶多妖媚之致”,故文人多画之云云,都是文人画教育思想所系。李渔在画传首集序言中说:“俾世之爱真山水者,皆有画山水之乐,不必居画师之名,而已得虎头之实。”这本书在当时是给那些有一定文化修养的人看的。不仅要做到让初学者易于上手,还需在论述上显出较高明的文化见解与画论修养,能够深入浅出。努力将精深玄虚的传统审美智慧沁透与一点一划一物之中便是此书的用心良苦之处。画传的风行也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文人旨趣的编排思想正是切合当时的背景。清代开国以来,社会较为稳定,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绘画已经深入到有一定文化修养的市民中去了,例如“扬州八怪”的兴起和影响,从事绘画的人众多。经过历史的沉淀,文人画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清初正统派画家“四王”注重仿古。画作重“古意”追“笔墨”的程式化倾向对当时的绘画教育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这在《芥子园画传》中也有十分明确的体现。

三、《芥子园画传》所负载的美术教育意义

《芥子园画传》在吸纳前人图谱精华基础上,所呈现的篇幅之大、内容之丰富、画法画理阐明之系统。以及细致、精当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称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史上唯一完善而堪称经典的画谱,它不仅能使我们了解中国画技法及实际操作过程的细枝末节,使得绘画教育的传承更为有效。而且作为绘画百科式教材,传授技法以图例贯穿全书,由浅入深。有矩可循,有成例资鉴,有详实说明文字。技法以理论为支架。给人以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提供历史的纵向知识,从古到今,使学习者明了创造的由来与走向。而且,还使得我们得以一睹那个时代绘画领域中的美学追求与教授方式。客观地评价该书的历史价值,它为当时的水墨学子打破师徒课稿的作坊似的教学模式,使无师自通或自学成家成为可能,使更多的平民阶层接受绘画教育。另外,画传本身就是一本可读可赏、印制精美的佳作,对于绘画艺术思想的传播,提高大众的审美艺术水平,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诚然,《芥子园画传》成书于康熙十八年,有时代背景的影响,在今天看来,《芥子园画传》显得过于程式化,是板起面孔生谈“技法”,但它的编排思想可以说为其后的所有画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对于今天来说依然有良好的借鉴意义。对于初学及领会中国传统绘画的技法,这部书仍有它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