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菜用芥菜与油用芥菜比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菜用芥菜与油用芥菜比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细颗粒物污染影响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王书肖课题组与美国环保署合作在《环境与健康展望》(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和《环境科学与技术》(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分别在线发表题为《北半球1990-2010年间颗粒物引起的早逝人数变化趋势》和《减少颗粒物冷却效应带来的意外收益》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1990-2010年间细颗粒物(PM 2.5)污染引起的北半球早逝人数变化趋势与排放归因,并发现PM 2.5除了直接导致空气质量恶化外,还会通过大气动力学过程,加剧不利扩散条件,进一步造成污染物浓度的提高和早逝人数的增加。颗粒物辐射效应会改变大气动力学过程,进而导致空气质量的进一步恶化和更大的健康损失。

规模化养猪场粪污排放对水体和食品安全的潜在风险

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应光国课题组开展了耐药基因从养猪场到周边环境及农田蔬菜的传播和扩散研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环境》。该研究不仅观察到耐药基因从污染源(养猪场)到受纳环境(蔬菜地和纳污河流)的扩散,也发现耐药基因进入环境后呈现出的多样化。在施用粪污的农田蔬菜中均发现了抗生素残留和耐药基因。这些蔬菜如果仅用家常清理办法处理,仍然不能将耐药基因的相对丰度降低到自然状态下的背景值(如对照蔬菜)。因此,通过食用此类蔬菜及饮用地表水源等途径而使人类暴露于抗生素耐药基因或抗生素的潜在风险。健康风险评估时应考虑通过食用蔬菜或饮用水等途径形成的耐药基因及抗生素的暴露风险。

高寒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贺金生课题组报道了高寒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对水位降低和氮沉降的响应,并探讨了温室气体排放变化背后的微生物学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全球变化生物学》。青藏高原高寒湿地是三江之源,亚洲的水塔。近年来高原经历的快速气候变化和日益增多的人为活动,导致了湿地水位的下降和氮沉降的增加,而这些变化可能极大地影响高寒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前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高寒湿地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异质性,或局限于单种温室气体对环境变化(水位降低或氮沉降)的响应分析上。该研究首次探讨了全球变化对高寒湿地三种温室气体综合温暖效应的影响。

刈割对洞庭湖湿地植物芽库的影响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洞庭湖湿地生态研究团队以洞庭湖优势湿地植物短尖苔草为研究对象,揭示刈割对洞庭湖湿地植物芽库的影响,相关于《植物科学前沿》。在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的生态系统,如草地和沼泽湿地,刈割或牧食造成的去叶是一种常见的干扰。在这些生态系统中,通过地下芽库种群中芽的萌发产生分蘖是植物对刈割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结果表明芽库是一种保守的繁殖策略,使短尖苔草能够忍耐一定程度的刈割。在连续刈割后保持一个大的芽库能够使短尖苔草种群在干扰生境中再生和持续。但是从长期看,由于根茎和植株储存的碳量下降,短尖苔草的芽库密度可能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