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诗意的人生无所畏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她是我在《中国诗词大会》电视节目中见到的一位农家女。温暖的比赛现场,她身穿厚厚羽绒服上场,让我有些惊异。她的经历果然不一般:作为农家孩子中的老大,刚十六七岁那年,二弟忽然生病,脑里长了瘤,一发作就用两手捶打头部,后来发展到痴呆;2008年,在北京打工的弟弟竟再也联系不上;2011年,她患了淋巴癌,不时到石家庄省四院化疗,为省24元车费,她舍弃直达的大巴,早晨5点起床,辗转换车5次,5个小时才到医院;在治病过程中,有报销上次费用的30%得的3000元、丈夫打工挣的3000元和借的3000元,她交替进行每期上万元的化疗,八期化疗都独自一人完成;化疗后还带瘤生存,经常耳朵听不清,眼睛老流泪,声带发音也不好。
比赛开始,她竟让我刮目相看了。她选了第三组题目,主持人董卿每抛出一道题目,我跟着选择,一有模棱两可,就暗暗替她捏一把汗。她表情如常,没丝毫慌张地选诗句、写相应词语或选项,再特地说读一次,每次竟完全正确,补充选择原因时,没丝毫的蒙和猜。答对题目后,也不欢呼雀跃,十分从容。第一个创造9题全对的战绩,她也只微微一笑。
说起和诗词的结缘,她说在弟弟生病时,为转移弟弟疼痛的注意力,她抓住弟弟的手阻止打头,急中生智想到儿歌,就唱给弟弟听。也许是新奇,弟弟慢慢安静下来。儿歌没了,她绞尽脑汁想诗词,渐渐地,她记忆了很多古诗词。
2011年化疗期间,她为女儿买了一本诗词鉴赏。出于无事可做和对诗词的喜爱,她开始沉入书里细读。每天,她上午输液,下午没事就来到楼下小花园,捧着书静静地读。为了记忆,她依旧喜欢读出来,许多词还唱着背记,哪怕不大成调,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书读得比较慢,许多像“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的词句不能理解里边的含义,只是感觉美好,就去慢慢琢磨。有时,对没有诠释的名句,她就通过百度去查阅。住院一年多,别人痛苦难捱,她却在诗词里体会人生的喜怒哀乐,笑对苦难的挑战及死亡的威胁。
做完化疗,她耳朵听不太清,眼睛老流泪,声带发音也不好。很多人觉得她不幸,她却安慰大家:“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是满腹才华的大诗人,他们的人生没有一个是一帆风顺的,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这些都会成为过眼烟云。”她常常一边干活一边读喜爱的诗词,在专门的“抄写本”上,她密密麻麻地誊写,硬纸片、老日志本,正面、反面都留下她对诗词如饥似渴的印记。就是喂羊,她也一边陪着羊一边背诗,常常看着看着,一抬头羊不见了。
2014年12月12日,刚做完治疗,她觉得万一不久于人世,想留个念想,她参加了河北卫视《中华好诗词》节目,成了村民眼里的“诗人”。2017年2月,想比试、交流最喜爱的诗词,她站上《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尽管以微小差距落败,却在沙哑声音里、在诗词中,显现了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淡定从容,和对诗词人生的真正热爱。
人们对她也是不绝的赞美。主持人董卿说:“她让我们看到了那些看不见的内在的生命之美。”u委郦波感叹:“她没有读多少书,却在生活的修炼中,成了这样一个淡定从容的人,值得我们很多人反思。”面对苦难的挑战、死亡的威胁,她不慌不忙,无畏无惧,笑谈过往,庄重从容,她的美不倾国倾城,但倾尽全力。她的美,是大美。
她就是《中国诗词大会》第九场选手,河北省南和县郝桥乡的40岁农民白茹云。她从古诗词中汲取营养,笑对人生种种不幸,活出了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