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建筑学会为什么选择斗拱图案作为会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建筑学会为什么选择斗拱图案作为会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中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过程中,斗拱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斗拱形制的演变,是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制演变的重要标志,是鉴别中国古建筑年代的重要依据之一。

斗拱,也叫“斗”“”,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支承构件,位于立柱和横梁之间,既起到承重的作用,又是檐柱之间的装饰,使得屋檐可以较大程度地向外延伸,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主要部件之一。在古代,斗拱还是建筑物等级高低的重要标识物。

按照在所处部位的不同,斗拱可分为在柱之上的柱头科斗拱、在角柱之上的角科斗拱,以及位于柱间额枋(fāng)及平板上的平身科斗拱。斗拱由斗和拱两部分组成。斗是一种木构件,形状为“斗”形,是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能够起到垫托固定和传递荷载的作用。拱是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两端翘起,略呈拱形,所以称为“拱”。

一攒斗拱由方斗、曲拱、斜昂、枋木等几十个乃至上百个构件纵横交错、层层垒叠而成。斗拱在我国古代建筑中有着悠久的历史,留存至今的汉代建筑遗迹――位于四川达州赵家坪的冯焕阙上就保留着斗拱层,这也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古老的斗拱形态之一。斗拱之所以产生,与古代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方式是分不开的。木结构怕水,因此设计了出檐作为保护。为了负荷檐的重量,于是用木条相互交叠,均匀受力,使得容易变形的木头也可以承重,这也许就是斗拱产生的原因。到了隋唐时期,斗拱的技术发展成熟,达到二分之一柱身的高度,因此唐代建筑具有斗拱尺寸大、挑檐深远的特点。到了宋代,斗拱的尺寸逐渐缩小,至北宋末,斗拱为七分之二柱身的高度。明清时期,斗拱的形制变得更为纤细,其装饰功能进一步强化,具有很强的修饰效果。在宋代以前,斗拱的彩画较为简单,到了宋代的《营造法式》中,则可看到斗拱彩画已经产生了丰富的装饰纹样和精细的装饰手法。在明清建筑中,斗拱的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等级,其色彩标准日趋程式化,以青、绿等冷色为底色,间以黑白边框和其他颜色,高等级的建筑则大量用金色,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斗拱彩画的等级,要与建筑其他部位的大木彩画等级保持一致。

中国建筑学会选择斗拱图案作为会徽,这是因为斗拱是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相结合的典范,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