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殉情,天之骄子的生命何以如此脆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殉情,天之骄子的生命何以如此脆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9月,对每位大学新生来说,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月份。因为他们经过一番打拼,走进了梦寐以求的“象牙塔”,去追求属于自己那五彩缤纷的梦想。然而就是在2006年9月,沈阳某高校中文系一个来自辽东山区的新生,不堪承受失去爱情的痛苦,从学校最高教学楼上跳下去,结束了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

人们不禁要问,俗话说“少年不识愁滋味”,一个大学生的心理怎么会如此脆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自杀殉情学生的成长历程,可能会找到答案。

友谊的天空下,滋生了懵懂的爱情

高三那年,何雨佳班上转来了一个男生,由于高三那紧张的学习氛围,起初,谁也没有注意到那个男生的存在。那男生好像是害怕这样一个陌生的学习环境,总是默默无闻地干着自己的事情,从不理会别人,有一天,细心的班长何雨佳终于发现了男生那忧郁的眼神。

直到这时,她才知道自己作为班长是多么的不称职,因为到这个时候,她才知道男生的名字――邱韵生。她后来才从他的口中得知这个很富有诗意的名字为何意:男生生于秋天,伴随着秋韵而生而长,故名之邱(秋)韵生。

雨佳不愿意看到韵生那忧郁的眼神,她想他那忧郁眼神背后肯定有很多她不知晓的事情。作为班长,雨佳觉得自己有责任来帮助韵生走出心灵的误区,跟同学们一起好好学习,去完成自己的大学梦。

周六的晚上,学校没有安排自习,雨佳主动地约韵生出去走走。韵生没有拒绝雨佳的邀请,因为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跟女生“约会”。当他们走在学校的操场上,好长时间只是沉默。尽管是雨佳主动“约”韵生出来,但对她来说这毕竟是第一次和男生单独在夜里走路,虽然不是什么约会,只是工作的需要。过了好长一段时间,雨佳终于鼓足勇气拉开了话题:“邱韵生,你怎么整天沉默?我害怕看到你那忧郁的眼神。”

韵生没有正面回答,只是告诉了雨佳很多关于自己的事情。转学之前,韵生在一所教学质量比较差的镇中上学,成绩还可以。高二那年暑假,父亲为了让他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就想办法给他转到县一中。一中的学费很高,除了学费还要交一笔数目不小的转学费。为了挣钱给他交学费,父亲千里迢迢地外出打工,在一次事故中不幸丧生。韵生、弟弟以及母亲陷入了极度的悲痛之中,特别是母亲,整天以泪洗面。自此,父亲的死在韵生的脑海里成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雨佳听完之后,真诚地说:“如果你不介意地话,我可以做你的好朋友,我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一起考上理想的大学。”韵生默默无语,从心底里对雨佳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激之情,因为从没有同学对他这样好过,更不必说一个漂亮的女孩。

回到宿舍,韵生高兴地在自己的“励志本”上写下了当晚的感受:我发现班长何雨佳对于我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从她的一笑一颦、举手投足之间,总让人感到她那颗跳动的善良之心……虽然以前没有什么交往,但两个多小时的交流,让我的心对她产生了无法言表的朦胧的悸动感,久久不能平静,也许这就叫着“爱”吧!

为了帮助韵生把成绩搞上去,雨佳主动请老师把自己调到跟韵生坐在一起,老师爽快地答应了。从此,上课时雨佳和韵生认真地听讲,下课就互相交流。由于韵生以前的基础比较差,且高三总复习进度也没有跟上,雨佳总是利用课余时间不厌其烦地给他补习。慢慢地,韵生摆脱了丧父的悲痛,感受到同学真情的温暖,逐渐地走出自卑的怪圈,成绩也颇有起色,第二次月考,他的成绩上升了不少,进入了班上前15名。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一久,不知不觉中,他们的关系已滑向爱情的边缘。但他们并没有被这朦胧的爱情冲昏头脑,而是理智地让关系保持在友情的临界处。两人心里都清楚,在这紧要关头,学习是容不得半点松懈与怠慢的。他们并没有因为要阻止这种感情往下发展而减少了交往,而是更加关心对方,只是双方心里都有一条不超过友情的底线。

苍天弄人,让人总觉得几分无奈。在2005年高考中,韵生由于心里压力过大,结果发挥失常。分数出来之后,低雨佳26分,只能进三类专科学校。痛定思痛,韵生怎么也不甘心,在雨佳的鼓励与支持下,决定复读一年。

雨佳很快就拿到了沈阳某大学录取通知书。为了不让韵生伤心,雨佳特意叫韵生不要去送她。出人意料的是,雨佳走的那一天,韵生来了。就在火车将要启动前的几分钟,他们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你就放心地去吧,我会努力的。”韵生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变得有些僵硬。 “韵生,好好复读,我在大学里等你。”雨佳的眼里噙着晶莹的泪花。

对爱情的追求,点燃了韵生内心的信念之火:明年一定要考上雨佳所在的那所大学,追寻那属于自己的爱情梦。

他以生命作为求爱的代价

韵生在复读的一年当中,跟雨佳保持着比较频繁的联系,他把雨佳的鼓励当成自己不断进取的动力源泉。每当他在生活、学习上遇到困难,以至信念发生动摇的时候,他就会拿出雨佳写给他的信。从雨佳的信中,他又找到了自己的信心,他仿佛看到雨佳在大学校园里向自己招手,看到一年后两人双双携手的浪漫情景。

付出总有回报。韵生经过一年没日没夜的苦读,终于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了543分的好成绩,比辽宁省重点批次录取分数线523分高出整整20分。按照他的分数,他本可以报一个更好的学校,但为了和雨佳在一起,他不顾老师的劝告,最终还是报了雨佳所在的那所学校,并且和雨佳同在中文系。

9月6日,是雨佳所在学校开学的日子。韵生只身从辽东山区来到省城沈阳。刚下火车,他就远远地看到雨佳在向他招手。韵生真的想上去拥抱雨佳,说声“终于走到一起了”,但当时在车站的雨佳好像没有这样的情调。雨佳带韵生来到学校,把行李安置好之后,叫他先好好地休息,然后就去上课了。让韵生感到失落的是,他想象在车站两人拥抱的亲热场面并没有出现。他似乎感到有些不妙,现在的雨佳也许不是一年前的那个雨佳了。

他害怕这一年来的担心会成为无法逃避的现实:难道她已经有男朋友了?

让韵生稍感宽慰的是,当天晚上,雨佳没有课,就主动地要带韵生出去走走,帮他尽快熟悉一下校园的环境,调整好进入大学之后的心态。两人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雨佳给韵生讲大学里的生活,讲大学与中学的不同之处,问他进入大学后的打算……这一切让韵生完全陶醉在雨佳的话语中,而没有听清楚雨佳到底讲了些什么。

那天晚上,韵生分外的高兴,白天的那一点失落感早已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他知道自己的大学机会来之不易,需要自己好好地学习。但他觉得自己更需要与雨佳之间的爱情,因为在他心里惟有爱情才是他进取的不竭的动力源泉。他相信只要有了爱情,一切生活、学习的困难都能够克服。也许韵生并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偏执,他把自己的一切作为赌注,都压在这亦虚亦幻的爱情上,当一厢情愿的爱情梦破灭之时,他能否从爱情的泥滩中超脱?

之后的几天,韵生几乎每天都要在军训的间隙给雨佳打电话。用韵生日记中的话说就是“我对她已经爱得痴迷了,一天没有听见她的声音,就觉得少了点什么似的。”有时雨佳都劝他:“军训很累,有空就好好地休息,以后有的是在一起的机会。”

9月13日晚上,韵生没有参加军训,主动地约雨佳见面走走。雨佳一直把韵生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并没有对韵生的心里变化多加考虑,直到后来她才知道自己的粗心。当韵生和雨佳走在校园的小路上,韵生感到无比的幸福,他觉得这就是心目中的爱情。雨佳也感到非常的踏实,因为她一直把韵生看成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平时很多跟别的同学不便说的话,都能够跟韵生说出来。

快到9点的时候,雨佳说要回去了。韵生冲动地拉着雨佳的手,深情地望着她说:“雨佳,做我的女朋友,好吗?”雨佳没有想到他的要求来得这样突然,她觉得韵生刚来,应该熟悉大学的一切,并且自己在大学一年时间里,对爱情也有了新的认识,高中时的那段感情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雨佳把手连忙缩了回来,告诉他:“我们这样不是很好的吗?干吗非要急着谈恋爱呢?”韵生也没有多说什么,就回去了。

韵生回去之后,也没有明显的异常,只不过坚持了两天没有跟雨佳打电话。而雨佳这两天正忙着别的事情,也就没有给他打电话。雨佳后来把这看着是永远的遗憾――那两天要是给韵生打了电话,在他无助甚至绝望的时候安慰了他,也许不会发生后来的事情。

9月15日 是周末,也就是这天晚上,韵生跳楼了……雨佳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一下子昏过去了。当雨佳醒来的时候,一切都成了过去。生活似乎给她设置了一个无法走不出的怪圈,也许答案在韵生留给她的信中:

“没想到,激励我走过复读一年的爱情,到了现实中却成了虚幻。我一直把你看成是我的女朋友,但你却只是把我当成好朋友,我不能接受这样的现实,我的大学梦是因为有了虚拟的爱情才实现的,同样也只有现实爱情的力量才能真正地帮助我度过大学。

我来到大学,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你――我心中永远的女朋友。我并不怀疑自己能够很顺利地过完大学,但到现在我才知道我一厢情愿地给它设置了一个前提:作为女朋友的你能够给我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我知道我们对待彼此的视角可能错位了,但是我就是无法绕过自己给自己设置的那道圈――我为爱情付出了太多,你知道我本可以上一所更好的大学,但是我没有去选择,因为你是我今生追寻的唯一目标。

事已至此,此生还有何留恋?我所信奉的纯情在现实中变成了令人寒心的虚幻,人生还有何意义……

对自杀殉情的思考

谈到韵生的自杀,何雨佳痛心地说:“我真的没有想到韵生会这么傻地离我而去。刚走进大学,还没有感受到大学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匆匆而去,这对他太不公平了。难道在他的眼里,大学就只有爱情,而没有其他更重要的追求?我不清楚我是不是杀死他的刽子手,如果是那样的话,对我来说是一个永生也无法开脱的罪过。难道就因为我没有爽快地答应做他的女朋友,他就想不通?那样他未免太脆弱了。我只是说暂时还不是谈恋爱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拒绝他呀!因为我觉得不做他的女朋友,照样可以关心他支持他。早知道会发生这样的结果,我会答应他的。要是能够挽救他的生命,就算委屈一下自己,我也心甘情愿。但他离开得实在太快了,给我来了一个措手不及,我无论如何也没有料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让我感到非常遗憾的是,作为他的知心朋友,我当初没有觉察到这一年来他内心所发生的微妙变化,更没有想到离开一年之后他会变得如此脆弱。”

韵生的一位室友这样说:“邱韵生来到学校这段时间以来,一直显得比较忧郁,与我们交流不多。可能是因为刚从农村出来,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有点自卑。其实那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寝室有五个人都来自农村,家庭条件都不好;并且他的成绩在我们寝室是最高的,在我们班上,也是前几名,挺让人羡慕。他动不动就一个人陷入沉思当中,甚至军训的时候,他都站着走神。由于刚刚认识,很多事情我们也不便打听。不过我们并没有听到他提起感情的事,他抱怨没有钱的话倒是听到过几次。可能是因为太重感情,又因为家庭条件不好等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导致了他的不幸。我们感到很可惜,刚来到大学就这样匆匆地离去,让人感到不可思议:高考那么大的压力都顶住了,还有什么不能面对的呢?”

为此,笔者还专门采访了中国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刘盈, 刘教授就“邱韵生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让我们引入ABC三个参数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就可以发现,并不是A――女孩拒绝男孩求爱这一事件本身导致了C一一男孩的自杀,而是AC之间最容易被常人忽略的中间因素B一一他看问题视角中存在的两点误区:我爱她,她就必须爱我;她不爱我,我就完了一一直接导致了结果C。就中间因素B而言,这个学生看问题过于绝对化,其实这一点是很容易改变的。可惜的是当时没有人来开导他。当时如果让他认识到男女双方都有选择恋爱对象的自由,度过那几天的心理危险期,也许就不会造成这样的悲剧。

虽然这样的现象并不多见,但有一个这样的悲剧,应该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足够重视。现在的高校教育似乎存在一个只重视学生生理而不重视心理的误区,每年入学的新生,都必须进行相关身体检查,但没有进行心理检测。高校应该尽力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那些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及时提供心理援助,尽量减少悲剧的发生。

另外,大学生必须面对一种尴尬,那就是学习与爱情的关系问题,这同样是一个心理学问题。就生理而言,大学生生理发育已经基本完全,可以谈爱情了;但就心理而言,大学生由于受自身阅历的束缚,并且还要对待日益激烈的竞争,很难顾全学习与爱情两个方面。据心理学界的调查,很多谈恋爱的大学生都陷入了一种追求爱情与放弃爱情的恶性循环。因此,我建议广大大学生要理性地认识问题,先成才后成家,不要盲目地追求爱情,尽量减少这类悲剧的产生。

(注:因涉及个人隐私,文中主人公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