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药处方中有毒药物剂量应用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分析中药处方中有毒药物的用药情况,规范有毒药物用药剂量。方法参照2005年版《
【关键词】 中药处方 有毒药物 统计分析
中医处方千变万化,无不外乎疗效,而中药剂量的变化更是影响疗效的关键和是否产生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同一味中药剂量不同,尤其是有毒中药,则其产生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不同。如:苦杏仁适量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多用则引起中毒,轻者有口苦、流涎、头晕、恶心等症状;稍重胸闷,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时呼吸微弱,意识不清,最后可因呼吸麻痹、心跳停止而死亡。然而近年来,中药处方用量存在普遍偏大的趋势,同时,中药不良反应报道呈上升趋势,其中主要是由于超剂量使用所致。笔者针对中药处方有毒药物的剂量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就中药处方用量增大的原因和弊端进行分析,并就改善中药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措施,借以抛砖引玉。
1 处方资料
处方来源:随机抽取广东省中 医院 2008年门诊中药处方共1 042张,对处方中含有毒或有小毒中药的544张有效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有毒或有小毒的中药共19种,包括2005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18种,地方常用药1种(法水半夏)。
2 方法
2.1 专科分布情况根据内、外、妇、儿、皮肤等专科分布,统计有毒中药在各专科的使用频率。
2.2 单味药使用频率统计在544张中药处方中出现的19种有毒中药的使用频率及剂量。并对其进行剂量统计,与2005年的《
3 统计结果
3.1 专科分布情况对各专科中有毒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各专科涉及有毒中药的处方占统计处方比例较高的前3名依次为:儿科(84.6%),耳鼻科(64.6%),内科(53.5%)。表1 各专科中有毒药物的使用情况(略)
3.2 单味药使用频率调查的544张中药处方中单味药使用频率最高的前5味药依次为:苦杏仁(43.0%),法水半夏(42.5%),苍耳子(17.6%),熟附子(6.3%),桃仁(5.7%)。所统计处方中未出现超量使用的3味药分别是制天南星,肿节风,熟附子,苦杏仁超量处方比例为15.4%,其余超量处方均占统计处方的40%以上。结果见表2。表2 19种有毒中药的用药情况比较(略)
4 讨论
有毒中药的使用在各科室较为普遍,在儿科、内科、耳鼻科、骨科、简易门诊等科室的使用达50%以上。在儿科中比例最高,而婴幼儿对药品较为敏感,对其毒性药品的用量更应严格控制。除制天南星,肿节风,熟附子3味药外,其余16味有毒中药均不同程度出现超量用药的情况。
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报道呈上升趋势,其中主要是由于超剂量使用所致。梁进权[1]从国内公开发行的医药期刊中收集中药不良反应个案937例,进行归纳 总结 分析,认为剂量过大的不合理用药是主要原因。一些医生、患者求愈心切,认为药物用量越大,疗效越好,这是导致药品超量用药的原因之一;个别年轻医生缺乏临床用药经验,具有从众心理,别人用量偏大,自己也偏大,也易导致超量用药。如:细辛在临床应用比较广泛,《 中国 药典》规定临床用量为1~3 g,但是,有些临床医师使用剂量多达10~30 g,甚至高达45 g。药物剂量与疗效的关系,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用量越大,疗效越强,但超过一定限度,药物进入人体的量越大,则毒性作用越大。药物剂量和疗效并非成正比。应进一步加强对中药安全用量的宣传,使公众全面、客观地看待中药毒性问题。
现在我院对有毒中药的用量也进行了一定的限制。如:细辛用量大于5 g时,需要医师签名;熟附子用量大于30 g,不仅需要医师的签名,还需要签署病人知情同意书。医疗工作者应重视因剂量的加大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做好对中药剂量应用的控制,使中药真正成为“安全、有效”的药品。
【 参考 文献 】
[1]梁进权,王宁生.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的中药不良反应分析[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