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请“顿读”离开孩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请“顿读”离开孩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学生在朗读时存在着各种弊病,其中尤以顿读现象最为严重。小学低年级朗读中“顿读”的现象十分严重。只有了解了顿读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分析清楚产生学生顿读现象的成因,从而找到纠正学生顿读现象的对策,彻底让“顿读”远离学生,学生终生沉浸在阅读的幸福之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会不断地得到提高。

关键词:顿读;影响;成因;对策

叶圣陶先生曾告诫我们:语文教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读,它本身既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方法――一种学习语文(或者说训练语文能力)的根本方法,小学低年级朗读中“顿读”的现象十分严重。“顿读”并非习惯上说的“唱读”,“唱读”指的是读书拖腔,读到一句话末尾处有明显的“尾音”,唱读只是听起来让人觉得有点软绵绵的。而“顿读”则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嘣。我们要如何分析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朗读训练的基本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从而促进学生朗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朗读在学生的语文学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一、顿读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1.顿读不利于语感的培养。语感简单地说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觉,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有的人一读书就能迅速地与文章的作者实现潜在的沟通,就能很快地与作品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这就是语感能力强的重要表现。然而一个养成了顿读习惯的学生,几乎没有任何的语感能力。

2.顿读不利于表达思想感情,我们说的有感情朗读,就是要求学生能够用适当的速度、语调、节奏读出作品蕴含的思想感情,让别人听了受到感动。而顿读的方法把一句话读得支离破碎,连句子的基本意思都受到了破坏,更谈不上表达思想感情了。如前面提到的“你怎么不好好练习本领呢?”一句,如果用恰当的节奏和语气连贯地来读,听起来就是埋怨之中透着关爱,关爱之中透着督促;而用顿读的方法去读呢?那最多不过是一种漫不经心的询问。可见两种读法所产生的情感效果大不相同。

二、学生产生顿读现象的成因

流利地读,是指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顿读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1.有低年级指读惯性的影响。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时候,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识字的能力及注意能力还比较差,因此在初学读书的时候,为了减少错读、漏读或添读等现象,老师往往会要求学生用手指头指着读,时间长了,就形成了指读依赖症,一读书就想用手指着,即便不用手去指了,读书仍然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嘣。这种指读的方式使读书的连贯性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通常我们读书的时候是心、眼、口和谐一致,而指读的时候,眼睛则必须服从于手指,只要是用手指着读,就必然形成顿读,不管你指得有多么快。

2.顿读的形成也有老师教法不当的责任。我们在听课中经常会看到有的老师用小黑板出示一段文字,用教鞭逐个字地指着让学生读,有的老师甚至挂出小黑板上的词语也要单个字地指着让学生读,学生必须随着教鞭的移动有节奏地去读,硬是把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词语活生生地劈成了意义各不相干的几个字。有些老师常常让学生齐读课文,为了照顾到那些读得慢的孩子,大家就只好慢慢吞吞的一个字一个字地嘣,结果又是把齐读变成了集体顿读。由于老师教学的粗枝大叶,这些细微的问题便得不到及时纠正,结果便导致朗读指导中的低效或无效教学。

三、纠正学生顿读现象的对策

学生一字一顿地读,是因为教师范读太少,尤其是教师没有通过范读引导学生注意到句中大停顿与小停顿。要防止或纠正这一错误,我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在朗读训练中,引导学生注意句中的大停顿与小停顿,课文中有时也会出现一些长句子,如果一口气读完会很吃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朗读时学会恰当断句。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供给学生大量的朗读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反复地得到锻炼,并在朗读交流中通过示范、检查等方式,使学生逐步意识到该怎样在句中停顿。另一方面,这一能力的形成也与学生的语感密切相关。而低年级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方面恰恰是比较缺乏的,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提出过高的要求,但也要逐步培养。因此,从低年级起,提前阅读是一举多得的好事,它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又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他们朗读水平的提高更有水到渠成的功效。

2.教师可采用范读的方式来进行朗读指导。通过“范读”可以让学生领会句子的停顿、重音及语调的变化,对于那些字数较多的长句子,“范读”是最好的方法。领读是教师范读和学生自读之间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教学研究表明,在低年级朗读教学中,教师领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生最初的朗读往往顿读、唱读,甚至读破句子,此时不可忽视技能技巧的训练。训练发音、念词、咬字、吐字等朗读基本技能,侧重引导“读得正确”;训练停连、重音、节奏、语气等朗读技巧,侧重引导“读得流利”。领读不仅可以直接有效地训练学生这些朗读的技能技巧,更可以为学生自读树立感性直观的榜样。范读传达着教师本人的态度,范读时的鲜明的爱憎,强烈地影响着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生共鸣。如,教学《窗前一株紫丁香》一课时,我先请几个学生朗读,集体评价他们的朗读情况;接着我满怀深情地给他们范读了一次,再次评价,使学生在欣赏中学会评价,学会朗读。

参考文献:

苏发柱.中小学阅读教学“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革新,2006(01).

作者简介:张磊,男,1977年10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赣马镇官河中心小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