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直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自我营销意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直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自我营销意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营如今是个时髦词,它已经从经济领域拓展到诸多方面,比如经营产业、经营婚姻,对于电视这个传媒职业来讲,主持人也要学经营。

如果说电视给主持人提供的是一个塑造自我的舞台,那么直播电视节目主持人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市场,直接与观众对话,直接传道解惑。如何让观众买帐,如何让自己的节目有人买单?主持人的自我营销意识在广播电视进入商业运作的大前提下成了一个新课题。

有人说,直播节目好做,三言两语,轻轻松松就完事了,好坏不用管,也没办法管,免去了录播节目修修改改的麻烦。尤其是娱乐性为主的直播节目,主持人一顿自我“卖弄”,热热闹闹,大有游戏的感觉。然而“游戏”之余,忽略了观众的审美高度,也很容易陷入导向错误的误区。

这个舞台可以让你大红大紫,也可以让你迅速淘汰。如何去推销自己,如何在纷繁的电视屏幕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赢得自己重要的一席之地?

一、缜密的叙事性思维

“叙事是与人类历史本身共同产生的”,而且都是为了达成传播效果,即所有的叙事都是意义的传播。我们的生活被叙事充满,或者说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叙事,这巨大的叙事网络形成了观众特殊的审美喜好――清晰的、有条不紊地说话,更让人容易接受。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叙事性传播方式符合人的正常收看习惯,可以准确地抓住观众,并把人带进一个思考的空间。

吉林市电视台2007年开始推出一档直播话题互动节目《大城小事》。节目以事件为中心,通过电话、手机短信直接建立与百姓的交流平台。主持人在节目开始前,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对事件的基本框架。当直播时间倒计时一结束,主持人就成了节目的惟一指引者。这个时候,娓娓道来,需要有事件的启承转合作为条件。

起因、经过、结果,在展示事件全貌的过程当中,主持人的讲故事方式,成了节目好与坏的决定性因素,精彩的故事谁都喜欢听,白开水的老套故事当然没有收视率。

在整个讲述过程中,作为节目组成部分的观众的热线电话和短信将成为对主持人的干扰。观众的电话内容可能不会按照主持人的思维走向走,在叙事思维被打破之后,瞬间的调整,主持人依然要继续按照自己的讲故事方式,保持故事的完整性。

《大城小事》节目在播出的两年时间中,不乏影响很大的话题,但是,也有些节目陷于平庸,一个主要原因是,主持人的功课做的不够,进了演播室思维条理不清楚,节目走向偏,无法深入,因此陷入浅薄。

因此,在这样的直播互动节目中,主持人一路的走走停停中,必须保持一个完整的思维,不停地完成角色的转换,保持意识的坚定,否则,将失去主见,无法完成节目的既定内容。

二、明晰的观点

主持人一走进演播室,就应该知道你来干什么来了,你今天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说的是一个什么人,你为什么要说它。这个为什么,其实就是指主持人的引导作用。

观点明确,奠定的是主持人导向的基础。所有说话的内容都是为观点服务的。

比如,《大城小事》中有一期直播节目叫《银行出错谁买单》。银行出纳失误,多找了钱,却“威胁”取款人。这节目怎么做?通常思维是,按理说话,理在哪里,主持人向哪偏,节目直播过程也是一样,所有的电话和短信内容都是一边倒,强辞指责银行。如果此时主持人也情绪化的话,节目就容易跑偏。银行固然失误,但是百姓有没有责任?当你手里多拿了钱时,你有没有义务第一时间归还?如果在此种情境下,主持人没有一个明确的道德观点指向的话,舆论引导就会出现偏颇。

因此,当主持人站在两难的局面的时候,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舆论职责,否则,将错误地进行舆论引导。

三、审美的内涵化

“现今的电视是流行的快餐文化”。打开电视,流行文化占尽风流,高雅文化退避三舍。这个事实暴露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电视文化内容虽然丰富,但却是快餐型的软性文化,未能体现民族最高的审美思维成果,缺少内涵。

无论如何,电视审美“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个方向不能变。“如果我们不把关电视审美方向,让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调低下的电视作品泛滥成灾,那么它将培养造就一种浮躁而不沉稳、肤浅而不深刻、油滑而不幽默的群体性的欣赏心理,就会造成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审美修养的滑坡’。”

直播电视节目的传播属性决定了主持人是最容易陷入快餐文化行列的。

1.说话,并不等于你在做节目。“嘴不停”不等于你完成了主持任务。那些耍小聪明的主持人在短时间里可以赢得别人的眼球,日子一久,原形毕露。

2.内涵的释放靠的是文化底蕴的积淀,“恶补”也是亡羊补牢的好办法,主持人要做功课,功课做好了,内涵自然会外现。

3.直播中,主持人在与观众对话中直接获取知识点和话题新方向也十分重要。

如果说电视应该担负起社会的责任,那么作为主持人,不管是做哪一类节目,都应使电视审美向着“内涵化”的方向发展,从而让自己的节目具备较强的可观赏性。

四、非语言因素的把持

非语言因素的运用是“通过各种无声的体态语言将主持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向外表达的手段,它传达着比语言交流丰富得多的内涵”。作为播音主持工作者,恰如其分地运用非语言手段,能更充分地传情达意,乱用或不恰当地使用都会影响节目的质量和主持人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电视直播的性质决定了主持人形象出现的惟一性,好坏就那么一次,没有修改机会。因为,体态 、表情 、目光等这些非语言因素成了关键。

直播过程中,主持人经常需要面对的是直接和观众对话,很多电话内容不可预知。那么主持人如何面对?

1.要善于倾听。有些观众的问题太“简单”,越是这样,越需要耐心,把姿态放低认真倾听,不要生硬地打断对方,交流既需要控制,又要得体。如果此时主持人不适当降低交流身份,会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反差,这种因反差引起的“间离”效果会让观众对节目本身产生厌烦,同时感觉到主持人过于傲慢。

2.诚恳面对。直播节目中,最容易出现观众的“抱怨”,若是仅仅出现在短信中很容易处理,而在电话交流中遇到这种局面,主持人最忌讳的是眉头一皱,强行打断对方说话,然后切断电话。这不是理智,也不是机智。“躲”不能解决问题,而微笑地“化解”恰恰体现了主持人的素质。

3.避免感性化。人是情感的动物,但是主持人的特殊身份决定了你在面对镜头时要“控制”,要避免“喜怒哀乐”全部挂在脸上,要适当跳出,当然完全跳出也不行,要把握“度”。

当然,在非语言因素中,主持人的服饰、道具、手势等也必须保证与节目本身保持一致。

五、直面固定观众群

心理学研究发现,职业性向属于艺术型及创造型的人才创作心态非常容易被批评所干扰,而电视主持人多属于这种类人。在电视主持人行列中,直播节目中主持人最容易陷入“褒贬不一”评价困境中。主持人不能太在意,也不能太不在意这些。若太在意,无论好的、坏的,都会阻碍其成长速度;若太不在意,“褒”的会让自己沾沾自喜停滞不前,“贬”的会让自己厌恶工作,产生严重心理障碍。“不要指望从别人那里得到足够的赞美,要武装自己和维持自尊,然后满怀激情地去把工作干好”。

主持人要有交朋友的心态。观众是需要用感情去培养的。直播节目结束并不意味着工作的完成,把观众的电话、短信搜集过来,在节目中没讲清楚的或者没来得及解答的,给观众回个电话,走近百姓,进一步交流,通过这种直接的沟通建立观众群,建立朋友圈子,朋友越多,关注你的人越多,你的节目越有影响力,一呼百应,节目想不火都难。

机会给了你,看你能不能抓住。不懂得经营的直播电视主持人,缺点、漏洞会迅速暴露,加速了被淘汰的过程;而懂得营销的主持人,放下王冠,踏实做人,成功的速度也会加快,赢得自己在电视舞台上的一席之地。

(作者单位:吉林市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