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的乡村工业之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的乡村工业之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从文化变迁的视角探讨了乡村工业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现实影响。作者采用的是“半参与式”的研究方法,以乡村工业与乡土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框架,用大量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向读者展示了乡村工业化引发的整个乡村社会生活的变革图景。该书还就小城镇问题和苏南模式作了分析和探讨,指出把工业文化与传统农业文化有机地区别与融合才是中国乡村工业化的出路。

[关键词]乡村工业化;小城镇;苏南

[作者简介]王云娇,上海大学文学院2006级硕士研究生,上海200444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2―0108―02

《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是沈关宝教授的博士论文,是对江村所作的追踪研究的一部分。费老将他的《江村五十年》作为书的序言,足见费老对该书的认可程度。该书试图从文化变迁的视角来探讨乡村工业化的历史过程及其现实影响,以乡村工业与乡土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框架,用大量翔实的实地调查资料,向读者展示了乡村工业化引发的整个乡村社会生活的变革图景。全书共有十一个章节,除导言外,依次论述了:研究方法与研究区域,乡村工业的发生与发展,乡村工业的动力、条件和性质,分工与兼业,经济演变中的工业与农业,家,婚姻,日常生活,小城镇体系与城乡一体化趋势,苏南模式及其问题>[1]。沈教授的这本书是一部中国苏南地区乡村工业化的力作,笔者读后之余,就其书中涉及的几个比较重要的问题作一论述,不当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斧正。

一、草根工业

关于“草根工业”这一概念,费老曾写道:“社队工业的这种强盛的生命力和普遍的适应性,使人不能不联想到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草根深深地扎在泥土之中,一有条件它就发芽,就蓬蓬勃勃地生长。这种社队工业,可以称作草根工业。”[2](p234)沈教授在该书中也认为把乡村工业比作“草根工业”,十分形象地点出了乡村工业的一个基本特性,那就是它根植于中国最广大的民众,是农民的工业,具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与西方工业革命的历史相对照,草根工业无疑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了不起的创举。从书中第三章以开弦弓村的老丝厂、大办工业运动以及新丝厂和丝织厂为中心线索所描述的家庭手工业到乡村工业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到,中国的农民有力量冲破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初期的老框架,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去改变工业的性质,让工业发展来适应自己。

然而是什么使得传统的经济结构能够接纳工业而不是排斥它呢?又是什么力量促使千百万农民卷入乡村工业化的浪潮呢?沈教授指出,传统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家庭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相辅相成,“农工相辅”的历史悠久,基础广泛,结合密切。在苏南农民的眼里,乡村工业不过是扩大了的“家”(集体)的副业,他们自认为是非常熟悉的东西。传统经济结构中合理成分的核心是劳动的经济利用。苏南是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乡村里有着庞大的剩余劳动力,而土地资源又相当短缺,这就使乡村工业的发展有了强劲的内在驱动力。在外部因素方面,苏南农民办工业所需的市场与交通这两大条件也得天独厚。长三角地区水陆交通发达,还毗邻上海、南京等大中城市,市场广阔。所以,当乡村经济改革的浪潮一到,“草根工业”就如同越冬的小草蓬蓬勃勃地生长起来。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生长于农村社会内部的“草根工业”,作为一种力量,实现了农业由小农经济向规模经济的过渡。而“在农民接受工业的同时,工业也在接受农民,影响农业,改变农村的面貌”[2](p247)。沈教授在书中用了三章的篇幅,从人们生活最基本的群体――“家”出发,论述了经济活动方式的变革所引发的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变迁。一系列的事实表明,乡村工业化引发了观念文化的变革。无论是在衣着、交往、家庭、婚姻及老年人赡养方面,传统的价值标准都在不断地经受挑战。农业文化和工业文化既冲突斗争,又互容与融合。但不可否认的是,观念文化的变革将对乡村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目前就中国的城市化道路问题,学术界的争论意见主要分为“大城市”和“小城镇”两派。主张发展“大城市”的专家认为建大都市不仅能够通过产生聚集效应而增加经济效率,而且可以通过产生外溢效应而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生产力。人口集中在狭小的空间中有利于规模效应的发挥、交易成本的下降、分工的发展、信息的交流传递、外部经济效应的施展、基础设施和服务业成本的降低,同时激烈的竞争会使企业活力、要素的流动性及消费者选择机会大增,使厂家更关心产品的质量等等[3](p366)。而主张走小城镇模式的费老认为,中国大部分人口都居住在农村,如果将这些人口都住进大中城市是不可能的。而且目前我国城乡还存在着二元分割结构和城乡三大差别。虽然小城镇建设的初期出现资源浪费、污染环境、不讲规划等各种问题在所难免,只要加强引导、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就会逐步好转[4]。

沈教授在书中从人口分布和城乡联结的角度,论述了小城镇体系的变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书中对“小城镇”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指的是在一个县域范围内那些从事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与其所处区域的乡村经济、政治密切联系的居民点。”[1](258p)书中所指的小城镇包括三个层次:一级是作为全县经济中心的县城;二级是作为县内某一区域的政治、经济中心的大镇;三级是作为不完全经济中心的小镇。层次越低的小城镇,吸收乡村工业和乡村劳动力的比率越高。乡村劳动力大多在本乡的范围内转到小城镇工作,即通常所说的“离土不离乡”。这些“摆动人口”在工作的时候进镇,但大多数时间还是生活在农村。这不但实现了乡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还减少了小城镇对生活设施的投资。目前的一些研究还表明,小城镇人口的集中促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产业也成为小城镇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小城镇的发展,企业和居民家庭对服务业的需求将越来越多,第三产业在小城镇经济中的比重也将提高,这将有利于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5](p427)。而城乡之间的联结在三个层面上得以体现:小城镇与乡村之间的互动;各级小城镇之间、小城镇与乡村之间开展联营经济;乡村、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经济技术联系。这三个层面的联结说明城乡一体化的趋势已经开始展示。接下来的关键问题就在于城市工业有没有足够的辐射强度,以及城市工业以何种姿态来面对日渐兴起的乡村工业。

三、研究方法的特点

作者在研究方法上的一大显著特点是采用了“半参与式”的田野调查方法。这种方法要求研究者一方面尽可能地投入到被研究者的日常生活,熟悉当地的语言,与被研究者打成一片,并从被研究者的角度去体验和领悟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但与此同时,又要非常谨慎地与当地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便作客观冷静的观察,设法把握当地人社会生活的要素,刻画其背后的动力,在社会脉络中进行研究。它还要求研究者做到仅参与被研究者的生活而不能参与资源分配,只有避免被误认为是攫取当地资源的人,才能得到被研究者的积极配合而获得可靠的研究材料。

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书中采用的资料数据都是作者经过大量的实地田野调查得来的第一手材料,资料翔实,其收集、整理、考订功夫深厚,学风严谨求实。

总之,该书内容丰富,体例得当,条理清楚,文字明快,虽为学术著作,但通俗易懂,不失为大家之作。

[参考文献]

[1]沈关宝.一场悄悄的革命――苏南乡村的工业与社会[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2]费孝通选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3]新望.苏南模式的终结[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4]宋林飞.费孝通小城镇研究的方法与理论[J].南京大学学报,2000,(5).

[5]温铁军.三农问题与世纪反思[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