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宋代方形蹴鞠纹银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宋代方形蹴鞠纹银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足球是一项风靡全球的体育活动,而最早的足球起源于中国,它的原型就是“蹴鞠”。蹴鞠又名“蹋鞠”、“蹴球”等,“蹴”有用脚蹋、踢的含义,“鞠”最早指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据《史记》和《战国策》记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蹋鞠者”,表明了战国时期,在齐国的都城临淄一带蹴鞠就已经十分流行。到了汉代蹴鞠还被用于士兵的体能锻炼,刘向《别录》中记载:“蹴鞠,兵势也,所以练武士,知有材也,皆因嬉戏而讲练之。”唐代时又称为“蹴球”,据《文献通考》记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二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岂非时鞠之变欤?”可知当时蹴球运动更加完善,不仅设立了球门,而且还分队比赛,不直接对抗,中间隔着球门,双方各在一侧,以射门数多者为胜。宋代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扩大,蹴鞠运动更加普及,蹴球的制作工艺大大提高,据《皇朝事实类苑》记载:“蹴鞠以皮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亦谓为焉。今所作牛彘胞,纳气而张之,则喜跳跃。”意思是说,以前蹴鞠用实心球,今人所用的皮鞠,是充气的空心球,以牛或猪的膀胱为球心,充气后,外面再包以牛皮,弹跳性很好。能弹跳的球球体更圆,更容易操控,踢起来观赏性也强,并且宋代的蹴鞠开始向娱乐杂耍方向发展,参与人群范围更广,上自帝王,下到普通百姓,都以蹴鞠为乐,而蹴鞠的历史自战国起距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扶风县博物馆珍藏着一组(九件)宋代方形蹴鞠银带,1972年8月出土于扶风县上宋乡柳家村,系在一个宋代银器窖藏发现,装饰图案反映了当时人们蹴鞠的情况。

这组方形蹴鞠纹银带一共有九件(图1-图2),大小形状相同,长4.3厘米,宽3.8厘米,高0.9厘米,重16克。外形呈长方体,正面以浮雕的技法在四周折沿角隅饰四枝相同的梅花图案,中间菱形花瓣内饰各种神态的童子蹴鞠图案。图中童子或抬脚踢球,或奔跑带球,或持曲棍嬉戏,或单腿站立于球上,或跳跃吹笛,生动地展现了这项对抗性极强的体育娱乐活动场面。银纹饰系利用模压捶揲工艺制成,正面四边呈细棱状突起,中间图案部分较低,底内空,背面四角各焊接一个侧旁有孔的银管,通过孔用银铆钉将银和革带相接。

是古人腰带上的装饰品,有方形、圆拱形等,材质多为金、银、铜、玉、犀等,以玉最为尊贵,在唐代,形成了按官阶高低佩戴玉带的制度,时称“玉带之制”。据《唐实录》记载:“高祖始定腰带之制,自天子以至诸侯、王、公、卿、相,三品以上许用玉带。”《新唐书・舆服志》记载:“紫为三品之服,金玉带,十三;绯为四品之服,金带,十一;浅绯为五品之服,金带,十;深绿为六品之服,浅绿为七品之服,皆银带,九;深青为八品之服,浅青为九品之服,余皆钰石带,八。”可见带的节数有严格规定,体现了等级与权利的观念,在唐以后的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等朝代中“玉带之制”一直沿用。

在出土这组银带的窖藏中,同时还出土有蹀躞带饰四4件(图3、图4)、银带扣三件(图5)、银圈一件(图6),共计四组(十七件),以饰蹴鞠图案的带最为生动,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是足球运动的早期形态,不仅为研究古代体育发展历史,也为我们研究唐宋时期的职官规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责编:禹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