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三部影片看家庭/婚姻对女性的围困和女性自我实现的艰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三部影片看家庭/婚姻对女性的围困和女性自我实现的艰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克莱默夫妇》、《廊桥遗梦》、《复制娇妻》三部影片都是关于婚姻和家庭的。内容看似不同,但却暗含一个共同的主题,即家庭和婚姻对女性的围困以及女性自我实现艰难。在一个男权意识形态笼罩下的社会里,女性的价值是通过妻子和母亲实现,而不是通过女性自我实现,女主人公在社会规定的女性角色的扮演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难度可想而知。而如何让故事中的女权斗争和女性解放更接近于现实,才是观众应该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女性;围困;自我实现

一个美满的家庭,一个优秀的丈夫,一个可爱的儿子,妻子却突然弃家出走……《克莱默夫妇》首先给我们设置了一个困惑,我们不禁寻思:她(女主人公乔安娜)为什么这样做?

其实影片中的丈夫泰德也百思不得其解。作为一家公司的高级职员,他拼命做事,辛辛苦苦为公司拉生意,这一切不都是为了家庭吗?结果在他晋升之际,家庭却崩溃了――妻子离去。接下来,影片用三分之二的篇幅展现缺少女人照顾的父子生活,尽管泰德开始显得笨拙而无助,但对儿子的爱让他慢慢学会了照顾儿子。两人相依为命,父子之情溢于言表,观众的感情也越来越倾向于丈夫一方。

妻子不爱丈夫、孩子和这个家吗?显然是爱的。问题就出在这儿:她爱这个家却仍然离家出走,且态度坚决。影片开头给了我们提示:丈夫忙于工作而很少跟妻子聊天,不会做家务,连儿子上几年级都记不清楚。而妻子却因没完没了的家务而身心疲惫。有多少次她想对丈夫倾诉心绪,但丈夫却不认为这事关重要,看着忙碌而劳累的丈夫,她一次次忍耐。我们可想而知,8年来她压抑了多少刃牡南敕āU煞虺惺艿难沽κ峭庠诘模而她承受的压力是内在的,而且并不比丈夫的小。终于有一天她不愿再承受……

影片最触动人的是夫妻两人为了争夺对儿子的监护权而对簿公堂的一幕。律师的质询让夫妻二人敞开心扉,把婚后8年从未交流过的苦衷倾诉出来。丈夫感到亏待了妻子,妻子觉得苛求了丈夫。二人从未如此走进对方,并理解到对对方的忽视。乔安娜打赢了官司,内心却更痛苦了,最终她放弃了儿子的监护权。

影片导演明显存在偏颇。片中用大量篇幅表现丈夫的辛苦操劳和父子“相濡以沫”的情景,无形中让观众站到男人一方。妻子的突然抛夫弃子让观众一开始就起了反感,而她又回来与丈夫争夺儿子的监护权更加深了这种反感。我带着同样的感受思考了更深层的东西:观众对女主人公的反应无疑是男权意识在作怪,而如果站在妻子的角度,或者女性主义立场去重新思考问题时,得出的就是另外的东西。

我想的最多就是家庭/婚姻对女性的围困和女性自我实现的艰难。

在父权意识相对薄弱的今天,婚前的女性作为“女儿”是比较自由的。可以在学业上突出,在工作上出色,可以追求异性或被异性追求。她们对未来(尤其是婚姻家庭)充满幻想和期待,即使遇到些许阻力,也能像娜拉一样去挑战。而一旦走进“围城”,“女性”就会被“妻性”和“母性”吞噬,她们的自由也就会被男权社会所压抑。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男权思想统治下,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和规范通过家庭强加到女性身上。而这种要求和规范与女性少女时代对未来人生包括两性关系的预设是相悖的,与女性的自然发展是相悖的。因为社会需要女性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而不是成为一个“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类个体。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价值是通过妻子和母亲实现,而不是通过女性自我实现,这就使女性出现了分裂,即外部世界对个体女性的要求和规范与女性内在需求之间的张力使女性形成割裂、分离的意识。女性在这种意识下就产生了两个“自我”,一个是社会规范的“自我”,这个“自我”只要母性、妻性得以被认可,就会得到满足和实现;而另一个“自我”却是女性本真的自我,是自由的女性个体,而它恰恰与前者是背离和冲突的。前一个自我体现得越合格越充分,后一个自我就会越缺失越压抑。女性就在这二律背反中重复着无数的悲剧。

在强大的男权意识形态下,女性要突破妻性和母性的天网笼罩而实现自我,其难度可想而知。而企图兼顾母性、妻性和女性自我又是那么的不可能。即使你放弃婚姻,同样是艰难的。因为如前所述,女性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冲突的,女性在社会上越出色,实现的价值越大,自我丧失的也就越多,女性的身份就会越模糊(中性化和男性化)。女性就在这样一个尴尬的境遇中遵循着“一根肋骨”的宿命。

由此,我想到另一部著名的影片:《廊桥遗梦》。我们习惯上从社会伦理、情感与理性、爱与责任、中年人的情感世界等角度来解读这部片子。而我最留意的是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所说的一段话,她说:“我们身不由己……女人决定结婚生子时,她的生命一方面开始了,一方面却结束了,生活开始充斥琐碎的事。你停下脚步,待在原地……长久以来都没人叫你动,你自己也忘了要动……”这段肺腑之言,让女人们感到心痛和悲哀。它刚好印证了上面关于女性自我分裂的论述。“一方面开始了,一方面结束了”不就是指社会规范的女性(或者说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性)开始了,而女性真实的自我结束了吗?婚后的女性属于丈夫和孩子,属于家庭和社会而单单不属于自己。所以她说:“他们离开后,你的生活就‘空’了,你应该向前,但你已忘了如何迈步。”她们的生活之所以会“空”,之所以“忘了如何迈步”,是因为她们的自我早已在家庭和婚姻的磨砺中渐渐隐去以至于消逝。

影片虽然没有展现弗朗西丝卡的家庭生活,但我们不难知道她婚后的生活也无非是伺候丈夫,照顾孩子,操持家务。生活平静安宁当然还有惰性。和家人维持着友好的亲情关系,却没有诗情画意和浪漫情调,如果女性安于此种生活,世界仍是“一派祥和”。但女性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而言,她需要的绝不仅仅是亲情、责任和家务,同时还需要对生活的审美享受,需要精神世界的自由,需要女性自我的实现和满足。而当女性为此做出什么的时候,矛盾和问题随之而来。换言之,在婚姻中,女性只要性e和自我主体意识还苏醒着,她就要不停地迎接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重压,就要在男权意识形态下痛苦挣扎。

家人的外出、乡村环境的相对封闭给了弗朗西丝卡一个相当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只要稍有契机,女性内心埋藏已久的冲动和灵魂渴求就会一触即发。不幸(还是有幸?)的是,一个陌生的男人闯了进来,她与他的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但是彼此的拥有注定是短暂的,对她来说最大的意义莫过于体会到了那“交汇时互放的光亮”。为了升华故事的主题,影片使下一代的家庭和婚姻因为母亲的“伟大”选择而得到了拯救。但我似乎听到了一个带有讽刺性的声音,弗像在对儿女说,“你可以出轨,但不能放弃责任”。

我们不妨假设:如果乔安娜没有放弃儿子的监护权,而弗朗西丝卡选择跟金凯“私奔”,那么她们得到的评价将会大大不同。因为在世人看来,前者已经没有资格享有母亲的权利,而后者也没有理由放弃家庭。

我要说的第三部影片《复制娇妻》改编自艾拉,雷文的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