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网络对小学生的影响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25-02

近些年来国内互联网发展快速,网民的人数快速的增加。所有网民中,学生占有很高的比例。随着学生上网人数的增加,凸显出了一些相关的问题。比如:他们都在哪上网?上网时都在做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家长们去了解。当今社会,网络化的信息技术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网,已成为人们的时尚,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新事物十分敏感的青少年以巨大的热情置身于网络之中,成为网络的主力军,他们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中交友、娱乐和学习,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成长,不论是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还是它所提供的丰富内容和参与平台,都对青少年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心理发展、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等方面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同时也对我们的育人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1.网络在小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1 丰富了小学教育的途径。传统的小学教育特点:单一、呆板、不能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资源也有限,一个地区、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不可能形成资源共享和互通,东西方国家、沿海城市和西部地区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信息闭塞,资源不公,对小学生的成长成才极为不利。在新世纪新的网络平台上,资源交换频率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提高,交往范围扩大,教育途径增多。小学教育从以前的陈旧、呆板向活泼、生动的方向转变,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造力,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锻炼了知识检索力,使小学生的学习从枯燥的书本中走出来,开阔了视野。

1.2 以网络为平台,形成了超时空的学校和家庭联动教育。传统的教育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通过定期的家访和家长座谈等形式和家长展开交流,但是受到时空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很多留守儿童得不到家庭的良好教育,这样导致学校和家庭信息不对等、沟通不及时,成了小学教育的缺憾。在这个新的网络平台上,小学班主任建立自己的博客、开通QQ空间,甚而有些小学建立了自己的BBS,实现和家长的零距离接触,学生的在校情况、父母对学校工作的建议以及学生本人的想法,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融合。

1.3 网络极大地开拓了小学生的视野,拓展了知识面。据调查统计:上网的学生比不上网的学生拥有更活跃的思维、更强烈的求知欲、更宽阔的视角,他们通过网上丰富的资源,强化理论学习效果,吸收先进国家、地区的理念,从而对小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及时更新教学信息,广摄新知识、新理论,这种良性互动极大地提高了小学教育的质量。

2.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

2.1 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交往方式和人际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网络社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虚拟"环境,人与人的交往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人机交往",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其身份、行为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现在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聊天、网络交友、网络恋爱之中,不仅极大地影响了学业,而且长期处在虚拟网络世界中,很容易获得为人处世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因为网络的虚拟性,与现实社会情境相去甚远,这样就容易使青少年产生一种依赖心理,并逐渐"异化"了他们的交往方式,产生新的人际障碍,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情绪低落,精神不振。

2.2 网络成瘾使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危害。因为网上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很快,更新也十分频繁,这使得部分青少年流连忘返,毫无节制的花费时间、精力、金钱在互联网上。这部分青少年上网是精神亢奋,下网后精神恍惚,学习上课无精力,甚至逃课,不能完成学业。

2.3 西方"网络殖民化"的影响也不可小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正在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影响力,极力向全世界特别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实行文化侵略,青少年的思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必将出现思想的严重混乱。

3.网络时代做好青少年学生教育工作的对策

3.1 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学生素质。一是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少年的头脑,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民族意识。要充分利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筑起强大的"精神屏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免疫力"。二是增加对青少年"网络德育"教育。网络德育就是利用信息、网络以及数字技术,通过局域网和广域网开展的一系列的德育活动,这种德育活动必须围绕现代德育思想、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来开展,德育形式必须体现创新性和实效性,它是学校德育的延伸,也是德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把网络德育作为学校的一门基础性教育课程,使学生把握方向,守住良知,引导学生做文明网民,树网络新风,拒绝道德堕落。举办有关讲座、讨论、交流和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辅导,让学生参与"网络社会"的信息管理与研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三是提高青少年的文化道德素质,培养健全的人格、高雅的品味和高尚的情操。利用课堂教育的优势,培养青少年的自学能力、自辩能力、自制能力,最终到达明辨是非、分清良莠,增强对不良信息的抵御力。

3.2 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网络技术培训工作,建好一支队伍。互联网对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政治坚定,责任心强,具备更高的理论素质,能够辨析网上鱼目混杂的各种思想潮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同错误的思想作不懈的斗争。二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探索工作的艺术和方法,不是用互联网延续传统的说教,而是要加强灌输同互动交流相结合,特别是要结合网络特点,研究适合网络思想教育的工作艺术。三是,教育工作者要适当调整自己的角色,树立教育民主化观念,坚持疏导原则,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和讨论。四是,加强教育者的信息素质,使他们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崇高的信息道德,特别要善于将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受教育者视野,启迪受教育者思维。

3.3 抢占网络教育阵地,对青少年实施正面教育和引导。建立一批有质量、有层次、有特色、能够吸引青少年的网站和网上爱国主义教育阵地,正确引导学生在校内在教师指导下安全上网,培养他们良好的上网习惯、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同时利用网上热线、留言板等搭建起教师、学生、家长之间民主平等沟通的宽广平台,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保证。还要特别加大网络监管力度。网络只有规范有序,才能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或杜绝负面影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网络规范化,首要的工作是加强网络管理力度,形成一套网络监管机制。要制定网络规范,纠正网上违章,打击网上犯罪,尤其对营业性网吧,要严格地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维护文明的网络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