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半路出家的故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半路出家的故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位学平面设计出身的室内设计师说,虽然我不敢奢望能达到库哈斯的高度,但是他会成为我的偶像和我奋斗的目标。

半路出家故事

――那些转行做室内设计的人们

策划\熊晓丽 陈慧中 执行\文 陈慧中

尽管业内人士越来越强调专业高度与境界,但无可否认,人们常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等词来评价室内设计行业人员素质,并一致认为室内设计界门槛太低。这一点其实也算是事实,放眼一些培训宣传广告,号称两三个月的速成培训便能诞生“大师”,不能不让人怀疑其中的水分,并对新手上路的水准表示忧虑。众所周知,室内设计业入行容易出师难,成为真正合格的“设计师”更非朝夕可得。

从宏观层面上看,科班出身,扎实的学识素养,丰富的经验实践固然是个趋势,专业人做专业事无疑是恰如其分的。但这个世界,总会有种种阴差阳错或者因缘际会,让一些半路杀入的人黑马胜出,平添几分别样的风采。

仅仅从建筑领域来看,库哈斯的经历便是如此。早年曾从事剧本创作并当过记者的库哈斯,在20多岁的时候转行学习建筑,逐渐成为屈指可数的建筑大师,获得了全球建筑界的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另外,在音乐方面颇有天分的Daniel libeskind(丹尼尔•里伯斯金)从小学习音乐,在举办音乐会大获成功之时,却出人意料的转学绘画和数学,最终成为建筑师。他的作品遍及世界各地,柏林犹太博物馆、奥斯纳布吕克的努斯鲍姆美术馆、曼彻斯特帝国战争博物馆等等都是他的作品……还有安藤忠雄,更是其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代表人物。

人生总是充满了令人惊叹的不确定性。

半路出家,改弦更张的经历很多人都曾有过。爱好,契机,转瞬间的念头,成功或失败等等都有可能导致人生轨迹的转变。有些人通过努力做到一定的高度,;有些人坚持不放弃,终于在业界站稳脚步,赢得一席之地;还有些人打了个滚之后选择离开……在已经或正在熟悉的领域作出改变,进行新的尝试,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想法?要经历什么样的困难与考验?他们是如何崭露头角的?

本期我们邀请了一些有着转行经历的设计师们,听听他们的故事,看看他们是如何完成华丽转身的。

对于那些想要转行的人们,我希望他们坚持两点,第一点是无论你之前是做什么的,你一定是喜欢并热爱这个行业才选择它;第二要向大师学习,无论是建筑还是室内设计,都要坚持道德和技术标准。

戴国军 北京壹柒空间设计工作室 设计总监

原专业:油画 现工作:室内设计 转行年限:8年目前代表业绩:蝉联第四届及第五届国际美化家居设计大赛唯一金奖

我本身学油画,刚开始的时候,觉得画画养活不了自己,为了生活我开始为室内事务所、建筑事务所制作手绘彩图。这样就有机会接触到室内设计和建筑装饰行业。过了一段时间,渐渐地我发现更喜欢设计,因为我不喜欢太抽象、飘渺的东西。绘画只满足个人喜好,你喜欢怎么画都行,可以不管别人怎么想;而设计不同,设计能把艺术转变成空间为人应用,满足需求。于是在画画和设计之间,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设计。

因为不是专业出身,除了要补充工艺、设计、图纸、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建筑和室内设计历史、名师理念。起初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说对工艺、材料、色彩、空间、生活等不了解。特别是生活,比如设计要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方式和品质,住宅要满足人们居住的生活和品质,公共空间要满足很多人的色彩要求、空间要求、功能要求等等,这些当时我都不懂,所以就跟着项目去学,慢慢积累经验,直到了解到一定程度,才慢慢独立去做一些项目。还有一个主要的困难是工艺问题,就像学校的学生一样,想象中的东西实践不了。我第一次做方案时,因为不了解也不知道市场上有卖什么材料的,所以像餐桌、推拉门等都是我和工人现场做的。因为没有经验,制图也不够准确,想法画不到图纸上,只好现场和工人一起制作一起研究……困难很多,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比较累比较痛苦的过程。不过那时的心理状态一直挺好,挺高兴的。从没有想过放弃。

我记得我做的第一个样板间就获得了全国美化家居一等奖。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我的第二个设计作品。那是给中央芭蕾舞团的一位女教师做的家居设计。当时她面试了很多设计师都不满意,很偶然的一通电话打到我们公司,刚好被我接到。我当时在那家公司的研究所工作,专门给设计师做培训。这个女教师本身艺术修养比较高,她希望生活空间是充满艺术感的。许多设计师比较理性而无法满足她的要求。我们聊了很久,她觉得我是画油画出身的,更能理解芭蕾舞艺术人的生活和生活方式,就想让我来帮她设计。于是我答应了她。这个房子花费了我大量心血,用了半年时间去设计,一年时间施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和业主充分地交流,材料上也花了很多心思,比如砖是自己烧的,木材是自己到外地采购的。这个房子也体现了很多我的专业上的东西,比如室内的油画是我画的,壁画是我和我的朋友一起来完成的。这个女教师对我给她做的房子特别满意。最后我拿这个设计参加比赛,获得了一等奖。不谦虚的说,很少人在两年内连续获一等奖,但是我做到了,这让我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很有价值,倍儿有荣誉感。

我认为艺术都是相通的。业主如果问我是哪个院校什么专业毕业的,我也如实回答。我觉得业主不太在意你是否是专业出身,但是你一定要通过努力使自己更加专业,专业性还是很重要的。对于那些想要转行的人们,我希望他们坚持两点,第一点是无论你之前是做什么的,你一定是喜欢并热爱这个行业才选择它;第二要向大师学习,无论是建筑还是室内设计,都要有道德和技术标准。所谓的技术是指要有专业的技术支持,专业的知识、能力,所以要不断补充专业知识。道德是指设计师的行为准则,不能因为金钱而选择一个设计而放弃一个设计,设计都是平等的,无论客户贫富项目大小都要用高标准要求自己,这个行业要面对很多利益关系,我们不能为了利益而丧失道德,要用最好的设计满足业主的要求。这个行业做项目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设计师要有健康的心态、负责的态度面对设计项目,不能草草了事,建了不健康的房子给客户,这超出了设计师道德规范。具备这两点,你才能做得很好。就我而言,做到今天这一步,我的心得就是“大师说的都是对的”。有了道德和技术这个标准,我才走到了今天,从一个非专业的人做到了一个专业的人,我对自己还是很满意的。

只要爱自己的行业并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设计理想永不放弃,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征服的,不是这个专业出身也一样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并收获快乐!

郦波 西玛设计工程(香港)有限公司 总经理兼首席设计师

原专业:平面设计现工作:室内设计转行年限:10年 目前代表业绩:获2008APIDA第十六届亚太室内设计大奖金奖

转行之前我一直在做平面设计。偶然的机会,我在帮一个广东企业完成全套CI设计和系列包装及平面设计后,业主因很满意平面设计的效果,突然提出要把自己新建工厂的室内设计全部交给我来做――当时我感到很意外、很兴奋也很犹豫。因为我知道室内设计与平面设计是完全不同的。后来业主的信任让我打消了顾虑,他认为我的平面概念很好,不懂装修可能做出来的感觉反而会很特别。但当真正进入工地现场时,我傻眼了……那个办公楼有三层半,近五千平米,面对四壁空旷的水泥墙,我真后悔接下这个项目!心里除了慌还是慌,用现在QQ里的常用语言来表达就是:晕!

但我向来是不会轻言放弃的,于是开始挑战这个从未涉足的领域。看资料,了解材料,向工人请教……越进入状态越发现真的很有意思。我把室内设计看作是用不同的材料来表现空间,出来的效果别有味道。最后完工的结果令业主非常满意,且深受业届好评,我自己更是感到兴奋,那种成就感绝对远远高于平面设计所带来的。因为当自己走进那个从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到后来发生神奇变化的空间时,那种心情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而且,这个结果是经历很多的挫折与困难,以及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才达到的。自此,我爱上这一行,是发自内心的热爱,沉迷其中,每一个室内设计作品我都象是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努力。

从第一个Office作品开始,不断有以前在平面设计方面服务过的业主来找我做室内设计项目,基本都是Office和产品专卖店的设计,但我骨子里还是个平面设计师。没有参加任何比赛或做任何广告,也就没有其他范围的室内设计来找我做。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更加喜欢室内设计。后来的一次在广州的购房经历,使我下决心通过打入地产项目来正式进入室内设计行业。我开始停掉所有的平面项目,把公司搬到广州,希望可以专心发展室内设计。

但真正的磨难从此开始了……

没有人会相信你!更没有人敢用你!凭着之前的几个Office项目根本打不进这个看似庞大的室内设计市场!两年里除了几个小家装项目,在这个市场我没有任何的作为,常言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那段非常难熬的时光,几乎耗尽了我当时所拥有的一切物质基础,却也让我有时间狠狠地钻研了一把材料、工艺,如今看来,那两年的钻研却是为我现在打下了坚实的设计基础。两年下来,当身边的朋友和以前的同事都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我开始问自己这一步是不是走对了?开始想为什么要转战到室内设计这个江湖中来?

挣扎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我还是爱这一行,只要一做室内设计我就能沉于其中而忘却现实的烦恼,似乎可以用“撞了南墙不回头”来形容当时的境况。

有一次,我了解到某地最好的一家地产公司要做一个他们公司最具代表性的地产项目,我感到机会来了。于是我找到这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板,直接表达我想为他们做会所和样板房设计的意愿,并展示了我的设计构想,该公司上上下下包括销售及广告公司都对我的方案很满意,但给我的经费却是无法做出来我所想要的效果的。不过我还是没有任何犹豫的接下了,因为我知道,机会不常有,我必须做好它。我把东拼西凑来的资金都填入那块不够的费用中,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全部项目。因为是备受社会瞩目的地产项目,因此知名度也随之传开了,其中的一个项目还很幸运的入围了第二年的亚太室内大奖。

我开始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室内设计中,公司也搬到了深圳这个设计之都,去年又很幸运拿到了包括亚太室内金奖、亚太双年铜奖等五个奖项。我想,只要爱自己的行业并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设计理想永不放弃,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征服的,不是这个专业出身也一样可以成为其中的一员,并收获快乐!

关于业主是否会介意专业出身的问题,我觉得室内设计这个行业是看结果的,平面设计也是一样,在哪里毕业,学的什么都不能让你获得社会的认可,只有作品才是实力的展现。有很多我们非常尊敬的设计大师其实都没有什么耀人的光环,都是凭着自己的努力奠定了江湖的地位。我想,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个项目,才是赢得业主认可的唯一保证。

其实我很高兴本科的时候我不是读建筑或室内设计,才有机会接触不一样的东西,然后再来学建筑,这对我后来的设计工作是有好处的。

颜呈勋(Bill Yen)MRT设计公司 设计总监

原专业:经济、雕塑、建筑现工作:室内设计&建筑 转行年限:5-6年 目前代表业绩:获2009室内设计金外滩奖和最佳色彩运用奖

我大学里读的是经济和雕塑专业,原本考虑毕业后从事金融业,一方面也是迫于父母的压力。于是念完大二后,我就到一家金融投资公司实习,结果发现完全没有兴趣,甚至恨死了。那时候我对建筑也有些兴趣,于是就考虑往艺术或设计方面走,希望能成为职业。其实那时自己的想法属于半理想化半实际的状态,做艺术家的话我怕自己会饿死,想来想去做建筑或设计应该还不错,算是谋生的方法。于是在研究生阶段,我就转学建筑学,就读于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系。

读研期间,我从库哈斯所写的《(Great Leap Forward)》一书中对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幸运的是,2003年我得到一个到中国做访问学者的机会,当然很开心。来到中国后发现,中国的建筑和室内专业分得比较清,在国外建筑和室内都是一体的,没有明显的界限。其实我很高兴本科的时候我不是读建筑或室内设计,才有机会接触不一样的东西,然后再来学建筑,这对我后来的设计工作是有好处的。老实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所谓的转行,有案子就做。有一次刚好有个朋友的房子要装修,听说我以前是做建筑的,就问我要不要做,那时候觉得好玩就做了,然后就在设计这条路上一直做下去,直到现在。其实建筑这块也没放弃,不过我们公司现在做室内设计的项目确实比建筑方面多。

刚开始的时候真的不了解国内的施工水准是怎样,大概是由于国情不同,想法不同,所以我非常不适应国内项目操作过程中的许多方式。我做的第一个案子,后期的两个月我每天都去施工现场,看多了才慢慢了解。最初我经常会因为工人做的太粗糙而看不下去,但是又没有办法解决,于是就动手自己做,比如楼梯的扶手,尤其是转角的地方,我拿出雕刻的手法细细雕琢。因为大学里我学雕塑,而且属于做的比较抽象的那种,所以电焊和木工都有尝试,以前做兼职的时候还会帮人家做家具。后来经验慢慢多了,就知道有些困难要怎样克服,现在合作久了,施工队知道我想要的效果,慢慢合作也更加容易了。

在上海跟朋友出去玩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学长汤姆•潘(Tom Pen),刚好我那时在找办公地点,我就问他那边有没有空的地方可以借给我用,他说可以啊。我们就这样开始了比较多的合作,那时候我经常借他的人做设计,后来大家就想干脆合开个公司算了,2005年的时候,我就与汤姆•潘(Tom Pen)共同创办了MRT设计公司。一路走来,我们也没有特别大的计划说要怎样发展,只是针对每一个案子做好,口碑相传,业主很开心,就会介绍更多的项目。

这一路走来,我发觉事实上对于未来你是预计不到的。假如十年前你问我会不会来中国发展,我完全想象不到。我也没有想到室内设计会成为我的主业。人生就是这样,很奇妙。

仲松 北京仲松建筑景观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主设计师

原专业:雕塑设计现工作:建筑、景观、室内、产品设计等(凭兴趣去做) 转行年限:10年 目前代表业绩:2006年获上海五角场总体城市景观获“白玉兰”奖

1999年,当仲松还是中央美院雕塑系的一名毕业班学生的时候,他的作品《日晷》在一次重要的竞标中脱颖而出,并得到艺术家陈逸飞的关注与肯定。陈逸飞以自己的影响力,为仲松创造了宽松的创作环境,于是在仲松25岁时,这个大型景观雕塑作品在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变成了现实,并获得上海浦东开放开发十年精品项目雕塑金奖。这位年轻的雕塑系学生一时之间受到来自各方的追捧与盛赞。虽然初尝成功的喜悦,但仲松并未改“设计”的初衷,没有头项光环大量接活赚钱,而是依旧像从前一样潜心做设计,不断尝试着新的挑战。曾经在读大一时候,他在听完王受之与张永和关于建筑的讲座后,对建筑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建筑设计的多元性更符合他富于挑战的天性,他开始选修建筑,并阅读大量建筑书籍。在《日晷》获得成功之后,他愈发迷恋设计与建筑。2000年之后,仲松将工作逐渐拓展到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室内设计以及产品设计等相关领域,先后主持设计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公正柱》、五角场环岛大型景观、800号仓库改造、北京金融街英蓝国际金融中心等系列项目。从雕塑艺术跨入建筑设计,再从建筑设计跨入室内设计艺术,非室内专业出身的仲松没有受到室内设计专业教育“条条框框”的束缚,他将不同的设计领域融会贯通,从而使作品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也许很多人会将仲松的经历归纳为两个字:幸运。但是有句经典的话用在他身上仿佛更为合适:机会只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们。一直以来,仲松总在不断尝试新东西,从不松懈。他从大学时就开始尝试做设计,做家具,设计发廊,为朋友做别墅的室内设计,逐渐累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他喜欢观察周围的世界,也善于探索其内在的联系。对于那些半路出家转行的人们来说,仲松觉得“只要喜欢,然后有足够的自信和努力,很多事情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邱春瑞 台湾大易国际•深圳市邱春瑞环境艺术设计咨询公司 设计总监

原专业:建筑设计 曾从事职业:画家、记者 现工作:室内设计 转行年限:21年

这个出生于台湾的设计师的经历颇为独特。他毕业于建筑系,曾担任台湾时报副刊特约插画家、台湾时报政治版记者。工作了三四年后,看多了演艺圈的光怪陆离和各种派系之争,觉得这并非自己的兴趣。后来慢慢发现室内设计这个行业比较有意思,周期又比建筑短,于是就下决心转行从事室内设计。虽然有建筑学的基础,但是毕竟与室内设计不同,他必须从头开始一点一滴的学习,从理论到掌握软件到认识每一种材料再到画施工图……他还曾专门去找杂志上介绍的设计大师,进入他们的公司工作学习。2000年,邱春瑞将事业的脚步迈入深圳;2005年,深圳市邱春瑞环境艺术设计咨询公司成立。他带领着公司以作品为载体走向更大的空间,目前正按计划逐步开拓国外潜力市场。

网友观点:

1、我也是半路出家的,受别人影响就到培训学院学了半年室内设计,毕业了还是要面对找工作的难题,其中的辛酸我想刚入这行的人都体会过吧。现在过了半年了,总算有自己的设计,但我从来不认为那是“设计”。我从来也没称过自己为“设计师”,还有好多要学,我想我现在的设计经验没有设计师的水平吧。每当谈大客户的时候,客户都要问我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唉,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点自卑吧。

2、何必那么贬低自己,个人有个人的命运,大学里能学到的也只那么一点,自己的努力是决定自己命运的关键,别老是去怪命运,自卑有什么用?多实践,有了经验,别人敢瞧不起你?

3、半路出家者,走起来很难。面对设计界,百分之九十都是从大学就开始学习这个专业然后理所当然地踏入这个行业。我高中毕业后就去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习了一系列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以及办公软件和硬件知识。最后几经周转,选择了设计这个行业,感觉自己有很多不足。以前在一个小公司能独挡一面,而现在到一个大公司一个月了还被视为实习设计师,帮他们打打杂……

4、我是从CAD学起的。当自己很想做设计的时候,我记得有一位设计师对我说过:做每一件事都要有一个过渡。所以我在一直坚持着,尽管遇到了无数的困难。想想这一年自己走下来的路也不容易。有时我会想放弃这行,但想想不做这行又能做什么呢?“凡事慢慢来”,朋友们都这样跟我说,不过我还是很急啊。我现在在一个公司做设计,我要一直保持设计的激情。相信自己将来一定是一个有实力的设计师!

5、坚持就是胜利啊!我在设计公司蹲了三年,三年没薪水的日子,曾经也绝望过,但是忍一忍,挺一挺,峰回路转就在那一点,现在回头想想,真是阳光总在风雨后啊。

6、学历不代表能力,我觉得人无论在什么环境下,要成才都得发挥主观能动性,英雄莫问出处,有志气就有人欣赏!

结语:尽管从事室内设计行业的人数越来越多,竞争力越来越大,但是仍有众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怀揣着不同的想法和梦想,奋力扎进这个圈子。各种形式的室内设计培训班也是遍地开花,大量充斥于现实和网络。而事实上就像婚姻的围城一样,这个行业也是有人想进有人想出,个中滋味只有身在其中的设计师们才知道。有人说,一个成熟的设计师必须要有艺术家的素养、工程师的严谨思想、旅行家的丰富阅历和人生经验、经营者的经营理念、财务专家的成本意识。这不是几个月或半年就能培训或学习出来的,甚至在有的初学者眼里,还存在“装潢”这一名词,或是认为“设计就是绘图”。在岁月的艰难磨砺与市场的考验下,真正坚持下去并做出成绩的人为数不多。但是我们仍然为那些热爱设计刻苦奋斗孜孜不倦的转行者们表达敬意。没有人可以预见自己的未来,只有尝试与坚持才会有希望。就像一位学平面设计出身的室内设计师说,虽然我不敢奢望能达到库哈斯的高度,但是他会成为我的偶像和我奋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