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滇东北地域文化与当代山水画的嫁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滇东北独特的地理、地貌、历史、人文特点造就了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这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符号和审美境界,生活于这一特点环境中的艺术工作者应着力通过生活来提高艺术语言和形式的表现力,以富于内涵的作品体现艺术语言和形式背后的文化内容。
关键词: 山水画 滇东北 地域文化
一、滇东北地域及文化的特点
滇东北内地形多由山地、丘陵和盆地等组成,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为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境内有乌蒙、梁王两大山系;主要河流有南盘江、北盘江、牛栏河、黄泥河等,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有国家级和省级保护植物和国家珍稀动物各30余种,属国家和省级保护植物的有树蕨、野茶花、木兰、辣子树等37种。曲靖人文古迹众多,自然景观幽美,民风古朴。这里是著名的爨文化发祥地,爨龙颜碑、爨宝子碑因有极高的书艺价值及史料价值而被世人推崇,被誉为“南碑瑰宝”、“神品第一”。滇东北有战国至元明时期的庞大罕见的珠街八塔台古墓群;有被称为“云南第二奇观”的地下艺术宫殿――天生洞;有美妙绝伦的罗平风景区――九龙瀑布群、美丽的多依河;有有“小三峡”之称的鲁布革峡谷;有地理奇观壮、秀、幽、绝的陆良彩色沙林;有被徐霞客称为“秀拔为此中之冠”的翠峰山、廖廓山、郎目山,群峰耸立,峡谷深陷,乌蒙山巅,云遮雾障,神秘莫测,在这里写下了“乌蒙磅礴走泥丸”的千古绝唱。
二、滇东北山水画较薄弱的原因及现状分析
滇东北具有丰富的自然地理环境资源,高原独特的地理、地貌,形成了高山、河谷地和坝子三大体系组成的奇特自然景观,为山水画家提供了创造高原景观三大体系意境符号的依据,同时也给画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符号和审美境界,理应造就一批非常优秀的山水画家。然而滇东北山水画尚未形成较大气候,和中心城市创作相比,力量明显薄弱。这种差异由历史、文化特别是政治、经济环境等因素造成。交通不利所形成的封闭状态,造成各种渠道的交流不方便。本土画家或多或少、自觉或不自觉地弱化了对传统山水画的深入了解和研究,放弃了对周边多元文化的兼容并畜。在作品上明显反映出传统功底不深厚,笔墨拙嫩,技法不娴熟,风格过于单一,传统的笔墨、样式过于明显,韵味不足,没有很好地把传统与地理环境资源结合起来。同时,美术教育没有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和重视,美术基层力量不足,导致地方文化断层现象较严重。山水画本身是孕育区域文化的直接参与者,而定型的文化会影响人们对山水的感受与认识。
滇东北山水画一直没能摆脱来自外省、市绘画风格的冲击和束缚,更没有形成一种范围更宽的语言方式。滇东北山水画始终在世界艺术格局中处于边缘位置。由于缺少对当代艺术的了解,有关的研究、探讨往往局限在视觉形式范围内,对于如何具有地域性的思想根源,以及在事物、物质的本质中发现新的语言方式的问题尚未提及。虽然我们也在不断地探索,但由于认识的不足常常随波逐流,跟随当下时兴却浮躁的流行画风。相反,浙江山水画却仍能够在全国居于特殊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坐落于杭州城的中国美术学院居功至伟。学院的学人们坚持执守,始终沉思中国画的现状,寻觅其未来的出路。传统在他们身上不仅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使命,是他们执守中国画底线和一扫中国画坛浮躁与迷茫之气的标杆。如此的重传统、重学问修养的教学思想,使得浙美的山水画家个个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并具有了较高的文化修养,这是全国其他地方画家所不能比的。
红土高原独特的地理、地貌、历史、人文特点,造就了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给画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符号和审美境界,带给画家的是节奏韵律、中国画笔墨与各种肌理材料等构成的高原景观符号,而要去发现创造这一高原景观的意境符号,则需要努力用心感悟自然万象。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就艺术地域性风格而言,其在历史上没有得到过比较成熟的表现,先天优势被我们以区域群体化意识的方式不自觉地、却又是必然地转化成了劣势。囿于一种小区域的满足心态,山水画家或多或少、或自觉或不自觉地阻断了与传统山水画的长期亲密对话,放弃了对周边多元文化的兼容并畜。在中国山水画创造上选择表现这块神奇而又神秘的土地,也没有形成可供后人参照的经验,这恰恰成为其形成独特风格的条件之一。
红土高原艺术地域性风格在历史上从没有得到过比较成熟的表现,也没有形成可供后人参照的经验,因此在中国山水画创造上选择表现这块神奇而又神秘的土地,一些触觉锐敏的青年画家应该对山水画展开反思,在恪守古训的同时,尝试着搞些地域性的探索分析,分析山水画中丘壑、地貌等自然造化与山水画之间的关系,并认真对个人特征,以及画派、画风源流的自律性作用的关系作分析,既体现对地方的感情依恋,又丰富中国山水画选材、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的原创性和独特性,为滇东北山水画的创作创造出一片小天地。
由于缺少对当代艺术的了解,有关的研究、探讨往往局限在视觉形式范围内,对于如何具有地域性的思想根源,以及在事物的本质中发现新的语言方式的问题还存在较大的问题,我们有充分的时间和条件进行积累、借鉴,在向外省优秀的山水画家学习的同时,还应该花大力气,扎扎实实地反省自己,研究传统,结合滇东北特点找到突破口。从语言形态,可以寻求绘画观念和语言上的转型,不断地摈弃自己绘画语言上那些不纯净的和停留在生活表面上的东西,从绘画语言、绘画图式、绘画动机等方面寻找新的形态,完善和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山水艺术也会通过这次转型获得更丰富的艺术语汇,成为现当代的艺术表达。水墨画一直都受着大众文化的影响,不管是潜在的还是显性的。当代山水画更多的是反传统的,把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运用到水墨画中间来,能起到批判解构的作用,而过多地把个人情绪和精神的表现结合起来,简单地说是图像的破坏,则与现实经验的联系不密切。我们必须在生活中寻找新的表达方式,因为生活本身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的居住空间和环境、生活方式(交通、信息传播)等方面的变化,必定导致人的时空观念的变化,影响人对世界的看法,也必定改变人与人的交往方式、人与社会的交往方式。事实上,我们在绘画家的作品中已经看到了新的表现手法,新的水墨语言形式。这些新的探索不是从绘画语言内部进行的,而是从生活中,从都市文化中,从现实的生活层面展开的。在人类审美心理和艺术风格的形成过程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艺术家在体验到自然地理环境之美的同时,也在进行着对于大自然的模仿和认识,并最终由模仿上升至一种理性高度。
高原独特的地理、地貌、历史、人文特点,造就了独特的高原自然景观,而这也给画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景观符号和审美境界。生活在这特定环境中的艺术工作者,其作品艺术高低,不单是艺术语言的独特和艺术形式的新颖,更多而复杂的内涵是体现作品语言和形式背后的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力,所以我们应把精力集中在通过生活来提高艺术语言和形式的表现力。这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