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逐渐呈现出“半工半耕”、“男工女耕”的农户兼业化特征。农业科技进步农民收入的影响不仅

>>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度及原因分析 农业科技进步集成模型与实践 广东省农业科技投入与农民收入的计量分析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探究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与实践 财政农业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研究 农业科技对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分析 发挥电视媒体优势 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立足行业特色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深化农技体系改革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论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突破农技推广困境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预测 河南农业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型、机理与对策 云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 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理论分析 中国农业补贴对农民收入效应的实证研究 中国农业贷款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科技助力上海农业发展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http:///jrzg/201208/12/content_2202543.htm,2013年6月10日。,表明测算数据具有代表性,可以为下文实证分析使用。

三、 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一) 模型、数据与方法

本文利用VAR模型具体考察中国农业科技进步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借鉴总生产函数的传统分析框架,构建考虑技术进步的农业生产函数形式为:

其中Y*表示农业总产出;A*eδt表示t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水平,δ表示相对技术进步率,即农业科技进步率;L代表农业劳动力投入;K为农业总资本投入;A表示农业土地投入。鉴于中国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事实,参考Parente和Prescott[24]及温涛等[25]的研究,对农业劳动投入加一个容量限制L-,即有:

令m=(L-),表示农业经济的最大生产能力,一旦达到最大劳动力容量,农业经济就面临恒定的规模收益,农业总产出就取决于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总资本投入以及农地投入水平。(2)式即变为:

将(4)式左右两边同时除以m,即可得到人均农业产出模型:

对(5)式两边取对数,即有:

借鉴温涛等[25]的研究,如果不考虑收入分配结构、分配制度和政府政策行为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利用式(6)来研究中国农业科技进步(用农业科技进步率来衡量,并用JS表示)对农民农业收入(用NY表示)的影响。因此,本文将以NY、JS替代模型中的Y*/m和δ,农业投入强度(即农林牧渔业物质费用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之比

此处农林牧渔业物质费用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分别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指数”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所编的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用TR表示)替代模型中的K,农地生产率逆指标(即农作物播种面积与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之比,用TD表示)替代模型中的A,即可得到本文的基本计量模型:

[18]刘进宝、刘洪: 《农业技术进步与农民农业收入增长弱相关性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9期,第2630页。[Liu Jinbao & Liu Hong,″The Weak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Agricultur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Farmers Agricultural Income Growth,″ Chinese Rural Economy, No.9(2004), pp.2630.]

[19]松: 《农业技术进步对生产者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7578页。[Wang Yisong,″The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Technical Change on Farmers Income: A Theoretical Study Framework,″ 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o.3(2004), pp.7578.]

[20]俞培果、蒋葵: 《农业科技投入的价格效应和分配效应探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7期,第5462页。[Yu Peiguo & Jiang Kui,″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vestments Price Effect and Distributional Effect,″ Chinese Rural Economy, No.7(2006), pp.5462.]

[21]曾福生、李明贤: 《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科技进步方向调整的探讨》,《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第4期,第2528页。[Zeng Fusheng & Li Mingxian,″Analysis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s Reorientation to Change the Agricultural Growth Pattern,″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No.4(1999), pp.2528.]

[22]牛若峰: 《发展模式、技术进步与劳动力转移》,《农业技术经济》1995年第5期,第611页。[Niu Ruofeng,″Development Mod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Labor Transfer,″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No.5(1995), pp.611.]

[23]朱希刚: 《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的意见》,《农业技术经济》1997年第1期,第1723页。[Zhu Xigang,″The Suggestion on Calculation Method about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ess Contribution Rate,″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No.1(1997), pp.1723.]

[24]S.Parente & E.Prescott,″Technology Adoption and Growth,″ http:///papers/w3733.pdf?new_window=1,20130608.

[25]温涛、冉光和、熊德平: 《中国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第3043页。[Wen Tao, Ran Guanghe & Xiong Deping,″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Income Growth of Farmer in China,″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No.9(2005), pp.3043.]

[26]向国成、韩绍凤: 《农户兼业化:基于分工视角的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8期,第49页。[Xiang Guocheng & Han Shaofeng,″Farmers of ConcurrentBusiness:An Analysis Based on Perspective from Labor Division,″ Chinese Rural Economy, No.8(2005), pp.49.]

[27]李俊锋、王代敬、宋小军: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两者相关性的重新判定》,《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1期,第2328页。[Li Junfeng, Wang Daijing & Song Xiaojun,″A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Growth: Reappraisal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 Factors,″ China Soft Science, No.1(2005), pp.2328.]

[28]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第6879页。[Cheng Mingwang, Shi Qinghua & Xu Jianxia,″ An Explanation for the Motivation and Obstacles Influencing Farmer Labor Emigration in China,″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No.4(2006), pp.6879.]

[29]陆文聪、李元龙: 《农民工健康权益问题的理论分析:基于环境公平的视角》,《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3期,第1320页。[Lu Wencong & Li Yuanlong,″Theoretical Reasoning on Health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A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Justice,″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 Science, No.3(2009),pp.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