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纠正心理障碍,优化实验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科学实验是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初中学生科学实验心理问题状况不佳,针对初中学生在科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多种心理问题(轻视心理、依赖心理、游戏心理、紧张心理、应付心理、逆反心理)积极研究,探讨教学策略和研究,对提高科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实验;学生心理;措施;成效
一、问题研究的提出
科学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领悟科学实验的思想,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所需要的能力,增进对科学实验方法与过程的理解。然而由于在中考指挥棒的趋势下,分数衡量学生成绩,在初中学生科学实验时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为了更好了解学生的实验心理状况,对我校学生进行了调查,进一步调查发现:出现一系列心理问题主要为:1轻视心理 :由于应试教育影响注重实验笔试,不重视实验操作,致使学生认为做实验不如看实验,看实验不如讲实验、背实验。2依赖心理 :常见一部分学生不预习实验内容,盲目走进实验室,因对内容不熟,实验时无从下手。甘当旁观者或照方抓药,边做边看课本,甚至慌乱中出差错。3游戏心理 :把实验当游戏做,故而马虎从事,随心所欲,有始无终,时间一长新奇感消失,厌倦感顿生。4紧张心理:在同组的同学或者教师的注目下,实验显得紧张,惧怕实验危险,不敢动手或者对教师要求保护仪器的话有过度反应,不敢放手做实验,尤其是女学生。5应付心理 :以单纯兴趣观点做实验的学生,只是追求个人感情上的某种需要或者刺激,学习只是跟着感觉走,对学习的艰苦性没有准备,会感觉到枯燥乏味而转移兴趣。6逆反心理 :有的学生不愿按操作规定做,故意颠三倒四,不愿接受指导,却错误百出。严重的致使仪器受损甚至危及他人安全。
二、问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1对实验的轻视心理
[案例一]:为了更好了解学生对实验的重视情况,我对初三6个班进行了问卷调查,认为实验必要有64.0%,认为实验可有可无有30.3%,认为实验不必要有5.7%。
[措施]:对有这种心理的学生,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强调,一是说明科学实验能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对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好处;二是介绍近年来中考中实验题的分值逐年增加的事实,以及中考科学实验题的新颖、灵活、综合性强的特点,没有经过严格的实验操作训练,只是凭记忆和背诵是根本考不好这些题目的;三是作为新时代学生,要知道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学科,不能随意编造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通过这样的说理,让学生对实验课的学习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同时,平时我尽量多开设了一些课外实验,多让学生亲身体验,任课教师以身作则,多做演示实验,做好每个实验。在课堂上的部分演示实验及学生可以做的实验,都可以让学生来参与完成,加强科学实验重要性的教育。
[成效]:通过一年的努力,原本不重视实验的学生中,90%的学生改变了原来的想法,已经重视做实验。
2.减少学生的依赖心理
[案例二]:在一次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和研究氧气实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时部分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总是东看看西瞧瞧,看其他同学实验操作一步,然后自己动手操作一步,再过会儿去观察发现他们的水槽已变红了,问他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却不知所以然。通过试验后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课前没有预习,不熟悉实验步骤,无从着手,只好作为实验的看客。
[措施]:我知道依赖心理时间一长,会缺乏信心,放弃了对自己大脑的支配权。如果要克服依赖心理,要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要纠正平时养成的习惯,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多向独立性强的同学学习,不要什么事情都指望别人,遇到问题要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加强自主性和创造性。学会独立地思考问题独立的人格要求独立的思维能力。 依赖心理在学生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他们对于经过自己努力可以胜任或可以学会的事,却不去努力而求助于他人,一旦离开别人的帮助就无所适从。在初中科学的教学过程中这种现象也时有发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很多学生一遇到困难就要求别人的帮助,依赖心理很强,缺乏独立探究的意识。为了能帮助他们克服这一心理困难,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我采取了下面的措施,对学生的这种总是喜欢求助于别人的行为进行适当的限制。要求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如果是遇到下面的一些情况则禁止求助于其他人,而其他人也不能主动去帮助他。“如对以学过的科学知识、操作过程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自己没有去大胆尝试过的操作”等都不能请求别人的帮助。而在这关键时刻,作为老师就要即时鼓励你的学生多“试一试,点一点,做一做”,同时还可以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成效]:如在实验教学酸碱盐化学反应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利用试管两种物质反应(胆小的先可以用水替代),然后看提示(液体用量)完成液体反应的练习(要求:完成本次操作不准让别人帮助),只让你手里的试管和液体完成,多点一点,试一试,然后用硫酸和其他液体开始实验,在最初,学生有些不适应,但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们知道遇到困难时应如何去做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和同学合作实验能力果然有了明显的提高。实验操作在多数情况下是需要有耐心的,而在缺乏了信心之后就容易产生放弃心理,以至最后无法完成操作任务。就这一现象而言,老师在操作过程中要在限制学生依赖心理的同时,用个别学生的努力行为去感染他们,要求他们不要放弃,努力了就一定能够成功,一定能顺利的完成操作任务,达到目标。
3.改变把实验当成游戏的心理,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
[案例三]:初一时,有一次我在班里一说到上科学探究实验课,探究下沉的鸡蛋如何使它浮上来?许多学生往往是带着好奇、新鲜、兴奋的心情来上实验课的。在我讲解时,他们常常忙于看各种仪器、药品,急于动手做,做出了结果,看到了现象就很高兴和满足了。他们的注意力不在操作的规范上,对实验目的也不是很明确,较多的是“照方子抓药”。他们无论是看教师的演示实验还是自己操作,都是以“变戏法”、“看热闹”的心理来对待。
[措施]:我知道如果长期以这种心情对待实验,不仅对学习实验操作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培养没有什么作用,而且使学生形成了对实验的错误认识。对于这些学生的问题,我主要是抓好课前准备,抓课前准备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一般学生的预习主要是了解实验的内容、步骤及如何操作等,较少想到要了解实验的目的,教师应使学生认识明确实验目的的重要性,具体地了解实验目的对于实验技能、知识、观察能力等诸方面的要求。为把课前准备引向深入,可以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进入实验操作。
[成效]:在做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时,我发现原先不认真学生都做得很好,如显微镜为什么要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后调节细准焦螺旋,为什么要先用低倍镜找到物体后用高倍镜观察,而不是用高倍镜直接找物体观察细胞,一调查,原来他们不仅做好了预习工作,进行精心准备,注意实验技巧,所以实验比较成功,同时提高了实验的技能和观察能力。
4.做实验时的紧张心理
[案例四]:(1)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初一新生,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实验物体体积的测量操作时,许多学生,总是怕这怕那,严重时个别同学还会双手发抖,慌忙之中碰坏实验器材。(2)做化学实验时,特别当用到硫酸、氢氧化钠等有腐蚀性的药品时,总是缩手缩脚,甚至有个别连瓶塞都不敢打开。(3)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对加热试管时,害怕炸裂试管,害怕自己受伤,总是远远躲着,不敢靠近。
[措施]:我知道紧张心理属于心理障碍,是外部刺激作用于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结果,一旦外部刺激弱化或消除,这种心理也将随之淡化并消失。因此,我在学生刚刚做科学探究实验时,没有引入新的刺激,并采取一些措施来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1)是实验室要通风好,要给第一次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改变那种认为实验室有毒的、令人作呕的心理。2)是要多安排一些随堂实验,让学生多试验并能亲身感受到生物实验可以得到其他学科很难得到的体会和乐趣,从而淡化恐惧心理。3)是我在教学中重视指导学生课前的预习,以及对科学探究实验的基本操作训练。 教师不要急于求成,而应结合学生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反复练习,自己体会,熟能生巧之后,学生在实验中自然就会有自信。4)是缓解学生实验时的心理压力,自制教具减小实验操作难度。学生在做实验时,很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尤其是在实验操作考试时,紧张情绪很难避免,当操作不熟练或有教师在旁边“监视”时,会更加增强紧张心理,使本来可以正常进行的实验操作变得不正常了,甚至出现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因此在科学探究实验前期训练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产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并及时给予辅导矫正之。
[成效]:如“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原来蜡烛是直接放在光具座上,学生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在一条直线上时,蜡烛容易倒下,操作难度较大,看见倒下的蜡烛心里紧张,又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再加之烛泪又对光具座和整个桌面造成污染,给实验中保持清洁卫生带来麻烦。而我们自制的“实用的小烛台”。不但克服了上述困难,还对在实验操作考试中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帮助和方便。
5 克服应付做实验的心理,培养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
[案例五]有一次在导体的电阻电流电压关系实验时,对于电路的正确连接,根据电路图的中,研究并联时导体的电阻电流电压关系特点和串联时导体的电阻电流电压关系特点,出现几种情况①有的学生实验知识和操作没学好,理解不深刻,实验课上要么袖手旁观,要么胡乱动手,稀里糊涂一节课,收获不大甚至无收获。②基本操作不规范,不注意爱护器材。对现象的实质,观察不细或不全面,有些学生把观察现象理解为仅是简单地“看”,缺乏对看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当然“观”也很重要。因要得到可靠的实验信息和掌握实验本质,必看得细看得全、看得准;但其中“察”更为重要,因“察”是指对看到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并得出真实准确结论。是实验中最关键的环节。所以在实验时,不仅要全神贯注地看,还要积极动脑。有些学生做实验时, 仅仅是一个劲地做,对实验产生现象不作记录,下课了写实验报告时因回忆不起来而照书抄,要教育学生避免未做实验,先写好实验报告的不良现象的发生。 ③有的学生实验失败了,不查找、不分析原因,而用猜测、臆断来填写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甚至更改、抄袭实验报告,他们只求已做过,好早些离开实验室,做事缺乏信心和恒心。
[措施]:对此,我们要想办法把他们最初对实验的热情,转化为对生物实验的持久稳定的兴趣,培养其科学实验的严谨态度,使学生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得到从其他方面难以体会到的快乐和兴趣。在科学探究实验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相关的一些伟大科学家的事例。其次,可以通过开展研究性实验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把实验所带来的直觉兴趣引导到对实验的因果关系或对实验本质的研究中去,使他们不仅成为做好生物实验的兴趣动力,也成为促进学生心理品质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再次,在实验中,教师要做到多一点宽容,少一点不必要的约束;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严格,少一点严厉;多一点引导,少一点干涉。最后,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到衣着整洁、美观,语言生动亲切,在实验室中应保持适宜的情绪状态,演示实验操作时应尽量规范、熟练、灵巧、现象鲜明,给人以美的享受,对实验中的意外事件要果断处理,但又能处之泰然,这样才可以使学生能“亲其师而信其道”。
[成效]:在导体的电阻电流电压关系实验时,我要求学生对于电路的正确连接,(特别是一些中等偏上的学生)完成实验的同时,积极讨论实验中某些问题时,如根据电路图的总结并联时导体的电阻电流电压关系特点和串联时导体的电阻电流电压关系特点,还有若小灯泡被损坏,是什么原因,并联时,灯泡上的电流为什么不一样,串联时,灯泡上的电流为什么都相等,而电压情况刚好与电流相反呢?通过我仔细观察和课后调查,发现这些学生开始重理论更重视实验操作,重视记忆的同时更重视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学区竞赛和期末考试的实验操作题中有明显的进步。
6.遵循学生心理变化排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案例六]:如在研究凸透镜性质时,有时会闻到烧纸的气味,有时有凸透镜下落的声音,甚至弄坏凸透镜。在研究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的实验,经常故意烧毁灯泡。
[措施]:我知道要排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就必须遵循学生心理变化规律,要避免一切诱发逆反心理的外因,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认识创造自己的价值。这就要求教师要懂得并善于用心理学指导自己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首先,要向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实质,耐心教育他们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惟一标准的观点,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一致,保持认识的正确性。其次,重视心理疏导,努力控制逆反心理。如中学生对教师有疑惧、怨怒心理,教师应该对学生以诚相待坦诚相见,使师生相互信赖;对自尊心受伤害而自卑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信任,激发其自信奋发的内在驱动力。同时,要注意运用“自己人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处理问题,这样就会缩短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控制学生的逆反心理。再次,引导中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培养他们对自我心态进行自我调节的能力,使他们学会正确归因和简易的自我疏导方法。如让学生用心理换位法理解他人的心情,减少对他人的责难和埋怨;用自我激励法来振奋精神,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并教会学生对别人正确认识,公正评价,使学生既会自我调控,又善于自我解脱,自我振奋,从而发挥其主体能动作用,避免产生消极逆反心理。最后,遇到学生的逆反行为(如与教师“顶牛”)时,教师要冷静,出现僵局时更要先冷一下,拖一拖,这样有利于使双方都冷静下来,防止把话说过头,伤了感情。另外,教师还要做一些思考和调查工作。当过后再处理时就容易心平气和,且更客观一些。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减少学生的逆反心理和顶撞行为。 教育工作者往往可以从学生逆反心理反应中,找到自己工作上的弊病与缺陷,及时加以调节与改善。
[成效] :通过共同努力,学生的逆反心理有明显的改观。调查研究发现,85.1%的学生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72%的学生会谦虚的对自己的成功,开始学会总结经验,认真对自己的失败不再将责任推在题目太难,老师偏心,运气不佳等情境因素上面,开始学会及时查找原因。许多学生在学区竞赛和期末考试中有明显进步。
[教学反思]:由于本人的精力和水平有限,在研究时还存在一些困惑:1在时间上,实验与正常上课有一定的冲突,一学期科学的内容交多和任务较重,特别探究实验在时间上和次数上不能得到充分保证。2在实验器材上,尤其许多探究实验的器材都需要自己制作,数量上每位学生得不到保证。3实验场地上,实验室和教室并不相同,有时实验和上课时学生需要来回跑动,有时需要就地取材,影响学生其他学科上课。
提升学生心理素养,优化科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萨奇曼《发展探究实验模式》
[2] 李明昆,洪振方《开发符合科学探究教学策略和之研究》 2009年4月.
[3] 任顺元《心理效应学说》.
[4]《 中学物理》 2000年2月.
[5] 谢大敏.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能力[J].重庆陶研文史.2003(3).
[6] 孙绍侄、王永超.大学物理实验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及克服[J].大学热物理实验.2000(4).
[7] 邱志彬 浅谈初中“物理实考”学生心理障碍的辅导.
[8] 孙洪敏.优化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J].生物学教学,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