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刘赶三戏台讽权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刘赶三戏台讽权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刘赶三本名宝山,天津人,出生于清朝嘉庆廿二年(1817年)。那个年代,正是徽班进京后,徽调融合其他各种声腔,因而大放异彩、逐步向皮黄(京剧)演变的时期。刘赶三自幼颖悟,刻苦习艺,与皮黄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早年人票房,在京城下海后,有一日连赶三处演唱,因而得名。赶三曾违反梨园行规,并与所搭三庆班不和而另就。但他终究能够认错,甘愿受罚,与程长庚等同行重新合作。

赶三擅长演丑婆戏,如《探亲家》中的胡氏、《拾玉镯》中的刘媒婆、《铁弓缘》中的陈母等。他嗓音清亮,扮相酷肖,有时还骑着一头真驴上台,引起观众的浓厚兴趣。他继承了古代优伶敢于谏讽的传统,经常在台上借题发挥,嬉笑怒骂,抨击权贵势要,人称其“喜刺人隐恶,尖刻不留余地。口齿之犀利,如一寸之匕,所摘必中要害”(张肖伧《燕尘菊影录》);“以乱弹小丑擅名,谐恢成趣,不顾时忌” (艺兰生《侧帽余谭》)。有的人来看戏,就是希望领教他临场讥刺的妙趣。

1874年,同治帝驾崩。人们都传说同治死于花柳病,但都讳莫如深,只说死于天花。一次,赶三在阜成园演《请医》一剧。他饰演的医生正要出诊,临时加台词说:“东华门我是不去的,因为那门儿里头,有个阔哥儿,新近害了病,找我去治。他害的是梅毒,我还当是天花呢,一剂药下去就死啦!我要再去东华门,被人家瞧见,那还有小命儿吗?”观众一听这词,面面相觑。事后,有人劝赶三小心为好,赶三正襟回答:“皇上在位时,不因民困而求救拯之方,乃花天酒地,致酿恶疾,祸由自取,可以蒙一隅之听闻,而不可蔽万方之耳目。”听见这话的人无不惊呆,有的人竟然认为赶三准是疯了。

晚清时,慈禧太后权势炙手可热。她每次看戏,光绪只能侍立一侧。赶三甚为不平,在演《十八扯》中的皇帝时,忽然插上一句:“别瞧我是假皇帝,还有个座儿;那真皇帝连座儿也没有。”此话正中慈禧要害,但又不便发作,自此只得允许光绪入座看戏。有人评论道:“赶三的吊场词编得好,巧妙地刺中慈禧,又使她欲怒无从,欲责无由。赶三真有古代优孟之风啊。”

赶三因为蔑视权贵,屡遭迫害。他在大学士穆彰阿府中唱堂会时,曾因同情受的同行、嘲讽主人而挨了一顿打,却毫不后悔。又有一次,赶三在宫里演《思志诚》,饰老鸨。演至嫖客来时,恰巧悼亲王(排行老五)、恭亲王(排行老六)、醇亲王(排行老七)进来看戏,赶三便在台上大喊:“老五、老六、老七,出来见客呀!”一时台下哄笑。原来,当时京中皆以排行相呼,并无名字。当时亲王大怒,骂道:“何物狂奴,敢无礼如此!”命左右将其拿下,重杖四十。赶三挨了打,愤怒地对人说:“贵人之横暴如此,非善征也。且彼辈日以声色为乐,而无所益于我民!”(张次溪《燕都名伶传》)

赶三的演出,深受普通观众的欢迎。丑婆行当原先默默无闻,经过赶三出神人化的表演,名声鹊起,竟然出现“菊部而今重丑婆”(后人诗句)的局面,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由于表演成就与威望,曾经被推举为当时戏曲行会精忠庙的首领。而他无所畏惧地与黑暗势力斗争的言行,也为晚清梨园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中,李鸿章避战求和,遭全国上下严厉谴责,并受到朝廷“褫去黄马褂,拔去三眼花翎”的处分。一天,赶三正在《鸿鸾喜》一剧中饰演金团头一角,忽然对其他角色说:“你好好的干,不要剥去黄马褂,拔去三眼翎。”观众都报以会心一笑。不料李鸿章的侄子也在看戏,顿时大怒,恶狠狠地抢上台去煽赶三耳光。年老的赶三遭此打击,很快气郁而亡。一代名伶就这样死在与屈辱卖国一派的抗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