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企业范围经济的探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范围经济不仅是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组织结构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微观主体进行经营决策和制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从范围经济的概念和计量、范围经济产生的机理、范围经济的应用这几个角度来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并予以评述。
一、范围经济的概念
以下各种对范围经济的解释基本代表了当今主流经济学家对范围经济的理解:
范围经济这一概念是由潘扎尔和威利格(1975)年率先提出的,指出范围经济是联合生产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的生产成本低于这些产品单独生产的成本总和,强调生产的范围经济。
范围经济是指一个企业内的生产或营销过程中来生产或销售多生一种产品而产生的经济效应。范围经济的实现可以从生产和批发经销两个层面考虑。(艾尔弗雷德?钱德勒,1999)
综合上述观点,尽管范围经济的概念存在一些分歧,但国内外学者对范围经济的概念基本达成一致。第一,经营单位必须生产至少两种产品;第二,由于至少生产两种产品,单位成本或平均成本因为此而降低。
二、范围经济的计量
范围经济具有可度量性,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潘扎尔和威利格提出的范围经济程度(SC)来计量。
当SC>0时,存在范围经济;SC<0,范围不经济。
SC={ C(qx,0)+C(0,qy)-C(qx,qy)}/C(qx,qy)
公式中成本函数的选取对范围经济的计量有重要影响,国内外学者对范围经济的成本函数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如果用成本函数来表示,设C(Q1)为企业独立生产Q1数量的第一种产品的平均成本,C(Q2)为独立生产Q2数量的第二种产品的平均成本,而C(Q1,Q2)为联合生产数量分别为Q1、Q2的第一种和第二种产品的联合平均成本。令SC为范围经济程度,则有:
SC={C(Q1)+C(Q2)-C(Q1,Q2)}/C(Q1,Q2)
当SC>0,表示独立生产成本之和大于联合生产成本,联合生产获得了范围经济。SC值越大,范围经济程度越高。当SC
三、范围经济产生的机理
从本质上看,范围经济主要来源于共用要素与富余生产能力生产的充分利用以及对企业的无形资源的充分利用。
范围经济来自于分享的投入或者分享的准公共投入,即一种要素投入生产一种产品的同时对其他系列产品的生产也有帮助。(潘扎尔和威利格,1981)
范围经济能够显著的降低生产成本,主要原因是其成本利益来自于很多相同的原料和半制成材料的使用,而且用相同或相关的的中间工序来生产多种产品,由于同一种产品的生产数量较多由此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钱德勒,1980)
范围经济来源于生产机器设备的通用性、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多重实用性、研究与开发的外溢效应以及声誉效应。(王俊豪,2000)
四、范围经济的应用
第一,范围经济与企业多元化经营。范围经济学在管理学上常被用来解释企业相关多元化经营的原因。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与范围经济是分不开的,可以说,范围经济的存在是以企业多元化经营为基础的,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是以范围经济为内因的。钱德勒把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和分工及生产专业化联系起来,用实证的方法解释了范围经济对企业的多元化经营所起的作用。安索夫认为相关多元化能产生1+1>2的协同性,从而实现范围经济。彭祖湘指出,企业多元化经营既可能产生正面效应,也可能产生负面效应。正是由于范围经济的存在,企业才会选择多元化投资经营战略。但必须明白,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是一把双刃剑,盲目的多元化投资经营可能导致企业的失败,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一定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的选择其投资经营战略,这对于企业的可持续成长至关重要。
第二,规范经济的实证研究。目前实证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对某个行业是否存在范围经济的经验检验,其中以银行和保险业相关研究为最多。国外学者对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经验研究结果并不一致,Meador Ryan 和Schellhorn (1998)通过对美国寿险企业的研究,认为保险业和银行业存在范围经济。另一些学者如Yuengert(1993)、Grace和Timme(1992)通过研究表明银行业和保险业不存在范围经济。国内学者对范围经济的实证检验主要集中在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比较上。刘宗华、邹新月(2004)的研究表明,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都存在总体范围经济。杜莉、王峰(2002)的研究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显着的范围经济,而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几都存在范围不经济。
综上所述,由于不同学者所研究的行业不同、数据的检验区间不同、使用的研究方法不同、以及其他客观存在的原因,使得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并且以上研究都只是对某些行业是否存在范围经济的经验检验,今后在研究范围经济时应不断深化,从范围经济的其他方面入手,才能发挥范围经济对于企业成长的作用,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才能发挥范围经济对于经济发展指导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