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概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概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分别梳理了人际信任和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和测量工具,通过概括和总结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我们发现目前的研究更多地着眼于分别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主观幸福感与其他因素的关系,考查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二者关系的研究较少,据此本文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思考与讨论,认为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关系的研究可以从研究对象上进行扩展,从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的改良上进行推进。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信任;主观幸福感

一、人际信任概述

(一)人际信任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对信任问题的研究,最早是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对其做出专门的论述,他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综合力量之一”。心理学领域最早对信任进行研究和下定义的是社会心理学家多伊奇(Deutsch,1958),他通过进行著名的囚徒困境实验发现,人际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并依此提出信任的定义,即“所谓一个人对某件事的发生具有信任是指:他预期这件事会发生,并且根据这一预期作出相应行动,虽然他明白倘若此一事并未如预期般出现,此一行动所可能带来给他的坏处比如果此一事如期出现所可能带来的好处要大。”Erikson将信任定义为对他人的善良所抱有的信念或指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后来Rotter(1967)认为人际信任是个体认为另一个人的言语、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是类化预期的一种。国内学者对于人际信任定义的表述也在不断探讨中。

近些年来,人际信任问题成为了国内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界学术研究的热点。目前关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对象主要以大学生、中学生为主,主要集中在人际信任与父母教育方式、人格特质、归因方式、依恋类型、主观幸福感等等因素的相互影响情况,国内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会的信任度较初中生、高中生低,与“90前”大学生相比,“90后”大学生的总体信任程度有所下降且差异显著(许兴,陈永强,2009);青少年归因方式越内控,其人际信任的水平越高,归因方式越外控,其人际信任的水平越低(孔繁昌,周宗奎,2008);大学生人际信任无性别、城乡差异(郭志峰,2005);大学生人际信任度偏低,人际信任不存在性别、专业上的差异,普遍信任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特殊信任在城乡上存在显著差异(庞彤彤,宋凤宁,2006)。

(二)人际信任的测量

用于人际信任测量的量表较多,主要有人际信任量表(ITS),是1967年Rottor根据社会学习理论编制的,用于测量被试对他人行为、承诺或陈述的可靠性的估计,适用于14岁以上各类人群;特定人际信任量表(SITS),此量表主要用于对特定任务的信任程度的测量;信赖他人量表(FPS),用于测查被试对一般人的可信性、诚实、慷慨、友爱等本性是否有信心;马氏量表,主要用于测量被试与他人相处时,估计他人能否纵,得分越低,信任度越高。

二、主观幸福感概述

(一)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及研究现状

国外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自2O世纪5O年代左右在美国兴起,以Wanner Wilson1967撰写的《自称幸福的相关因素》为标志;国内关于幸福感的研究开始于2O世纪8O年代。主观幸福感,即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Diener,1984),是量化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指标之一。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生活满意度和情感体验两个基本成分,前者是个体对生活质量的总体认知评价,即在总体上对个人生活作出满意评判的程度;后者是指个体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包括积极情感(快乐、轻松等)和消极情感(抑郁、焦虑、紧张等)两方面。目前很多研究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采用的是Diener的上述观点。

我国对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以大学生、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对大学生的研究主要涉及其主观幸福感的状况,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个体的自尊、社会支持、归因方式、价值取向、人口统计学变量等影响因素的关系等。国内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掌握目标对主观幸福感有利,成绩回避目标对主观幸福感不利(赵春兰,金志成,2008)。大学生成就归因与主观幸福感负相关,成功内控性归因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乔婷婷,2010)。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应对方式以积极应对为主。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性别、专业上都没有著差异,只在地区上存在显著差异。来自农村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城镇。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关,而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彭小红,郑谊贞,2011)。

(二)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在过去几十年里,对主观幸福感的测量技术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主要的测量工具有生活满意度量表(LSS),包括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A和生活满意度指数B三个独立分量表,主要用于50岁以上成人;情感量表:正性情感、负性情感、情感平衡,此量表主要用于测查一般人群的心理满意程度;费城老年中心(PGC)信心量表,用于测试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是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于1977年制定,国内段建华(1996)对此量表进行了修订,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三、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现状

目前学界内分别对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进行的研究较多,多研究人际信任与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等的关系,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居多;多研究主观幸福感与疏离感、社会支持、成绩目标等的关系,以大学生、老年群体为主。对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较少,且不深入,研究结果显示,高人际信任的初中生的主观幸福感程度显著高于低人际信任的初中生主观幸福感程度,初中生人际信任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李东,孙海红,2011)。大学生人际信任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个体人际信任分数越高,其主观幸福感也高(王希平,2011)。对中国、德国、日本、英国四个国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相关性的跨文化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德国、日本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际信任存在显著相关,英国大学生在二者上的相关不显著(郭敏,2007)。

四、未来研究方向与思考

综合各种相关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做了全面的研究,研究方法与手段上也各有特点,既有科学传统的问卷调查法,有个性的访谈法,还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手段等,都能针对各种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对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二者关系的研究还比较少,深入研究不够;研究对象较单一,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以青少年为对象的甚少。

我们也在思考,未来的研究可以在研究对象上扩展,更多地关注中学生的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可以着眼于当今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尝试以中职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在这一群体中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与大学生、普通中学生进行比较研究。有研究表明,中职生在学习心理、情感心理、个性心理、自我心理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着重在情感心理上,人际交往中情绪不稳、冷漠、感情易受挫等,很难与人建立起信任关系。因此,从研究对象上扩展,既可以推进和丰富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也可以更多地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利帮助。此外,针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幸福感问题,可以从研究方法和测量上进行改进,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目前的测量大多选用已有的量表,未来的研究可以尝试编制测量工具,进一步推进研究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许兴,陈永强.“90后”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原因分析[J].心理研究

[2] 孔繁昌,周宗奎.青少年归因方式与人际信任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 郭志峰.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庞彤彤,宋凤宁.大学生人际信任度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5]赵春兰,金志成.大学生成就目标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6]乔婷婷.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就归因、就业压力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7]彭小红,郑谊贞.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8]李东,孙海红.初中生人际信任度与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关系研究[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9]王希平.大学生自我和谐、人际信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宋海燕.我国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社会心理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