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人文关怀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文关怀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与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支持学生在社会、情绪及伦理等方面有所发展的教育活动,通过学校、学区以及国家积极的努力帮助学生发展重要的核心品德之表现。因此,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积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文章将主要探讨人文关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

【关键词】人文关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入大学深造,使得高校大学少数民族学生群体逐渐成为大学生中的一个重要群体。加强和改进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一)加强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必须包含内在动机成分,不能只是看行为的结果,这个部分可以分成两点来说明。首先,有品德的人就是拥有能够获得善果的思想政治,而且能够好好地使用这些品德;其次,有品德的人还必须拥有良善的动机,也就是说,行为者除了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之外,还要拥有为善的倾向、动机与情感,对品德伦理学来说,光是获得善果是不够的,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或许可以获得善果,且也做了适切的行为,却可能是出于邪恶的动机。

(二)凝聚民族情感,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行为可能是为了内在善或外在善。外在善意指外在于行为的好处,如名望、地位、金钱,该种善总有许多方式可以获得,而且这种善不是只有参与某些特定的实践才可以获得,人们可以透过各种活动来取得这些外在善。另一方面,有一种善内在于实践,除了该活动或其他特定的活动可以获得这种善以外,无法透过任何其他途径获得,而且也只有实际参与这些特定活动的人才有能力分辨这种善。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过实践,激发大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二、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怀的缺失

我们透过践行培养出真诚、正义与勇敢等品德之后,这些品德常常会妨碍我们变得富有、出名或有权势。因此,虽然我们希望可以因为拥有品德而通过特定的实践来达成卓越标准并且获致内在善,同时变得富有、有名、有权势,但品德总是在人们追求外在善的过程当中,成为潜在的绊脚石。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假设如果某个社会以追求外在善为主流,那么品德的观念一开始可能会遭受磨损,接着就近乎抹杀。另外,由于少数民族学生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对自身认识不足,定位较低,也影响了他们创造性的发挥。

实践除了要获得内在善以外,也要达成卓越的标准并且遵守规则,要进入实践就要接受那些标准的权威,行为的适切与否就由这些标准来做评断。我们必须使自己的态度、抉择、偏好从属于标准。无论科学、技艺或比赛,任何实践都有历史,这并不是说标准不容批评,不过无论如何,不接受截至目前为止所认定为最佳标准的权威,我们就无法开始实践。在现实当中,善与标准的权威之运作,就是排除主观主义(subjectivist)与情绪论的判断分析。

少数民族大学生大都来自偏远且村落分散的山区,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生活环境较为封闭,从小就养成了很少与人交往的习惯。要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要深,理要透,以真诚的爱心、透彻的道理联结相互之间的感情,获得彼此的知心,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真正做到民族自尊心教育与克服自我封闭教育的协调统一。

三、人文关怀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

(一)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维护少数民族大学生权益

只有在实践中自我与他人产生联结才有办法获得内在善。品德是那些我们界定与他人关系的善,我们与这些人在实践中有共同的目标和标准,如果实践失去了真诚、正义与勇敢,该实践就不是真正的卓越。在不同社会当中,与他人相处时对于哪种行为是真诚、正义、勇敢各有不同的准则,但无论其准则为何,所体现的都是对这些品德的认识。少数民族大学生有自己的风俗,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风俗,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维护他们的正当权益。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只能在实践中实现

对品德完整的理解要经过实践、个人单一生命的叙述整体以及传统三个阶段,而事实上,实践与个人单一生命的叙述整体都必须在传统当中才得以理解。每个传统都有一套在传统内部建构起来的合理性,如果不从传统内部加以探讨就无法理解这种合理性。不同的传统在核心的部分是有差异的,即便如此,每个传统之间因为有合理性存在所以得以互相理解,当某个传统的发展出现无法解决的困难或是发生知识论危机的时候,其他传统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强调教学是为了其他目的,教师只是传授技艺给学生已完成各种实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会对学生表达关爱,这种对学生的关怀并不是为了完成其他实践,而是内在于教学过程当中。人师不同于技师与经师,而教学也绝非只是单向的灌输。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认清每个生命是某个主体的整体叙述,某人的生命是一个整体,在当中不同的角色要统合在一起,因此在个体追求家庭的善之同时,也增强了该个体对工作场所当中的善之追求,反之亦然,将这些善统合在一起是一项任务,该任务就是要理解各个分歧的善其实对单一整体的善有所贡献,这种单一整体的善就是个体终极的善。要获得这个理解就要提出一个问题:终极的人类善是什么?教育工作者的问题就在于如何使学生从原本只撷取叙述,到后来将自己的生命视为叙述整体。第一,公共的论辩相当重要,教师应该让学生有机会且习惯进行理性论辩;第二,教室或学校当中应该要对善有共同的定义,让全体师生能够根据共同定义的善来展开行动,而且这些善的形成必须经过理性证成;第三,必须阅读正统文本;第四,所有的学校都应该进行博雅教育,而且要让多数人可以接受这种教育,使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批判;第五,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叙述生命故事以其倾听他人故事的能力,并且使学生有能力将自己的生命视为一个整体;第六,所有学校都应该教育学生能够理解其他不同的传统,要达成这个目标就要进入别的传统当中,不可能在传统外部找到一个中立客观的立足点来理解别的传统。

不同的文化各有其独特的传统,试图以国际化的语言来理解各个竞逐传统的文本是行不通的。但是不同传统之间仍然可以互相理解,那些精熟竞逐文化语言的人能够发现其他文化当中的词汇与本身文化的不同,并进一步扩充本身文化的语词来容纳竞逐观点的概念。文化之间如果没有进行理性的交流就无法检验其他竞逐文化的主张正确与否。虽然文化之间有不可共量性,在语词上也具有不可转译性,但是不同传统之间互相理解还是有可能的。更精确地说,不同传统之间必须进行理流才可以检验竞逐观点的真实性。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要在不同文化的融合上下功夫,强化人文关怀,通过文化育人,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校园活动中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达到思政政治教育的目的。

综上,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少数民族人群中的特殊群体,是少数民族人群中杰出的代表。大学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以少数民族大学生为对象,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特性,以帮助他们解决特殊的思想问题和实际困难,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为目的所开展的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雪晴.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01).

[2] 卢凯.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07).

[3] 邓纯余.地方性知识与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学术论坛,2014(05).

[4] 李祥国,马晓蓉.做好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05).

[5] 徐静.创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8).

[6] 温健琳,卢德生.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学之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7] 王树田,陈蕾,毛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基于南京审计学院藏族学生学习生活的调研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1).

基金项目:四川理工学院2014年度辅导员专项立项课题“大学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编号:2014FDY1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位红涛(1984- ),男,甘肃正宁人,硕士,四川理工学院基础教学部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