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析企业中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析企业中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时代的发展给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方式,在新时期更要在渗透上下功夫。本文通过阐述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含义及分析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特点,来探讨和提出如何在企业中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企业员工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不断提高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感染力和渗透力。

关键词:企业;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276-02

一、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

(一)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内涵

“渗透”是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词,词典中一般将渗透引申为一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达到一种通透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谓渗透, 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要素结合,把教育的影响循序渐进地辐射到环境之中。对企业而言,企业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对象的思想综合影响形成和渐次发展的规律,通过借助一定的载体,营造一定的氛围,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内化社会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并付诸于日常言行之中。

(二)企业中表现出的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

企业是青年集中的地方,有这么一句话说:有“人 ”则“企 ”, 无“人 ”则“止”。人才是企业最大的资产,所以,在一个企业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体现在对企业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工作上。第一,渗透的潜移默化性。这一点也是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特性,不管是高校还是企业或是其他教育机构都可以运用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帮助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在渐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由量变到质变地实现教育目的,从而让受教育者在看到教育效果后心悦诚服。第二,渗透的全方位性。不同于高校主要针对的是对广大学生的抽象空洞的论理说教,企业的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对教育对象学习知识和技能过程中运用,更多的要体现在对教育对象的生活、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氛围的精心营造上渐进地给受教育者以全方位的思想教育的影响。第三,渗透的长远性。“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企业而言,一个有用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而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性这一特质,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受教育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吸收和学习到最持久的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企业培训人才的效率和水平。

二、我国企业思想政治教育渗透性实现的途径

目前,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大多数企业中,特别是我国的中小型企业,管理者并没有重视这一块,甚至认为这与企业本身的经营或可持续发展毫无关系,多此一举。这就表明,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是落差断层的,需要我们更加的重视它,花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的去寻找其实现的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应该注重提高教育者的渗透意识

中国企业思想教育的目标就局限为培养员工遵规守纪、服从管理,把它仅仅看作是一项由党委负责的政治任务,平时也只是应付,更不用说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很好的渗透下去。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制度文化的影响不够等等原因。现在也有一些企业在这些方面做的比较好,这里笔者提出一些没有得到广泛重视的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1、尝试赏识教育

有学者定义“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来进行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赏识教育使员工产生认同心理,悄悄润入员工心田,在心灵深处积淀下来,逐渐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理想信念,不自觉的实现教育者的预期目标,提高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接受性。

2、更新教育理念

教育者只有更新了教育理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身作则,发挥自身榜样作用,才能真正从实际出发,在企业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创造一些与现代时代接轨的教育员工的方式,比如设立一些宣泄室、出气室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应该促进受教育者主动渗透

1、情感上使受教育者得到肯定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意思就是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人的感情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当然这就首先要求教育者在重视言传身教的同时,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与受教育者平等相处,才能彼此之间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就要把受教育者放在中心的位置上,肯定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关心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激励他们主动参与。

2、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习惯

苏霍姆林斯基说:“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这些思想品德要求和理论有没有与受教育者的内在思想层面发生矛盾运动,提高员工的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在企业中,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重视培养企业员工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习惯,使员工能够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加强自育、自律。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应该增强载体的渗透性

1、加强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

利用文化特别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先进文化所具有的渗透性强、影响持久全面等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渗透到文化活动中。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与运用,“软管理”和“硬管理”、“软约束” 同“硬约束”互相配合,从而把企业与员工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同心协力,开拓进取。

2、重视媒体的渗透作用

在现代企业中很多都是年轻人,他们有的有技术,有的有知识,善于接受新事物,对于他们来讲,现代传媒已成为他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可深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迅速并及时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比如,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红色网站,在网站上举办一些及娱乐与教育于一体的活动。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应该提升环境的渗透性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环境是一种无言的教育,要寓教于景,以景促教。企业运用环境的暗示性,使之成为感化员工的大熔炉。

1、物质环境的渗透

在我国各个省区我们都有很多的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在这些建筑里与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描绘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当人们在参观这些的时候,、产生的民族的自豪感,就是有意识的对人们进行的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那么企业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来教育引导自己的员工,也可以通过建立一些标志性建筑、企业徽章等,发挥物质环境的教育渗透作用。

2、制度环境的渗透

这里不重点讨论企业如何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奖惩准则来约束、协调受教育者言行,而是讨论一下道家的“无为而治”理念,以此实现渗透性思想教育的自动化管理。所谓“无为而治”,其实是“君无为而臣有为”,也就是要注重员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3、精神环境的渗透

精神环境是指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风气、人际氛围、凝聚力等都属于精神环境。这一点,很多国外企业做的比较好:他们以塑造“企业人”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追求,以对员工的高度负责赢得员工对企业的高度忠诚。而我国企业现行的教育培训,绝大部分停留在对员工知识、技能及业务素质的培训上,鲜有对员工认同企业、归属企业的训练。所以,我国的企业更要在这方面下功夫,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和员工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余翠军、杨青松.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