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握随机评价 演绎精彩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握随机评价 演绎精彩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堂随机评价表达的是最直接的感受,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过程性评价,具有鲜明的随机性、灵活性和及时性。课堂评价运用得好,可以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信心,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他们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语文课堂评价应该丰富而生动,以真实打动学生,以真情感动学生,以真诚引导学生,让语文课堂评价真正精彩起来,成为学生生命中“一次难忘的经历”、“一个永恒的瞬间”。

一、定准评价基调。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爱默生说过,“成功教育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拨动孩子的心弦”。相对于成年人,小学生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得到同伴的认可和赞同。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依赖于他人尤其是老师的尊重、理解和信任。作为老师我们应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情感和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

一次,一位老师在上《月光曲》一课时,有位女生不小心把“茅屋里的一切披上了一层银纱……”中的“茅屋”读成了“茅房”,同学们窃笑不止,平时就文静胆小的她羞得满脸通红,趴在桌上怎么也不肯抬起头来。这时老师故作轻松地说:“请大家注意,“屋”和“房”的意思相近,但“茅屋”和“茅房”的意义却完全不同,这位同学是为了让大家轻松一下精神才这么读的,我们请她再来读一读这个句子。”这个女生终于鼓起勇气,颤抖着声音读完了这个句子。老师走向前去握住她的手说:“让我们谢谢这位同学的幽默,谢谢她给我们带来的快乐。”事后,那位女同学在日记中写道:“……我怎么那么笨,竟然把‘茅屋’读成‘茅房’,当时我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老师,是您巧妙地为我解了围,是您帮助我拾起失去的自尊,是您让我懂得了语言的奥妙――一字之差真是天壤之别。我决心今后要好好读书,改掉粗心的毛病,学好语文……”

二、把握评价时机,找准最佳心理状态

同样的评价在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时机下,作用可能是完全不同的,老师要把握评价契机,合理激活学生思维。教师的激励性评价,要根据课堂的动态过程,抓住课堂上学生出现的“特殊事件”以此作为教育契机,运用恰当的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我们要特别关注对学生的“思维碰撞处”适时进行评价和引导,加强这种矛盾,教师合理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在探究、争论中掌握知识,建构新的科学知识体系,激活学生的思维。

请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生:“早餐……五光十色的彩虹。”

师:你们听他读完这段,是不是感觉走到雪野中去了?(学生反映不一)

师:刚走到雪野的边上,是不是?(笑声)啊,没进去,谁能带着大家进去?

(一生再读课文,但读得不好)

师:进去了吗?

生:(齐笑)没有。

师:是没有。可能刚才那位同学领着大家走到了雪野的边上,可这位同学又领着咱们出来了。(生大笑)

师:看看我能不能把大家都领进去。(师范读,领读)往前走几步没有?

生:走了。

师:谁接着领大家往前走?

这是特级教师支玉恒在教学《第一场雪》时的“经典”评价语引导。支老师通过风趣的语言,暗示学生如何通过有声的语言,把雪的“大”读出来。这种情趣性的评价,深入地解读了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性,多了想象和意境。

三、注意有效的激励,彰显评价的真情实感

情绪和情感是一种内在的动机力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地让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位同学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而又声情并茂。于老师听完他的朗读后主动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生握手,并真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篇课文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真诚评价的于老师。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及态度上的反应,积极的情感能使课堂充满人文魅力。童年世界是情绪化的世界,外在的刺激直接影响着儿童的情感。一个好的老师应该把握好学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老师适时的评价语言下让学生意识到我们在关注着其细微的进步,并和他一起分享着这种进步带来的快乐,极力争取孩子更大的进步。

总之,充满魅力的课堂随机评价,就像一盏导航的明灯,给了学生学好语文的动力。教师在课堂上应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态势,用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用智慧的评价唤醒学生沉睡的潜力,用艺术的评价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我想,评价有了爱的支持和智慧的滋补,一定会成为教育这门艺术中更绚丽的花朵。

【作者单位:莆田市秀屿区东峤汀塘小学 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