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谈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谈中等职业学校校本教材的开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校本教材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才能产生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校本教材,来达到让教材支撑教学、让教学支撑人才培养方案、让人才培养方案规范学生成才培养,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目标。文章以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开发校本教材、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为背景,来阐述校本教材的开发规律。

关键词:中职学校;校本教材;硬资源;软资源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1-0111-02

一、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中职学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各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都有其对应的就业区域。该就业区域中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工人,学校就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以达到学校的培养与企业用工之间的无缝对接。作为教材,应该与之对应,否则将导致学生的所学与所用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需要根据学生就业的岗位要求,进行适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校本教材开发。

2.因材施教的需要。各地学生的学习基础及意识形态不同,采用统一的教材,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开发适合当地学生认知规律的校本教材,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指导思想

1.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等文件的要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学生。

2.知识的够用、技能的能用。根据文件要求、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并要具备与之配套的教材。在教材编写过程中,紧扣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求知识的系统性,但应体现理论知识学习的“够用”和实践技能培养的“能用”原则。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学习,已成为中职教育研究的课题之一。通过校本教材中的教学案例、教学载体及评价方式的选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校本教材开发的步骤

校本教材开发,要依照一定的规律和步骤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表1是校本教材开发的实施步骤及内容。

1.市场岗位能力调查。校本教材是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企业用人时需要什么样的岗位能力、企业对员工的管理和评价、企业对中职学校学生的期望、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企业中的表现等,既是学校专业建设所需要的,也是校本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没有市场调查,校本教材的开发将陷入闭门造车的境地,无法与市场充分对接;没有市场调查,所开发出的校本教材也是无意义的。

2.课程知识和技能模块的构建及论证。在充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形成专业培养所需的岗位及岗位要求,再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2)》的相关要求,对专业培养的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分解,从而得到各门课程所需的应知知识点和应会技能点,并将其通过教学模块的方式组合。组织由企业、行业和学校教师对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行论证,将企业中根本用不到的知识和技能删除,对企业中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补充完善。

3.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的撰写及论证。通过课程教学模块,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成立教学团队,进行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的撰写。在教学大纲中体现出所要求的知识点技能点、教学模式、评价方法、教学软硬件需求等。在教学实施方案中体现教学的组织活动形式、各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教学载体、各知识点技能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课时分配等内容。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编写完成后,召开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论证,要求教师阐述整个教学过程、教法、学法、评价方法、软硬件资源的需求及其必要性等。论证后所得到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为课程教学指导的试行文件,也是校本教材开发的依据。

4.教材开发立项和论证。教学团队成员再次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进行分析,确定教材内容呈现形式、项目列表及各项目中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构建,并以教材目录的形式,体现在校本教材开发的立项文件中。该立项文件经过论证审议后,正式启动教材开发的编写任务。

5.教材的初稿、试用和修改。由教学团队负责人组织团队成员,材内容呈现的格式,如字体字号、图号表号编法、表格要求、公式要求等,编写样章并征求意见。分配编写任务和交稿的时间节点,以便分头组织实施编写任务。编写的稿件统稿后,再由每个组稿成员审阅并修改,然后进行印制和试用。在试用过程中再由教师进行验证、学生查找错误。根据试用提出的问题,再次进行教材的修改,并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确定是否正式印制。

四、校本教材的配套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只是教学资源中的一项,为了有效地实施教学任务,需要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建设,而这些教学资源,是教材编写团队在教学实施方案和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就进行规划和论证了的。配套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师资队伍建设三大部分,以支撑预期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1.教学硬资源建设。任何教学的实施,都离不开教学场地和实训设备。教学场地是保障教学能有序开展的基础条件。根据课程教学的特点,教学场地可分为教室、实验室、一体化教室、实训场(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等。一门课程包括了若干个教学项目,各教学项目之下分了若干个任务或活动,因此对各教学任务及活动所需的教学硬件设备,需要进行成建制的规划建设。对投资不大、使用频率高的设备,校内自行解决;对投资大、使用频率不高、对场地要求高的设备,放在校外实训基地中,借用企业的设备。

2.教学软资源建设。教学软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内容除了包括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实施方案外,还有电子教案、教学PPT、实验实训指导书等数字化教学资源,机考试题库,教学所需视频资料、教学参考书、行业标准、CAI等资料。

3.师资建设。一体化教学,先要有一体化的教师,再配套一体化教材和一体化教学场地。任何教学模式的组织和实施,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和付出,因此教改时需要与之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师资队伍建设,以课程教学团队为基本单位进行,包括教学方法培养和岗位技能培养两个方面。

教学方法培养,包括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备课、教学设施的准备、学生预习(任务分派)、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方式等一套完整的教学流程。教师除了熟悉该教学流程外,还需要具备在该教学方法下的教学驾驭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以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岗位技能则通过教师进企业实习或挂职的方式进行,除了教师具备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技能外,还应熟悉该学科在工作岗位上的具体应用及注意事项。

五、校本教材开发实施

1.教材类型。校本教材包括教科书、实验实训指导书、习题册等类型,它们可作为正式教材的补充,也可作为独立的教材使用。根据课程的类型不同,其开发的种类也不同。如我校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校本教材开发中,对《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就开发了《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教材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实训指导及习题册》,而对《电气与PLC控制技术》就只开发了教材。

2.内容呈现形式。根据课程教学方式的不同,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有所不同。对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理论指导实践的课程,如《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在教材的各任务中包括“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基础知识(含活动)”、“扩展知识”等几部分,在实训指导及习题册中包括“器件清单”、“实训电路”、“实训步骤”、“数据记录”、“应会评价”、“应知自检”等几部分。对实践需要理论支撑的课程,如《钳工工艺基础》教材,则以“教学要求”、“加工工具”、“加工方法”、“加工中产生错误的原因及安全知识”、“加工练习及评价”等几部分来体现教学过程及呈现教学内容。

3.评价方式。评价方式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也是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评价除了达到检测教学效果和学生是否达标外,还具有纠偏的作用。由于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在评价时只注重结果,且不具有纠偏功能,因此,中职工科专业逐渐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过渡,且在评价中逐渐增加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比重,将学习的主动权以评价的方式给予学生,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凉山州职业技术学校所开发的校本教材,正是利用本文所述方法进行的。通过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建设委员论证,及时进行纠偏,因此教材得以顺利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