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与东盟热带农作物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与东盟热带农作物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通过国际市场占用率、贸易专业化指数(TSC)、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比较指数(CA)等指标比较分析东盟各国和中国主要热作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热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总体上较东盟国家弱。

关键词:热作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比较

中图分类号:F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08)05-0040-08

东盟各国和中国南亚热带地区皆为热带农作物的重要种植区。随着国际市场对热带农作物产品需求的逐步增加和热带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和东盟已成为世界热带亚热带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地区和贸易地区。由于地理相邻、气候条件相似,中国南亚热带地区与东盟之间的热带农作物产品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1]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必将对这种竞争关系和中国南亚热带地区热带农作物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比较分析中国与东盟各国热带农作物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热带农作物产业发展概况

热带农作物是指在热带地区栽种的特种经济作物,包括甘蔗、橡胶、胡椒、木薯、咖啡、香蕉等产品,中国种植范围主要在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福建等南亚热带地区。由于热带农作物种类繁多,本文研究对象仅限于以上所说的6种热带农作物。

中国南部热带和亚热带面积约48万平方公里,其中适宜开发利用的土地有3亿亩,到目前已经开发利用了大约1.2亿亩。中国的热带农业资源生产潜力较大,同时大多数的热带特色农业都具有比较高的生产效益。但是,中国热带地区主要农作物还是以传统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农业生产方式大都还处在传统生产方式上,热带高效农业生产还处在起步阶段。

中国甘蔗的种植面积约为2000万亩,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甘蔗种植区域,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其中高产高糖甘蔗的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32.8%。

中国橡胶种植面积已达到66.1万公顷,天然橡胶产量达到56.5万吨,橡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五位。海南、云南、广东是中国的三大天然橡胶种植区域,构成体系完善的中国天然橡胶产业。其中,海南是中国最大的橡胶生产地,种植面积达569.7万亩。国内市场对天然橡胶的需求日益增长,目前年需求量已达到172万吨,国产胶还不能满足需求量的32%。

中国胡椒的产量位于世界第五位,约占世界总产量的5.97%。国际市场的“中国胡椒”绝大多数产自于海南省。海南省具有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发展胡椒产业得天独厚,是我国胡椒生产的重要产区,海南胡椒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国九成以上,产量达到3.26万吨,收获面积达到1.68万公顷,胡椒现已发展成为具有海南省特色的热作农产品,并普及海南省的18个市县。

中国木薯的产量位于世界第十位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2.5%。中国种植木薯的省份有广西、海南、广东、福建和云南等省区。其中,广西是中国种植木薯的最大省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60%以上。

中国咖啡的产量位于世界第十五位左右,约占世界总产量的0.47%。中国咖啡生产地主要集中在云南、海南等省,云南省咖啡种植面积达6万多公顷,海南省种植面积约为10万公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蕉消费国之一,每年消费量约600万吨,中国香蕉的产量位于世界第三位,生产地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和海南,贵州、四川、重庆也有少量栽培,而且各地香蕉的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二、中国与东盟热带农作物国际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在国际贸易中,分析和比较不同国家同一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借助以下几个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指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指数等。本文将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这几个常用指数进行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计算国际市场占有率来进行比较。用公式表示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网站(http://www.省略)和世界贸易组织网(http://www.省略)提供的数据整理计算,笔者得到相关国家2000年和2005年热带农作物国际市场占有率情况。

从计算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可以看出,泰国甘蔗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其他各国,但平均也只在6%左右,表现出的国际竞争力不是特别高。菲律宾和印尼甘蔗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在2005年以前的均高于中国。与泰国相比,中国甘蔗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不过2005年上升的幅度较大,超过了菲律宾和印尼,但仍然表现出较低的国际竞争力。

泰国橡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到2004年已经超过了80%,表现出特别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橡胶在国际市场也占有很大的份额,但是下降的趋势却很明显。与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相比,中国橡胶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表现出很弱的国际竞争力。

越南和印尼的胡椒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越南胡椒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05年已达到18.07%,占整个国际胡椒市场的近五分之一强,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尼在国际市场也占有很大的份额,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远远高于其他六国,但是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国胡椒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与泰国差不多,但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尼相比,中国胡椒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而且还有下跌的情况,表现出很低的国际竞争力。

泰国木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很高,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一直以来都占整个国际木薯市场的近五分之二强,表现出特别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尼和越南在国际市场也占有很大的份额,越南更是呈逐年上升趋势,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远远高于其他六国。中国木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虽比马来西亚和菲律宾要稍高一些,但与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相比,还是明显偏低,上升幅度一直很小,表现出较低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咖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不高。越南咖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其他各国,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到2005年也只上升到6.19%,国际市场占有率还是不高,表现出的国际竞争力很一般。印尼咖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虽然不高,但是明显高于其他六个国家。中国咖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与泰国和马来西亚差不多,但与越南和印尼相比,还是明显偏低,一直都低于1%,总体表现为缓慢上升,表现出很低的国际竞争力。

中国和东盟各国香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很低。菲律宾香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其他各国,但平均也只在5%左右,表现出的国际竞争力很一般。泰国香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虽然不高,但是各年均高于中国。中国香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高于印尼、越南、马来西亚等国,但与菲律宾和泰国相比,中国香蕉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明显偏低,一直都低于1%,而且总体上没有太大波动,国际竞争力较弱。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泰国的橡胶和木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很高,在国际上有着重要的位置;越南的胡椒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高,有着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的胡椒和木薯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刚超过1%,其他种类的热带农产品占有率就更低了。总体上,中国和东盟各国的甘蔗、香蕉、咖啡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很低,有待进一步发展。当然,中国各种热带农产品的国际市场率很低,主要是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国内消费了很大部分的热带农产品,而没有用来出口。

2.贸易专业化指数测算结果及分析

贸易专业化指数(TSC)是用来衡量一种商品在一个国家出口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它还可以用来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之间同种产品的竞争力。

贸易专业化指数的基本公式:TSC=[出口(X)-进口(M)]/[出口(X)+进口(M)]。其中,进口和出口分别表示某一年度的进口额和出口额。当TSC=1时,表示只有出口,没有进口,完全出口专业化;TSC=-1时,表示只有进口,没有出口,完全进口专业化。当用来衡量一国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时,其公式变为:(一国某产品对世界出口额-一国某产品从世界进口额)/(一国某产品对世界出口额+一国某产品从世界进口额)。当结果趋于1时,表明该产品国际竞争力强,当结果趋于-1时,表明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弱。

从计算出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来看,泰国甘蔗的贸易专业化指数一直在0.99以上,表明泰国甘蔗的国际竞争力很强。菲律宾甘蔗的贸易专业化指数虽然不及泰国,但是大体上还是远远高于其他六个国家。中国甘蔗以往各年的贸易专业化指数都很低,没有太大的波动,但在2005年有了很大的突破,超过了印尼和越南,具有相当的发展潜力。

中国、缅甸、菲律宾橡胶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比较高。缅甸橡胶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最高,几乎每年都维持在1附近,菲律宾橡胶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大部分年度均在0.89以上,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橡胶的贸易专业化指数虽然也很高,但是却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0.76下降到2005年的0.68,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

印尼的胡椒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接近于1,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是马来西亚和泰国,但是马来西亚的胡椒的竞争力呈逐年下滑的趋势。中国胡椒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始终不高,大部分年度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均为负值,在-0.3~0.06之间波动,国际竞争力还是比较弱的。

泰国和越南木薯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接近于1,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是印尼,但是印尼木薯的贸易专业化指数不太稳定,总体上还是下降趋势。中国木薯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始终不高,贸易专业化指数一直为负值,几乎都是-0.9以上,表明中国胡椒的国际竞争力很弱。

印尼和越南咖啡的贸易专业化指数一直很高,接近于1,表现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是马来西亚和泰国,马来西亚咖啡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基本在0.3以上。泰国咖啡的贸易专业化指数虽然比其他五国高,但是总体上下降的幅度很大,从2000年的0.81跌至2005年的0.19。中国咖啡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始终不高,一直为负值,表明中国胡椒的国际竞争力弱,但是呈缓慢的上升趋势,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印尼、泰国、菲律宾和越南香蕉的贸易专业化指数都很高。泰国、菲律宾和越南的香蕉的贸易专业化指数每年都在0.9以上,具有很强的贸易优势。印尼香蕉的贸易专业化指数近年来上升到0.9附近,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相比上面四国,马来西亚香蕉的贸易专业化指数不是很稳定,2000年为负值,到2005年突增到0.8以上。与这几个东盟国家相比,中国香蕉的贸易专业化指数就明显很低,一直以来均为负值,而且总体呈下降趋势,表现出的国际竞争力也很弱。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的上述几种热带农产品的贸易专业化程度都比较高。泰国的甘蔗、胡椒、木薯以及香蕉的贸易专业化程度都很高,咖啡的贸易专业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印尼的胡椒、咖啡和香蕉的贸易专业化程度都很高,木薯的贸易专业化程度也相对较高。越南的木薯、咖啡和香蕉的贸易专业化程度都很高。菲律宾的橡胶和香蕉的贸易专业化程度很高,而且甘蔗的贸易专业化程度也相对较高。中国橡胶的贸易专业化程度很高,但是其他几种热带农产品的贸易专业化程度就不高,贸易专业化指数均为负。

3.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测算结果及分析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是一个国家某种产品占其出口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种产品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率。它是反映一国某种产品出口贸易强度和专业化优势最重要的指标,计算公式为:RCAij=(Xij/Xit)/(Xwj/Xwt)。如果RCAij>1,则表示i国j产品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比较优势越明显;RCAij

从计算出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来看:泰国甘蔗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较高,表现出明显的显示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菲律宾的甘蔗在2000年是比较劣势,但到2004年已经转化为优势。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甘蔗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低,表现为竞争劣势。

泰国和缅甸橡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很高,泰国橡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逐年飙升,到2004年已经上升到75以上了。缅甸橡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则一直维持在很高水平,表现出明显的显示比较优势。印尼和马来西亚的橡胶也都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但是却一直呈下落趋势。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橡胶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低,表现为比较劣势。

越南胡椒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很高,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到2004年已经超过了60,表现出明显的显示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尼和马来西亚的胡椒也都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但是却一直呈下落趋势。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胡椒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低,而且总体上还有下降趋势,表现为比较劣势。[2]

泰国和越南木薯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很高,泰国木薯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维持在30左右,表现出惊人的国际竞争力。越南木薯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有很大的上升幅度,到2005年已经上升到20以上。印尼的木薯也都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但是总体上却呈下落趋势。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木薯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低,表现为比较劣势。

越南咖啡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很高,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维持在20左右,表现出明显的显示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尼咖啡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都在3附近,有一定的显示比较优势。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咖啡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一直很低,表现为比较劣势,但是有缓慢上升的趋势。

菲律宾香蕉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很高,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维持在10附近,表现出明显的显示比较优势,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泰国香蕉也都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但是优势并不大。中国同其他东盟国家一样,香蕉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不是很高,而且总体上还有下降趋势,表现为比较劣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泰国的甘蔗、橡胶和木薯的显示比较优势都很高。越南的胡椒、木薯和咖啡具有很高的显示比较优势。菲律宾的香蕉具有很强的显示比较优势,甘蔗也具有显示比较优势。印尼的甘蔗、橡胶、胡椒、木薯和咖啡都具有一般的显示比较优势。马来西亚则是橡胶和胡椒具有显示比较优势。中国的热带农产品基本上都不具有显示比较优势,表现为少许竞争劣势。

4.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测算结果及分析

显示性竞争优势比较指数(CA),即从出口的比较优势中减去该产业进口的比较优势,从而得到i国a产业或产品的真正竞争优势。计算公式为:CAij=RCAij-(Mia/Mit)/(Mwa/Mwt)。

如果CAij>0,则表示i国j产品具有显示性竞争优势,其数值越大,显示性竞争优势越明显;CAij

从计算出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来看:泰国甘蔗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较高,总体上都在6左右,表现出很高的显示性竞争优势。菲律宾的甘蔗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竞争优势,但是不稳定,2000年和2004年的差幅较大。中国甘蔗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为负,表现为竞争劣势,但是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泰国和缅甸橡胶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高,而且总体上升趋势很大,具有很高的显示性竞争优势,表现为很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和其他东盟国家的橡胶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都为负值,表现为竞争劣势。

印尼胡椒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高,表现出的国际竞争力很强。马来西亚胡椒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一直为正,但有下降的趋势,显示性竞争优势不断减弱。与印尼和马来西亚相比,中国胡椒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低,一直为负值,表现出少许的竞争劣势。

泰国和越南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高,泰国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基本维持在30以上,国际竞争力很强,越南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则呈上升趋势,到2004年已达到20以上,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印尼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不太稳定,有时表现为竞争优势,有时表现为竞争劣势。中国和其他东盟国家的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都很低,表现为竞争劣势。

越南咖啡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高,一直都在20左右,有很强的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咖啡的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也较高。中国咖啡的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均为负数,表现为竞争劣势。

菲律宾香蕉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很高,大部分年度均在10以上,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印度尼西亚和越南香蕉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也都为正,表现出一定的显示性竞争优势。中国香蕉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为负数,表现为竞争劣势。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泰国的甘蔗、橡胶、木薯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香蕉也具有一定的显示性竞争优势。越南木薯和咖啡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胡椒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咖啡也都具有一定的显示性竞争优势。菲律宾香蕉的显示性竞争优势很高,甘蔗也有一定的显示性竞争优势。中国的热带农产品基本不具有显示性竞争优势,表现出少许的竞争劣势。

三、影响中国热带农作物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从上面计算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专业化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显性竞争优势得到的结论基本是一致的,都显示出中国热带农作物缺乏国际竞争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热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低,国际市场竞争力差

中国传统热带农业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市场的热带农产品的需求。虽然劳动力充足、土地肥沃是中国热带农业生产的优势,但是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和现代化程度却很低。因此,中国的热作产品质量较差,加工增值程度较低,严重缺乏国际竞争力。

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大部分农产品加工尚处在初级阶段,工艺粗糙,总摆脱不了“大路货”的痕迹,更谈不上工业化大规模加工。例如海南对槟榔产品同样存在古老的传统方法进行熏干槟榔果,所改变的是有些群众采用煤团熏干,加工技术十分落后,且加工的榔干仅是初级产品,没有再进行任何深加工就售往各地,而槟榔干果经过深加工成为食品用,其价值可提高3倍。

2.质量好的产品少,产品同质竞争严重

综观中国热带农业现有的农业生产,普遍存在重数量轻质量的传统观念和意识,造成高产低效的不利局面。热带农产品“两多两少”现象十分严重,即质量一般的产品多,质量好的产品少;常见品种产品多,特色品种产品少。

质量型发展需要在产前、产中和产后各个环节给予更多的劳动和资金投入,同时提高其商品属性和自然属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对热作质量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产品的商品特性又要求生产、运输、储藏的全程标准化作业,同时还要使商品的自然属性――热作产品的质地达到最优。据此可以看出中国热作生产在质量差异化方面急需改进。[3]

长期以来,国内热作生产呈现出“品种效益好――大规模发展――市场饱和――价格下跌――品种效益下降”的发展怪圈,盲目发展与同质竞争是产业效益不能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的重要原因。在贸易自由化的条件下,目前的同质竞争已经延展到中国―东盟贸易区,以及更远的范围。热作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影响着中国热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热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化建设滞后,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限制

热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和国外的质量检测标准存在差异,是影响中国热作产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具有热带特色的果蔬产品因技术、生产方法等问题,不符合国际卫生与动植物标准而难以打入国际市场。

目前中国的热带农业生产规模比较小,造成了热带农业质量检测标准建设的滞后。中国热带农产品生产,除了少量的企业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大部分是农户单家独户的进行生产,经济实力相对较弱,没有足够的财力、技术去改良产品的品质,无法对国外市场进行全面的研究,导致中国自己制定的热作产品检测标准,很多时候得不到进口国的承认。而农产品作为一种商品,要在世界各国流通,就必须有一种统一的检测标准来衡量产品的质量。

由于中国的热作产品出口仍处于小规模生产和小规模经营销售阶段,没有形成较大规模的农产品出口基地,很容易遭遇进口国技术壁垒的限制。例如,欧盟从1999年7月1日起,执行了茶叶农药残留量检测的新标准,海南出口到欧洲的许多茶叶,由于农药残留量超标而纷纷受阻。与茶叶一样,欧盟、加、美、韩国和日本等国对进口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量检测要求越来越高,在新鲜、冷冻蔬菜水果的出口上,明确规定不得在采收前使用各种生长剂和催熟剂,更不允许农药残留量超标。

由于农产品生产的绿色意识尚未普及,大多数企业还处于追求产量阶段,加上中国现有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标准与国际标准还有一定距离,在与国际接轨的质量检验标准上,也难得到商检和技术监督等部门的权威认证,中国的农产品出口遭遇的“技术壁垒”日趋严重,农产品难以走出国门。

4.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营销信息服务不到位

农产品的流通问题是中国农业产业化生产过程中的弱项。目前,中国的热带农产品除了传统的产品如白糖、橡胶等是通过国有企业负责的主渠道销售,新兴高效农产品如反季节瓜菜、热带水果等流通领域主要由单家独户的小规模生产和采集收购的方式在国内进行销售。由于生产主体分散,经济实力弱,信息服务不到位和技术手段低下的制约,造成农产品流通体制建设滞后,流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优势资源难以形成大规模的生产和销售,生产操作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难以统一和落实。

没有建立专门的出口销售信息服务网络,信息非常闭塞,造成不了解国外市场的供求状况和进口国的绿色农产品质量检测标准,很多生产者根本就不敢贸然走出国门,只能在国内市场努力经营,或者是走向国际市场到处碰壁。由于不了解国外市场的信息,农民不能及时调整产品生产结构,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相当一部分有实力的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缺乏出口经营权,不能直接参与出口贸易和了解国际市场信息,而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对生产企业缺乏指导和信息沟通,使得生产与贸易脱节。这种信息闭塞、行业分割的出口经营秩序与农产品国际、国内市场一体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现有的市场份额也难以保证。

综上所述,中国热带地区主要农作物还是以传统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主,农业生产方式大都还处在传统生产方式上,热带高效农业生产还处在起步阶段,农业的生产结构不够完善,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是影响我国热带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最基本的因素。

四、提升中国热带农作物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1.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促进热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

新形势下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要有新的思路。必须转变单纯就农业发展农业的意识,站在国民经济全局的高度,遵循经济规律,创建产业间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热作产品加工转化大系统、大开发、大发展的格局。

以贸工农一体化为主要形式的产业化经营,是促进热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有效途径,而关键在于热作产品加工业的能力和水平。热作产品加工业上去了,通过精深加工打入国内外市场,实现与农产品和贸易的对接,并实现增值。

热作产品加工处在贸农工一体化的中心环节,是连接热带农作物“大资源”转化增值进入“大市场”的“产业桥梁”。热作产品深加工要实现转化增值,“大资源”、“大工业”、“大市场”经济循环圈要实现链条对接和高速运行,关键在于培育和发展一批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有前景的龙头企业。

热作产品加工转化,产业链条连接比较紧密,上下游产品关联度高,必须在龙头企业周围建立加工基地,以形成加工转化的群体效益。提高热作产品加工的质量和效益,不仅要在加工环节上下功夫,还要求企业建立牢靠的原料基地。热作产品加工转化后的市场,还取决于加工深度,要求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因此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是促进热作产品加工的必要工作。

2.提高热作产品质量,实施品种差异化战略

根据热带气候和土壤品质的差异,大力引进和推广适合当地环境条件和市场需要的品种好、档次高的农产品,保证从一开始就为农产品的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当地原有特色的优良品种,不能丢弃,应通过选育使之品质更优、产量更高、市场更俏、消费者更欢迎。

实施品种差异化战略,主要是为了避免同质竞争,实现中国有限的热作资源的最优配置,更是为了在区域贸易自由化条件下,扬长避短,突出中国特色的热作品种优势。因此,要适时调整品种结构,对同质竞争产品的要限制产出,对市场前景好的小品种要加以鼓励,以效益高低为依据来规划各类热作品种的发展,切实提高热作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要通过跨国界的产业结构调整,达到避实就虚,提高热作我国热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避免出口遭到技术壁垒的限制

建设农业标准化体系,是突破国际绿色壁垒和技术壁垒,提高热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性措施,也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首先,要根据优势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做好优势产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生产销售名牌产品;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体系,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供应和出口。其次,鼓励出口企业获得符合进口市场要求的有机产品认证和其他国际认证,取得卫生注册和原产地标记注册,建立热带农作物种植履历和质量可追溯体系;同时还要鼓励检验检测机构取得实验室国家认可,重点加强和完善出口优势农产品及相关农业投入品的检验检测工作,加快农业生态环境检验检测中心的建设,提高我国热作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要避免出口因技术而受限,还要重视农业的科技化水平。农业的科技化离不开懂技术、懂知识的农民,因此,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意识和文化水平,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绿色证书工程培训。通过实施农民培训项目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扩大先进适用技术的运用。与此同时,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和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有效地解决农技推广、技术成果转化等问题,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采取补贴的形式,鼓励、支持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教育,农技人员和农民科技素质的提升,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热带地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

4.加强热带农业产业化生产,有效组织生产和销售

现代农业离不开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运行机制,即农业产业化。中国应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组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农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形成聚集规模经济,获得规模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农业产业化组织还是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引擎。

中国加入WTO和中国-东盟贸易区建立后,农产品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必须立足于国际竞争大环境,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大生产、大流通”的市场流通模式。首先,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市场体系建设;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全面搞活流通,在农产品集中产地建立产品批发市场、专用生产资料市场和技术市场;在边贸区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并从东盟国家组织货源用于第三地的出口。其次,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开拓市场,例如在国内外组织、举行各类贸易展览,扩大国内外市场销售;加强部分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要做好分级工作,改进包装,推行注册商标,尽快与国际接轨;建立有效的外贸运行体系,要加强外贸企业龙头的产业化经营,同时出口加工企业要充分利用出口自营权,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 吕玲丽.中国与东盟农产品比较优势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9).

[2] 常英伟,蒋国洲.海南胡椒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分析[J].海南金融,2005,(5).

[3] 孙林,李岳云.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农产品的贸易、竞争关系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