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建立长期激励机制,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建立长期激励机制,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提升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不仅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过硬、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广大教师的自身潜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激励机制;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6 ― 0156 ― 02

《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提高质量的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高校教师队伍。教育人才,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严格教师资源,提高教师素质,努力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因此,提高高校教师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是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在新形势下,如何建立长效机制,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和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是摆在我们学校管理者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

一、学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中青年教师是学校未来发展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是学校教学科研的后备力量,学校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到学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因此,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各高校应由主管教学副校长负责,教务处、人事处和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实施重点推进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学校要求各教学单位成立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小组,由院长(主任)任第一责任人。同时,学校要求各院级教学单位要配合学校总体安排搞好各单位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切实做好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

学校领导要尽可能帮助中青年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困难和需求。一是着力解决中青年教师的住房难的问题。教工住房难是困扰青年教师一大问题。学校统一组织,与开发商协商,由教师自愿报名,进行团体购楼。学校也可考虑为教师提供公寓式住房,切实帮助青年教工解决住房难问题。二是着力解决中青年教师孩子入托难入托费用高的问题。如若在校内建设幼儿园,既方便了教职工接送孩子,又有利于充分利用学校的有利资源,并能体现学校对青年教工的关爱关怀。三是着重帮助中青年教师解决工作中的其他后顾之忧,使他们安心工作,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

二、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中青年教师培养培训规划

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一个详尽的培养培训规划,完善培养培训体系,针对各专业教师的共性特点和不同需求量身打造。

我校特别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学校结合教学工作实际状况,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文件制度,并对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培养工作,做出明确规划。2001年,学校制定了《齐齐哈尔大学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的实施意见》,要求学校及各教学单位必须把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主要位置,要求向重视培养学科带头人一样重视基础课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强对新任青年教师的岗位培训,培训工作要逐步科学化、制度化和系统化。要对青年教师重点进行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2005年,我校制定了《齐齐哈尔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完善青年教师从事助教工作的制度,对新上课教师教学工作要进行严格的试讲和考核,确保上课教师符合主讲教师的岗位资格。

三、发挥导师制作用,健全中青年教师传、帮、带机制

施行导师制是对中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2007年学校出版《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施行导师制的规定》,要求各教学单位针对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不同,分别指派富有教学工作经验,教学效果好,富有高级职称教师担任导师,指导青年教师加强青年教师的教学态度,树立良好的教书育人观念,并对其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准备等教学全部环节和过程进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主要发挥具有高职称和良好师德与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师德师风、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传、帮、带”的作用。传帮带的主要工作着重在教案的书写、备课过程、教学环节等方面体现出来。作为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整个教案的书写过程加以指导,教案如何写,教学目的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如何设计,课后结语的书写,布置思考题等整个环节全程指导。导师结合所指导的青年教师个人实际和课程特点制定出指导计划。导师应在师德师风方面给青年教师做出表率,同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具体耐心的指导,深入青年教师授课课堂听课3次以上,并进行课堂教学现场诊断与辅导。青年教师必须以虚心的态度向导师学习,学习导师的师德风范、敬业精神、教学艺术和工作经验,要求做到随班听课,了解相关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改状况,并认真作好每节课的听课笔记。青年教师要给导师做助教,助课一个轮次。每学期要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情况写出书面总结报告。导师应在教研室范围内对青年教师能否独立承担教学任务做出结论并进行评价和总结。

实践证明,老教师对中青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的效果很明显,并对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导师制在实施一个阶段后要进行集中验收考核。组织专家听课;组织导师经验交流座谈会;组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组织中青年教师课堂知识比赛等。青年教师必须接受一轮次的导师指导,该过程将作为青年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履行的一个环节。

四、强化名师引路,通过教学团队的建设培养中青年教师

所谓教学名师指长期在教学第一线教书育人,在教学改革,教学科研方面,师资队伍建设上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名师是一种品牌,更是一种效应和影响力,名师的出现必将带动学校师资队伍整体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名师在中青年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升上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多年来,学校通过省级、校级名师讲座,举行名师课堂观摩,名师吸收更多中青年教师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改革研究,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把他们放在主要的岗位上进行锻炼,让他们看到自己的潜能,施展自己的才华,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逐年提升。

优秀教学团队是指以优秀学者、知名教授为带头人,以教学科研骨干教师为主体,以专业或课程(群)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明确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老中青搭配组合,职称和学历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业务组合。教学团队作为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织,积极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队伍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青年教师在教学团队中不仅通过与学者、教授共同完成教学科研项目,研讨专业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观摩,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升,提高了自身的素质。

五、立足青年教师岗位能力培养,力争到达主讲教师岗位要求

根据2008年我校《齐齐哈尔大学关于青年教师岗位能力培养工作实施意见》要求,通过开展观摩教学,开展系列讲座,开展教学竞赛,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外语应用能力培养,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培训,青年教师公开课等多种方式的培养,全面提升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了解主讲教师教学基本过程,掌握组织教学内容,适用和精讲教材以及驾驭和控制课堂的基本技能和教学艺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和基本功扎实,师德高尚,敬业爱岗,勇于创新,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的高水平青年教师队伍。

六、建设长效激励机制,引导中青年教师不断成长

所谓“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主要包括精神激励,薪酬激励,荣誉激励,工作激励。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我们在中青年教师,尤其青年教师的培养方面给予了更多的政策倾斜和物质精神鼓励,极大的调动了中青年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为了提高我校青年教师的学术水平,加速培养造就一批青年拔尖创新人才,增强我校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学校于2010年9月启动《齐齐哈尔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支持计划》,提高青年学术骨干的科研水平,培养和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

为了促进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激发青年教师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校每年举办中青年教师讲课比赛,由学校命名表彰,计入教师教学质量档案,并择优推荐参加省级工会组织的讲课比赛,极大地调动了中青年教师的讲课热情。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一批又一批中青年教师已锻炼成长为教学科研一线的骨干力量,为我校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和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奉献他们的青春和智慧。

〔参 考 文 献〕

〔1〕吕纪增,张予英.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分析〔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2002,(03).

〔2〕朱立维.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2008,(05).

〔3〕王怀顺.浅析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之途径〔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05).

〔4〕张再生,张春瀛.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0,(04).

〔5〕马晓波.试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J〕.科技管理,2002,(03).

〔6〕张大良,等.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体系与影响因素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09,(09).

〔7〕申亚楠,郭春明.浅议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与使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02).

〔8〕张光明.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探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02).

〔9〕王跃年.关于加强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的理论思考〔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