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人力资本与FDI的关系实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人力资本与FDI的关系实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构建了一个人力资本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了中国1978―2004年的人力资本指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中国1978-2004年的人力资本和FDI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人力资本与FDI存在稳定的关系,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中国吸收FDI具有重要的作用,但FDI并没有有效地促进中国的人力资本积累。

[关键词]人力资本FDI实证研究经济增长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经济的强劲增长, 我国的FDI 和人力资本存量都得到了迅猛的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 大量的研究投入到了探讨两者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上, 而忽略了对两者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有鉴于此, 本文主要是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一定的探讨。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外商直接投资(FDI)日益成为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上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和投资环境的改善也有利于吸引国外直接投资的流入,因此,外商直接投资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一直成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人力资本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关系,这是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本文试图探讨的问题。

本文选取人力资本和FDI作为两个研究变量,以中国统计年鉴1984―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样本数据区间,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法研究1984―2007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关系。

二、 研究意义

就理论意义而言,发展中东道国吸收能力这一视角,将为FDI与经济增长理论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发展中国家吸收FDI最直接的原因是增加资金积累,随着国内资金短缺问题逐渐得到缓解,注意力开始转向与FDI相伴而行的国际技术转移。受自身创新能力的限制,吸收和利用国际技术扩散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主要渠道。但跨国公司的技术转移并不会自动地提高东道国的劳动生产率,其技术转移的效果是与当地的吸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以东道国的FDI吸收能力为视角来研究其在FDI经济增长效应中作用机制,将为定性和定量分析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约束机制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路。

就现实意义而言,一方面,本研究以发展中东道国FDI吸收能力为突破口,探讨FDI、吸收能力与发展中东道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本质联系,并对当今世界上引入FDI最多发展中国家的典型代表一中国进行实证分析,将对发展中东道国制订有效的政策来提高本国的FDI吸收能力,从而增强FDI流入量,加快其经济增长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人力资本与FDI的相关研究和文献回顾

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981) 认为, 跨国公司主要从拥有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以及区位特定优势三个方面来考虑和选择FDI 的地点以及投资方式的。其中拥有特定优势主要是取决于跨国公司本身, 而后两种优势则主要由跨国公司和东道国两者来共同决定和实现的。众多的学者沿着这一思路, 对影响跨国公司投资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随着新增长理论在FDI 理论中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研究将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状况作为影响跨国公司投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Balasubramanyam (1998) 通过统计的方法发现, 人力资本贫乏国家所获得FDI 的流入量比较少, 而人力资本水平高的国家所获得的FDI 就比较多。另一方面, 对于FDI 与人力资本的关系也有一些不同的研究结论, 例如Blomst rÊm (1986) 的研究发现, FDI 在简单劳动技术的行业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没有明显的相互关系。Mencinger (2003) 的一项研究表明, 其所研究的八个处于转型期国家的FDI 与经济增长率以及人力资本之间存在反向的联系。

国内此方面的研究中, 对人力资本的估算大都简单地采用教育经费法、教育年限法或者利用初中、高中以及大学的入学率作为替代, 这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 因为从卢卡斯(Lucas) 的人力资本模型中可以明确看到, 人力资本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 即教育和“干中学”。基于这样的情况, 本文将构建一个综合考虑了教育和“干中学”效应的人力资本计算模型, 并利用中国的经济数据来计算我国1978 - 2004 年间的人力资本指数, 然后利用该指数来进行我国人力资本与FDI 相互关系的研究。

四、人力资本模型的构建及其指数的计算

1.人力资本的度量方法

对人力资本的度量是一个比较困难并富有争议的课题。在Lucas (1998) 的研究中, 人力资本通过两个途径积累: 教育和“干中学”。 对于具体用什么指标代表两方面仍然存在较大的分歧和困难。在对人力资本众多的实证研究中, 主要的计算方法有劳动者报酬法、教育经费法、学历权重法以及教育年限法。这几种方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力资本的特性, 但是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陷, 他们共同的缺陷之一便是这几种方法都没有将“干中学”效应考虑在内, 而主要考虑了教育的人力资本积累作用。

本文在总结以上方法的优缺点以及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后, 决定采用以下的函数形式度量人力资本:

(1)

(2)

其中HC 代表人均人力资本, E 代表教育年限法计算出的一国的人均受教育年限, 由于将E 放在指数的位置上, 所以代表考虑了知识累积效应的一国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L YL 代表由基期逐步累积的人均产量。Yt 代表一国的产出, Lt 代表一国的劳动力要素的投入。η和n 代表和L YL 对HC 的影响

弹性。从这个方程可以看到人均人力资本取决于两个方面即人均受教育年限和人均累积的产量。其中人均受教育年限主要用于表示由于受教育而带来的人力资本的积累。而累积的人均产量主要用于表示“干中学”效应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

2.人力资本的计算方法

由于L YL 和对HC 的影响弹性n 和η都未知, 因此首先要求得它们。这里我们构造一个基于人均产出的生产函数来间接的计算各个未知的参数, 具体的函数形式如下:

(3)

其中A 为技术、制度因素, y 代表人均产出, HC 代表人均人力资本, k 代表人均物质资本。将方程(1) 带入这个生产函数可以得到以下方程:

(4)

将此方程两边取对数, 得到:

(5)

通过对以上方程进行回归分析可以得到a 、η和n 。从而可以进一步计算人力资本。

3.计量所用数据的说明

y 的数据是利用国内生产总值与我国各年的就业人口的比值代表, L YL 是对y 的历年数据进行加总得到的。

资本存量K的估算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估算:

x 年的资本存量(1978 年价格) = 上年资本存量(1978 年价格) + (本年固定资本形成+ 存货增加- 折旧) /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1978 年的资本存量是根据王小鲁(2000) 1977 年的资本存量进行估算的。其中折旧率接受樊纲的建议采用5 %。

k 是估算的K与就业人口的比值, 其中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来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

人均受教育年限E 的数据是受教育年限总量与就业人口的比值。其中, 受教育年限总量的估算方法是在采用王小鲁和樊纲(2000) 的方法的基础上加入了研究生和归国留学人员的教育年限计算所得。

4.回归结果以及人力资本指数的计算

利用1978 - 2004 年的数据, 对方程(5) 的回归结果如下:

从回归结果来看, 方程的拟合优度以及F 值都表明方程整体拟合较好, 但是t 统计量表明除物质资本存量外, 其他的解释变量都没有明显的解释力, 这可能是由于解释变量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导致的。通过对各个解释变量进行相关检验发现, 他们之间的确存在比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另外, 由D1W 可知, 回归方程可能存在比较严重的序列相关。为了克服多重共线性以及序列相关问题, 本文决定采用岭回归来进行回归分析, 通过岭回归图可以发现各系数在k = 0.1 以后表现出稳定性, 在此条件下得到以下回归方程:

由回归结果可以知道, a = 0.403 , 通过简单的计算可以知道, η= 0.266 , n = 0.191 。所以, 人力资本的计算公式为:

根据以上公式可以得到历年的人力资本:

我国人力资本指数(HCI)计算结果

五、人力资本与FDI相互关系的计量检验

1.人力资本指数(HCI)与FDI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本文首先对两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明确两个变量的长期变动趋势, 为了比较有效地消除序列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 本文对两个序列进行了对数变换, 则两序列相应变为LNFDI ①和LN HCI。然后在此基础上对两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平稳性检验采用ADF 检验法, 检验结果如下:

LNFDI 与LN HCI 的平稳性检验

注: (1) 检验类型中的c 和T 表示漂移项和趋势项, k 表示所采用的滞后期数, k 的选取采用Eviews511 基于SIC 的推荐值, 最大滞后期数不超过6 ; (2) ADF 检验类型的选择是从最一般的含有漂移项和趋势项的类型开始, 根据两者在ADF 回归方程中的显著性来决定是否留在方程中; (3) 3 3 和3 分别表示显著性为1 %和5 %水平, 代表一阶差分, 2 代表两次一阶差分; (4) 带# 的括号内是ADF 值, 其他的括号内为t 统计值。

由检验结果可以看到, 两个序列的水平序列都不是平稳序列, 而经过一阶差分以后, 两者都变为平稳序列, 因此两个序列都是一阶单整序列。

2.人力资本指数(HCI)与FDI的协整检验

根据协整原理可知, 两个同阶单整的序列很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下面我们将采用AEG法来检验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首先, 我们对两者进行协整回归, 具体的回归方程如下:

然后, 通过检验残差项μt 的平稳性来验证LNFDI 和LN HCI 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当检验对象只有一个变量的情形下, 说明检验的是变量自身, 这个时候协整检验退化为单整检验, 即此时仅须对μt 进行ADF 检验即可, 检验结果如下:

通过检验, 我们看到回归方程的残差序列是平稳的, 这表明LNFDI 和LN HCI 存在协整关系。从上面的协整方程可以看到, 我国的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 并且从回归系数可知, 人力资本对FDI 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本每增长1 % , 将带来FDI3141 %的增长。这个结论验证了人力资本是影响一个国家吸收FDI 的重要条件的假设。另外, 截据项是-14198 , 这表明只有人力资本在达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才能对FDI 产生促进作用, 即验证了国外众多学者关于东道国吸引FDI 存在着人力资本的“门槛效应”的研究结论。

3.人力资本指数(HCI)与fdi的因果关系检验

众多理论认为, 人力资本状况决定了一个国家吸收FDI 的能力, 即人力资本的增加将促进FDI 的增加, 而与此同时, 又有众多的实证研究指出, FDI 的增长将极大地促进一国人力资本的积累, 尤其是通过技术外溢等“干中学”效应来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为了能够清楚地了解我国的人力资本与FDI 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利用Granger 因果检验来验证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Granger 因果检验对时滞1 - 5 年的两者的因果关系进行了检验, 检验结果如下:

检验发现, 在时滞为1 年和2 年的情况下, 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 而在时滞为3 年、4 年和5 年的情况下, 存在着明显的单向因果关系, 即人力资本是FDI 的Granger 原因, 而FDI 并不是人力资本的Granger 原因。这一结论一方面再次证明了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吸收FDI 的重要影响因素; 另一方面, 这一结论也表明了我国尚未形成人力资本与FDI 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

4.建立包含人力资本项的FDI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Granger 定理, 如果若干个非平稳变量存在协整关系, 则这些变量必有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存在。通过以上的检验可以知道, HCI 与FDI 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因此, 他们两者之间必然存在某种形式的误差修正模型。据此, 我们遵循从一般到特殊的建模方式, 构建两者之间的误差修正模型。我们建立了时滞为5 年的两者的误差修正模型, 结合AIC 准则以及各个变量的t 统计量(本文以5 %的显著性为标准) 的情况对模型进行简化, 剔除不显著的各个变量, 最终得到的ECM 方程如下:

其中非均衡误差项

其中非均衡误差项μt = LNFDIt + 141 98 - 31 41LN HCIt , μt - 1 为其滞后一期值式中的LM1 和LM2 的分别是检验随机项一阶和二阶自相关的统计量。因为LM1 = 01 13 < X2 01 05 (1) = 31 84 ,LM2 = 01 14 < X2 01 05 (2) = 51 99 , 所以ECM 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式中的ARCH 是检验随机项是否存在异方差的统计量。ARCH = 11 28 < X2 01 05 (1) = 31 84 , 所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问题。综合以上可知, 此ECM 是一个通过各种检验的方程。该ECM 模型表明, 我国FDI 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也可以近似的认为我国的FDI 增长率与人力资本的增长率存在紧密的关系。模型显示, 当期的FDI 的变动主要受前FDI、两年以及三年前人力资本变动状况的影响。LN HCIt - 2 前的系数是2154 , 这表明两年前的人力资本的变动将对当期的FDI 产生同向的放大的影响。而三年前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变动状况与当期的FDI 的变动方向恰好相反, 并且其影响程度要小于两年前人力资本存量变动对FDI 的影响。非均衡误差项μt - 1 前的系数是- 0107 , 这表明上一年度的非均衡误差项将以7 %的比例对本年度的(对数的) 年FDI 增长量做出修正。

六、人力资本与FDI的相关研究的结论,原因解析以及政策建议

本文构建了一个综合考虑了教育和“干中学”效应的人力资本模型并根据模型计算了我国1978 年-2004 年的人力资本指数。通过对人力资本指数与我国的FDI 的计量检验发现, 我国FDI 与人力资本存量之间存在着相当紧密的同向变动关系, 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有利于我国吸引更多的FDI。笔者认为, 这主要是因为东道国良好的人力资本状况可以大量地减少跨国公司对工人的培训, 减少学习和组织成本, 更快地提高生产效率。鉴于这样的检验结论, 建议我们采用种措施积极地促进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吸引更多的FDI 入我国, 从而带动我国的相关产业并为我国的就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与此同时, 本文的检验还发现, 我国的FDI 并没有对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形成强有力的促进作用。简单的说,大量FDI 的投资动机主要是利用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要素来进行低技术特性的生产以及占领中国广阔的市场, 而并没有准备将最具外溢特点的技术研发部门设立在中国。虽然FDI 并没有对我国的人力资本积累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 但是本文的研究也发现, FDI 对我国的投资存在着“门槛效应”, 即只有人力资本达到一定的水平后才对FDI 具有显著的吸引作用。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我国国内生产部门和贸易部门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 对于FDI 的引进缺乏必要的选择空间。应该说, FDI 对于解决我国的资金短缺问题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这也带来了诸如加工贸易比例过大以及出口结构不合理等众多问题。而现在我国处在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阶段, 这样的历史阶段要求我们要逐步转变过去单纯的吸引国外资金的想法, 而更多地应该从是否有利于我国的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来考虑引进FDI 的结构。特别是注意利用各种政策措施来创造更好的便利条件吸引跨国公司来我国设立最具技术外溢特征的研发部门。

参考文献:

[1]赵江林:外资与人力资源开发: 对中国经验的总结[J] .经济研究,2004,(2)

[2]张诚: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及其制约因素[J] .南开经济研究,2001,(3)

[3]沈坤荣耿强:外国直接投资: 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 2001,(5)

[4]沈坤荣田源:人力资本与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J] .管理世界,2002,(1)

[5]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

[6]李平:技术扩散中的效应分析[J].南开学报,19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