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用孩子的眼睛望出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用孩子的眼睛望出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我不想让你牵手走

那时候,孩子还小,每天一出门就会伸出胖胖的小手,对我说:“妈妈抱!”我说:“妈妈牵宝宝的手走吧,自己走多好啊!”可他十分固执,依旧坚定不移地说:“妈妈抱!”他已经两三岁了,越来越重,我抱着实在有点吃力,却又无可奈何。勉强又抱了一段时间,真的抱不动了,便不由分说牵着他走。可每次牵手走不到一会儿,他就会甩开我的手,坚持要自己走。为了他不肯牵手,我又生气,因为他灵动跳脱,我既担心他自己不小心摔倒,又害怕他被来往的车辆行人碰到,只好时刻集中注意力,亦步亦趋地跟着。

孩子慢慢长大了,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牵手不再排斥了。只要我们并肩走在街道上,彼此会在同一时间伸手向对方,仿佛是心灵的默契。可我依然念念不忘他小时不肯让牵手只让抱的懒惰,时常对孩子提起当时的事情,不厌其烦地问他:“你怎么小时候就那么懒呢?不愿意我牵手走呢?”他不好意思地微笑:“妈妈,对不起,我也不知道。”

2、我能收获快乐

从上小学开始,孩子爱上了漫画,开始是跟同学借来看,后来又把我给他的零花钱都买了各种漫画卡通书,再然后又央求我给他买各种我都叫不出名字的漫画书籍。我不愿意他总看漫画,便引导他读教育专家们推荐的童话小说、文学名著等等,他倒是也能读,可就是没有对漫画那么痴心热爱。这爱好一直蔓延下去,上了初中,依旧痴迷不已。我曾百般迷惑地问他,你都这般大了,还看那些低级的漫画,有什么出息啊?你又能从中获得什么呢?儿子的回答很干脆:我能从中得到快乐啊!

好吧,快乐也重要。看他的学习成绩还可以,我对他看漫画采取了不鼓励也不干涉的态度。有一天,我在做饭,忽然听到他在客厅里哈哈大笑,笑得那么无拘无束,快乐开心。我回头一看,原来他在看一本卡通漫画。我一时好奇,过去翻看,是各种奇形怪状的人物,配图的文字也莫名其妙,我认真看了半天,竟然完全看不懂,当然也不知道他怎么竟然可以笑得那么开心。问他,这讲的是什么意思啊?他说算了,跟你说你也不懂!那神态,貌似我是个老古董。

跟同事说起这些,她们也都有类似的经历。一个同事说,她曾经带着孩子去九寨沟游玩,可4岁的孩子对那些美轮美奂的景色毫无兴趣,只是像在家门口一样,蹲在地上看那些爬来爬去的小蚂蚁,看了半天也不厌倦。

原来,我们真的不懂孩子,怪不得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的交流越来越生疏隔膜,越来越难以沟通。

3、用孩子的眼睛望出去

有天下班回家,我看到一对父女从前面走过,那女儿年龄很小,父亲的手臂自然下垂,牵着孩子的小手非常轻松自如。可孩子就不一样了,她的个子那么小,手臂也很短,为了能牵到父亲的手,只能将小小的手臂垂直上举,一边努力伸手一边还要走路,显得十分吃力。我心中一动,试了一下孩子的动作,高举手臂行走,别说走一会儿,就是举一下我都觉得很不舒服。忽然我明白了,为什么儿子小时候说什么也不愿意和我牵手走。

原来当我们居高临下伸出自己的手臂时,他就只能奋力上举。我很轻松,却从没有想过他有多么吃力。我们自以为漫画毫无趣味,觉得景色优美,可从孩子的眼睛望出去,才不是这样呢。在他们的眼中,漫画那么生动快乐,蚂蚁那么好玩可爱……

从此,我开始试着从孩子的眼睛望出去,尽可能理解他的感受和想法,包容他的平凡和失败,尊重他的快乐与愿望。

初中时,已经独自坐公交车上学了一年后,他忽然说希望我每天接送他,他不肯说原因,我也没问,尽管那段日子工作繁忙,我还是克服困难,满足了他的愿望,一直到他主动说不用我再接送为止;某天老师发来短信说,孩子上课溜号,我想,他从早晨到晚上,只能坐在一个小小的书桌前,也是无比枯燥辛苦吧?偶尔溜号一下也是放松;儿子坚决不要上补课班,我想他课上学完课下继续学,同样的知识反复学,也是一种折磨吧?甚至有一天,读高一的他对我说,我高中毕业不想考大学了,想去专业打游戏!我的观念被彻底颠覆,刚想发火说不行,忽然看到他认真发光的眼神,想起从前的经历,想起那句“从孩子的眼睛望出去”,我咬了咬牙,说,如果你真的那么喜欢热爱,我当然支持你。不过,那是高中毕业以后的事情,你现在还是要认真读完高中的……

都说长大的男孩都不太愿意跟父母交流,可是我的儿子却越来越喜欢跟我分享他的生活和感受:比如在课堂上与哪个老师争论,竟然还讽刺了一下老师;班主任老师在家长群中说,有学生晚上逃寝回家,让我们各自教育自己的孩子,他回家后偷偷告诉我,那俩逃寝的不是回家了,而是去网吧玩去了;班级有个女孩对他很关注,他也挺喜欢这女孩的,准备高考结束后把她发展成女朋友……

我问,你不是要放弃高考去专业打游戏吗?他不好意思地笑,我那时候不是小,不是不懂吗?并且我知道你心里是不愿意我放弃高考的,我哪里忍心让你难过呢?!时常他会跟我说,他的很多同学都经常跟父母冷战、发火、撒谎,但他不会,因为妈妈总是理解我的想法,满足我的愿望,给我的过错埋单,我还干嘛冷战、发火,撒谎啊?!那多累多没意思啊!

不久前,上了大学后第一次回家的儿子,见到我马上就打开手机的记事本,跟我讲述一个又一个他的新鲜经历与成长。全说完后告诉我,这都是不同时间发生的事儿,我怕忘了,特意记下了关键词,好一一告诉你……

当我们不再以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感受去教育孩子,而是从孩子的眼睛望出去,在理解尊重孩子的同时,也理所当然会得到他们的尊重与信任。“代沟”当然不可能避免,却在彼此的共情中模糊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