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江苏民间舞蹈的地域文化特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江苏民间舞蹈的地域文化特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通过对江苏民间舞蹈具有较大影响作用的稻作渔捞文化、民风习俗文化,以及与其它民间艺术互融三个方面的分析梳理,来探讨江苏民间舞蹈的吴越文化特质。从中发现和体味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以及审美特性。

关键词:民间舞蹈;吴越文化;稻作渔捞;民风习俗

中图分类号:J-7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6)07-0100-02

丰富多彩的吴歌吴舞在江苏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物史料,自宋以下,民间乐舞有了新的发展,江苏民间歌舞也在这一时期更加蓬勃兴盛。据统计,至今流传的江苏民间舞约有三百六十余种,数量多,内容和形式也很多样。江苏民间舞蹈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的受稻作渔捞文化的影响,有的直接源于民风习俗文化,有的由此派生而来,有的与本地区其它艺术交融和分化,因此,凸现出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审美价值。

一、稻作渔捞文化的影响

任何一种文化形态,必须有赖于地域性的自然条件。江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地势平坦,间有丘陵;滨江临海。水系发达。这种自然环境,不仅为水稻种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也提供了捕鱼水产的便利渠道。吴越人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发明并发展了水稻种植业,同时也掌握了捕捞水产的技术,形成了以种植水稻为主,捕捞水产为辅的生产模式,延绵持续了几千年。建立在这种生产模式基础之上的吴越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特色――稻作鱼捞文化。它既不同于北方民族的狩猎文化,也不同于中原民族的旱作农业文化,甚至也不同于南方内地某些地区纯稻作文化,以及某些海岛的海捞文化。在吴越地区,稻作文化与渔捞文化已完全融合为一体,并体现在物质、精神领域的各个方面。这种地域文化直接影响了江南民间舞蹈的历史成因、表现内容、表演形式,也培养了江苏民间舞蹈独具个性的文化特质。收集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江苏卷》中的江南民间舞蹈,无一不是江苏人民稻作渔捞生活的反映。

江苏自古以农业为本,农民们最大的心愿就是期待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流传至今的“社火”,就是溯源于上古的社祭活动。始于奴隶社会的“腊祭”,也是于每年岁终祭祀和农业有关的神祗。民族发展史研究表明,稻作民族生产过程中的祭祀活动是稻作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稻作民族精神文化的纪实与表现。吴越先民在种植水稻过程中,水灾、旱灾、虫害以及杂草是影响稻谷收成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们认为,候鸟能在某种程度上帮助他们消除虫灾、草患这二大灾害,因而,人们总是把鸟视为神灵,当作图腾来崇拜。于是每当破土开荒、播种、插秧、收割,甚至谷物进仓等都要举行一系列的仪式,这就形成了节令性的民俗祭祀活动。民间舞蹈与节令习俗是紧密相连的。例如,《跳当当》、《跳幡神》、《跳五猖》等就是在祭祀过程中跳的舞蹈。

流传在南京和苏北农村的《花香鼓》,出自民间祭祀活动“春供秋祭”,即清代的“香火会”。在“香火会”中香火童子用神道礼仪和击鼓跳舞表演等方式,进行宗教祭祀活动,以达到求祥纳福的目的。《花香鼓》唱词中有:“香童本是男子汉,男扮女装请神灵,穿女褂,系女裙,头上扎条女手巾,手中执的花香鼓,脚跳周朝五岳神,花香鼓。列国流传到如今。”舞蹈表演就是祭祀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舞者一般都持鸟兽为道具而舞,其目的都是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男欢女喜》也是反映当时祭祀活动的舞蹈之一。

《渔蓝虾鼓》的舞蹈动作韵律,则源于水乡渔民捕渔捉虾时所乘的“乒乓船”。所谓“乒乓船”是渔民们在小船上脚踏一块方形的小木板,通过双膝不断上下微微颤动,使小木板发出“乒乓”的敲击声。在劳作时,为了保持身体平衡,人体自然随着小船而左右摆动,从而形成“欲动先出胯,迈步微微颤”的舞蹈风格。“虾鼓”表演者的双手始终在身前绕8字,这是模拟了渔民左手执箩,右手捏刹子,将虾赶入箩中的动作。表演时,动作柔韧、无棱角,这是由渔民在水中赶虾时受水的阻力所形成的动作韵律。《渔篮虾鼓》盛行于江阴东部一带。

二、民风习俗文化的融合

民风习俗是民间艺术活动的土壤,也是民间舞蹈产生的基础。老百姓往往把理想和愿望,通过这些盛大的民俗活动来表达。流传至今的社火、灯节等,都是具有深远影响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为江苏民间舞蹈的保存、流传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清代叶顾禄所著《清嘉录》,记叙了当时吴中岁时风俗,其中关于迎春“社火”的记载有:“行春之仪:附郭县官,督委坊甲,装扮社伙,如《观音朝山》、《昭君出塞》、《学士登瀛》、《张仙打弹》、《西施采莲》之类,名色种种。先立春一日,郡守率僚属,迎春娄门柳仙堂,鸣驺清路,盛设羽仪,前列社伙,殿以春牛,观者如市。”另《仪征岁时记》记载了清末民初的民间艺术活动:“元宵前后,龙灯之外,俗尚花鼓灯。其前八人涂面扎抹额,手两短棒,日大头和尚,与戴方巾、穿红绿亵衣日呆公子者,互相跳舞。”这些史料所记录的吴地风尚习俗,至今大部分保留在江苏广大地区。有些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化。

民风习俗是文化的一个重要表象,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地区的经济状态和风土人情的差异,在舞蹈的表现上也会形成各自的风格特色,即使是同一个舞种,也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风貌。现将江苏按地域分为苏南、苏北和徐淮三个地区。同是在江苏,而这三个地区的舞蹈是各具特色不尽相同的。

苏南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谓“饭稻羹鱼,不待贾而足”,素有“鱼米之乡”、“人文荟萃”之称。流行于这一地区的民间舞蹈,从总体上看,大都具有文采风流之雅趣,柔美、委婉和抒情之风格。舞蹈中的女角,具有婀娜曲线的身姿,含情微笑的神态,呈现轻盈委婉、纤秀灵巧、温柔妩媚的和谐之美。山明水秀,风光宜人的苏南,其民风习俗总是溶于秀美、恬静的山山水水之中,显露出美丽水乡的特色。丰富多彩的水乡民俗活动,塑造了苏南民间舞蹈的文化特质。苏州的《摇快船》、昆山的《拜香舞》、常熟的《浒浦花鼓》、无锡的《渔篮花鼓》、江阴的《采桑舞》、宜兴的《男欢女喜》等,就是苏南民间舞蹈委婉、柔美的典型。

苏北地区古属扬州、徐州,与安徽省接壤,所以经济、文化亦互有影响。因此,舞蹈风格多样,有雅致秀美的,有刚劲质朴的,也有活泼风趣的。但苏北民间舞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舞蹈的技艺性比较高,有些甚至带有杂技表演的性质。苏北的盐城、射阳等地素称杂技之乡,这一带许多的民间舞也受其影响,经常带有高难度的技巧,这给苏北民间舞增添了不少光彩。例如,南通如皋的《杨柳青青》,南通如东的《水流星》,盐城大丰的《跳财神》、《跳加官》,盐城的《二龙夺珠》等,就反映了苏北民间舞蹈刚劲、活泼的技巧性特点。

徐淮地区的民间舞蹈。徐州夙有燕赵慷慨悲歌之风,多侠义豪杰之士,西楚霸王项羽生于宿迁,汉高祖刘邦生于沛 县。不管是刘邦的《大风歌》、《鸿鹄歌》,还是项羽的《虞兮歌》,都是悲壮凄怆,催人泪下的慷慨之辞。徐州地处四省,即苏、鲁、豫、皖之交,又是五省(通往河北)通衢的军事重镇,历史上多次发生重大战事之地,古有“自古彭城到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之说。彭城,即今徐州。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徐淮舞蹈一般都具有刚健、粗犷、朴实的风格。体现了徐淮人民的勇武和力量。例如,徐州睢宁县的《云牌舞》、《龙虎斗》,徐州邳县的《旗锣会》等表现出这种特色。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之中,它紧密地依附于人们的生活,每一个人都活动在民俗环境之中。民俗活动在江南可谓是丰富多彩,江南民间舞蹈,因此得以在民俗活动中轮番登台,所产生的民俗效应其意义极为深远。从江苏民间舞蹈的种类来看,主要以花鼓、莲湘、及各色以灯为道具的舞蹈。江南民间有句俗语:“锣鼓一响,脚底发痒”。这说明江南人不仅喜欢看民间舞,而且会直接参与。南宋诗人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中记载:“斗野丰年屡,吴台乐事并;酒炉先叠鼓,灯市早投琼。……轻薄行歌过,癫狂社舞呈(民间鼓乐谓之社火,大抵以滑稽取笑);村田蓑笠野(村田乐),街市管弦清。”反映了上元佳节良宵美景。《立春日郊行》:“竹拥溪桥麦盖坡,土牛行处亦笙歌。”描写了立春时的迎春仪式和歌舞。《四时田园杂兴》:“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追鼓过清明。”吟唱清明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家乐事。在这些诗句中,如实地记下了当时民间歌舞的活动情况。

三、与其它艺术的互融

长期以来,江苏民间舞蹈通过传承、发展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种风格的体现是与本地区的其它艺术相辅相成的。因为,在民间舞蹈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取本土艺术文化的养料,才成为这个地域文化的一个综合性的组成部分。

民歌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能体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是这一方水土的民族精神的缩影。江南民间舞往往用当地的民歌体例的形式加以表现,不仅以民歌曲调表现或诙谐、或活泼、或抒情的舞蹈特点,而且,有些民歌的唱词,还用来反映舞蹈的情节和情绪。《渔篮花鼓》中的唱词,将苏南渔妇的优美体态和善良的心地刻画的淋漓尽致。“小小渔妇生得娇,青兜头布绿束腰。丈夫吃了渔家饭,但愿苍天保佑好。手拿渔篮岸上跑,肩挑担子手叉腰。”《渔篮虾鼓》中的唱词,更是将苏南人所崇尚的鱼妇之美渲染得惟妙惟肖:“大姐生得好,拍粉画眉毛,耳戴金环两边飘。二姐生得好,嘴唇薄俏俏,说起话来真轻巧。身穿绿夹袄,外用背带罩,八幅罗裙拖在脚跟梢。”民歌与民舞本来是不可分割的,有专家在概括吴越民间舞蹈的艺术特点时这样说道:“舞蹈与歌唱紧密结合,载歌载舞,歌的内容就是舞得目的。”

武术,作为古老的表演形式,不仅表现了中国人的气概和伟力,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江苏民间舞中有的融入了武术的招式。例如:无锡马山地区的《马灯》,表演是常常出现武术中的“转身避刀”、“盾下藏神”、“跨腿月”等动作,既加强了马夫百折不饶的威严,又渲染了马夫勇于拼搏的神力。流传在苏州太仓地区的《矛子舞》,在太平天国时,就是配合太平军军事训练的一种武艺。

绘画,作为一种古老的造型艺术,经常会在江苏民间舞中的道具和面具上得到运用和发挥,形成了江苏民间舞的一个特色。道具,是江苏民间舞中必不可少的表现手段,通过绘画使舞蹈的道具更为形象和逼真。民间舞道具常常是用竹篾和纸扎做成一个物体的外形,然后画出其逼真的形象。例如:龙灯上需要画龙的头、珠、爪和身上的鳞,马灯上需要画马头、尾和毛皮,《钟馗戏蝠》中钟馗的面具和蝙蝠都要运用绘画来完成。另外,如花鼓、花篮、莲湘等也都需要用绘画的技能进行加工制作。面具,是江苏民间舞蹈中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具有宗教文化的意识,既起到了“娱神”的作用。还使舞蹈者更加形象和直观化,使观者一目了然。例如,流行在宜兴一带的《男欢女喜》,是民间“赛会”行列中随行而舞的民间舞蹈,意在驱邪。据资料反映“出会时观者如墙,途中常常堵塞,百姓见了男女皆喜,故名《男欢女喜》”。《男欢女喜》的面具是百姓喜欢的和善形象,“男欢”慈眉善目,“女喜”文雅端庄。表达和寄托了百姓的众多美好的愿望。

综上所述,经过漫长岁月的沿革和发展,在地域环境和民俗文化的土壤里,在多种民间艺术的渗透和融合中,江苏民间舞蹈逐渐形成了其独有的文化特质。它是江苏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人文价值,以及独特的审美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