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动荡价值观也趋向多元化。尤其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从微观视角来考察,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面临着不少严峻挑战。针对目前大学生的现状,文章提出了新形势下对高职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途径

1当代大学生的几个显著特点及成因

(1)自信、张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2)自私,集体观念淡薄,承受能力差,缺少责任感。(3)追求高档次、高品位的生活,缺少吃苦精神,没有耐性,有强烈的反叛心理。

2大学生思想现状及制约的内外因素

(1)现在的大学生能对当前的社会状况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客观、全面、正确地评价社会基本问题。大部分学生也能充分认识到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个人、个人与个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规律和矛盾。大学生在政治取向上具有明显实用、功利的特点,对政治淡漠,缺乏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责任感,缺乏吃苦耐劳和献身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只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

(2)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管理。 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把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根本和核心,带动其它素质全面协调发展。

3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教育

3.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思想政治教师的工作有其特殊性,是在向学生讲述有关思想政治、道德修养方面的立德立身之本。这些不像自然科学中的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那样具有客观性,易被不同思想政治素质的人接受。不同思想素质的人对于立德立身各有自己的看法,一些正确的观点极易被先入为主的不合理观点所抵制。

3.2教师要有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师德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万世师表,就是因为他的才学以及品德,他将“仁”作为人生的核心内容去追求,深受学生爱戴。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要让学生自觉地将教师作为学习、仿效的榜样,就必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的修养。

我们政治教师以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己任,这就要求自己必须有高尚的师德。只有把这些无形的影响和课堂上入情入理的教育结合起来,学生才愿意听教师的讲解,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

3.3学科合作,构建和谐文明的校园环境

学生进入学校后面对大量书籍,缺乏足够的能力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读物,面对信息时代,难以抵御计算机中不良信息的侵蚀。这都需要高校教师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让学生学会从互联网、电视、报纸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改变那种不会筛选信息、盲目接受各种信息,并且有可能被不良信息侵蚀自己心灵的现状。

3.4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提高学生公民意识

思想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并可借助学院团委的力量,共同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在校园里,还可组织青年志愿者进行分类回收垃圾的活动,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把“保护环境”从观念意识层面上升到自觉行动中,于国于己都大有裨益。

3.5改革思想政治课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社会公德

公德意识是公民意识的内容之一,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如何不是一张政治卷上的文字表述就能简单评价的。最后,将以上学分折合为一定的分数,与思想政治笔试的分数相结合,共同构成学生的思想政治成绩。这样的成绩较为客观公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互帮互助、尊老爱幼、诚信礼让等良好品德。

3.6教育之细水长流

本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诚心诚意,春风化雨,促进学生的成人、成才;怀着推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赤子之心,矢志不渝,痴心育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4当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

4.1整合时政教育资源

以专题的形式,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就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政策,采取报告、解读、讨论等方式,在三门课程的内容框架内,充分整合时政教育资源,不仅为大学生提供最新的时政资讯,而且在动态的时政资源传递过程中激发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精神和学习热情,势必产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2开发儒学教育资源

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国学中有着取之不尽的思想教育资源。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改革思想道德教育的僵硬模式,在充实“两课”内容、及时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的同时,将国学的精华融入其中,并不断丰富教学形式,以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正是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4.3优化公共艺术教育资源

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并非是由艺术教育径直指向德育的“两点”单线运动,在艺术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我们通过引领学生由感官的熏陶转化为内心对艺术的认识和体会,从而帮助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识美丑、辨荣辱;在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欣赏的同时,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历史,从而获得广博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