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女性画家的润例梦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女性画家的润例梦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新的时代出现,旧的岁月消失。有些人也许还记得它的一点模样,有些人也许仅仅通过其他途径去大致揣摩,推测它的大致轮廓,有些人将完全不知道,亦如民国时期曾宁静走过那些非凡岁月的女画家。

翻开民国初期的画页,映入眼帘的是一幅西方文化与古老的东方文明碰撞,融合的画卷。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一个大家辈出的时代,同时亦是一个女性画家光芒初放的时代。在这个大师辈出的时代,女画家或昙花一现,或雕琢成为大家,或结成团体以群体意识显示着女画家的共性。

新文化运动以后,女画家比例大幅增加,更多女画家走出闺阁,通过名人代定润例,或自定润例使作品推向市场,赢得社会对于女画家艺术的认可及价值的体现。

女画家们对待润例的态度,有欣然取之,有矜持作秀。1925年的《申报》曾刊顾青瑶切入画坛时的润例,即为众多当时的画坛巨匠代定:

绿梅诗屋青瑶女士,为吴郡顾若波之孙女……近有李平书、吴昌硕、王一亭……诸君重订润例,如山水纨折扇二元,屏幅每方尺二元……金银章每字五元……

这样一则润例,不仅直白道出顾青瑶的作品价格,观者还会看出她出身名门以及与众多名画家的渊源。如此承载了众多讯息的润例,对于生活在今天这个物质横流而纷杂世界的人们,是陌生且遥远的概念,可它不仅仅是一纸价目,观者从中也可以解读书画家个性与心境。

1934年4月29日,上海,“中国女子书画会”成立。作为中国第一个女子书画团体,主要成员有冯文凤,李秋君,陈小翠、顾青瑶、顾飞,陆小曼、何香凝等,几乎集中了当时上海所有女子书画好手。1934年6月,于路上海宁波同乡会(今中路480号)举办第一届中国女子书画展览会,展出书画作品数百件。中国女子书画会鼓励会员把艺术当作事业来追求,画会的众多成员已不再视绘画为怡心养性、迎风踏月的闺阁闲趣,而将之当作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她们中的许多人还走上了以画为生,以画为事业的职业画家的道路。画会创刊《中国女子书画会特刊》只刊女性的作品,对女画家进行宣传,对她们作品的润例以及作品销售状况产生积极影响。

今天,书画作品价格的主导权被市场所掌控,书画家的发言权逐渐减弱,润例尽管还存在,却已经丧失其作为书画价格与文人情怀的主要实现途径,仿佛在寂寞中等待属于它的春天,当代的女性画家的润例更是如此。

当代女性画家的作品主要通过画廊,展览会,拍卖会等进入市场,然后市场结合各种因素为其制订相应价格。这一点与民国时女性画家的情况差距很大。民国不染铅华的女画家制订润例时更加淡定不迫,因为她们大多为闺阁画家,不为生计忧虑。而在市场主导作品价格的今天,女艺术家几乎全部是学院派出身,但艺术市场却仍然是以男性意识为主流的市场,无论是批评家、策展人,理论家还是收藏家都是以男性为主,作为相对边缘的女性艺术家为了自身的生存,潜意识里会把作品是否迎合市场的需求融入个人的创作,这对于女性画家自我艺术魅力的展现构成了一定程度的限制。

当代的女画家,她们或栖居在同一个地方,如宋庄的女画家大院――嫘院,使艺术创作与沟通更加便利;或以联展的方式引发公众关注,如“她们!她们”当代女性艺术家展,“锐色同城”――当代女艺术家邀请展,当代女艺术家“秀色可餐”油画联展等,她们以群体的意识阐述个人的艺术视角,在探寻市场的同时引发市场的聚焦与追逐,风格锐利,以更具冲击力的形式展现自我。

与这种形式相比,润例婉约且直白的表现形式,更吻合了女性的身份与个性,似乎应该成为当代女性画家自我表达的方式。然而,在当今的市场,这种文人情怀的润例,之于她们更近乎一个奢侈的梦。

责编 晓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