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娘”的孩子不缺爱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娘”的孩子不缺爱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于教育的母性和理性,争论不休。持母性论者似乎占据着上风,因为母性更包容,更柔软,更慈爱。更有如费尔南多・萨瓦特尔者,说教育是“温暖人性的乳汁”。

很具母性的特征和很诗意的表述,真的就能代表教育的真实需要吗?

想起了王开岭,在《向儿童学习》中说:一个人的童心宛如一粒花粉,常常会在无意的“成长”中,被世俗经验这匹蟑螂悄悄拖走……然后,花粉消失,人变成了蟑螂。

谁是这匹蟑螂呢?而且,这个过程是让花粉飞扬,然后孕育出生命的个体,还是让花粉消失了呢?

蒙台梭利说,儿童一出生就处于成长圆环的蓝色区域,这是一个纯净、和谐并自发趋向于真善美的区域。而正常的成人处于这个成长圆环的白色区域,不勤加学习和自修就容易滑向深红色区域(即充斥各式犯罪和精神病患者的区域)。而教育的现实是,作为成年人的处于白色区域的教师在给蓝色区域的人施加影响,在为蓝色区域的孩子的成长“指点江山”,从而让这些孩子失去自我,成为成人的期待,进而最终转化为“成人”。

让儿童消失的正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塑造儿童的成人,成人不就是这匹“俗世经验”的蟑螂吗?

韩非子说“人之性情,莫先于父母”,一个教师无论声称多么爱自己的学生都不可能超越父母对子女的爱。因为“在孩子面前每个母亲都想做一位好母亲。每一位母亲为子女都可以牺牲自己的一切,而教师无论把爱的大旗挑得多高,都不可能如母亲一样地去爱自己的学生”。正如一句俗语所说,“有娘的孩子不缺爱”,更不缺老师所能给的那点爱。

孩子缺的是什么?是自由,是成长的自由,是成长舞台的拥有和成为他自己本身的渴望。

诚然,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明白,教育不应该是我能做什么,而应是我该做什么。教育最怕的就是兢兢业业做蠢事,因为如果教育的方向弄错了,一个教师越是爱学生,越是敬业,就可能对孩子的伤害越大。而只有在正确的道路上的行走才是真正的教育。可是,作为处于成长圆环白色区域的成人教师,你能确保自己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吗?不能!只有真正的无知者才会确信,因为无知者是无畏的。

真正的教育者必须敬畏,他惧怕自己的言行会伤害了孩子的成长,他惧怕自己提供的方向误导了孩子的生长,他惧怕自己的要求限制了孩子的自由……因为这种畏惧,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孩子不受伤害,因为畏到极处才是真正的爱。

这不是教育的母性,而是理性,是基于对自己的认知和孩子成长需要的理性。

教育是什么?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就是无论年龄大小,提供保证其充分生活条件的事业。”也就是说,教育就是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条件让孩子自由生长的事业。教师的工作不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俯视孩子的成长,给予孩子爱或者“乳汁”,而是在充分认识自己的作用之后为孩子的成长创造条件、搭建舞台。陶行知先生曾经对“学习”做过自己的解读,他认为“学”即是让学生自己寻求知识,“习”即是让孩子通过实践活动获得成长。无论是“学”还是“习”教师都没有把外界的“给予”或者“灌输”放到一定的高度,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成长也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那么教师要做的就是基于孩子特点和成长的需要,为孩子创造更加合适的条件,为孩子的成长搭建更加适合孩子个性特点的多方位的成长舞台,而不是一如传统教师要“为人师表”,要做孩子成长的“楷模”。

教育,不是让孩子在成人期待的视域内成长为成人期望的人,而是成为他自己,成为个性丰富,灵魂丰满,色彩鲜明的自我。

放下身姿为孩子创造条件和舞台,而不是高高在上地给予,这是教育的理性,也应该是教育的本质。

但是,时下的教育认知,还是一味地强调教师的爱和给予,强调教育的母性,甚至谁“爱”学生不够,谁的师德就不高尚,谁就不配做教师。殊不知,爱孩子,是老母鸡都会的事情。而真正的教育,是不能做老母鸡的,它需要理性。也只有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因为“成长即是目的,除此之外,别无目的”。

诚然,强调理性,不是不要母性,而应该在理性智慧的前提下,辅以母性来成全孩子成长。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真正的爱孩子,是用理性成全孩子的成长,而口口声声用母性来大谈“德”的人,却可能因盲目而“无德”。

有娘的孩子不缺爱,缺的是基于教育理性的给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