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导”出一片灿烂新天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当做一台戏的话,教师的角色可以是编剧、顾问、配角、舞台监督。综合实践活动这台戏,归根到底是要由学生自己去“演”,并逐步做到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去策划、安排、展示,让学生充分地自主活动,全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要切实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提高课程实施对学生发展作用的有效性,笔者认为,教师的指导主要在以下三个环节进行指导,活动前的预习、活动中研究方法、活动后成果交流。
一、事先预习的指导、为主题正常启动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它适用于所有学科。虽然综合实践活动并不像语文、数学学科那样,学生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基本知识,从而促进上课效率。而综合实践活动预习,学生应该先融入这个主题,通过简单的研究方式初步思考,我想去研究该主题的什么内容?怎么样去研究这个内容?等一些问题。当然,在开题课时,这些问题都会涉及到。但是,我想在突如其来的2-3分钟的课题引入环节中,老师真的能把学生拉入到这个主题中了吗?事后学生又会围绕主题提出自己想了解的问题。我觉得,给学生的时间太仓促了。我曾拿一个预习过的班和没有预习过的班做过研究对比,实验得出,预习过的班学生在提问环节中,比没有预习过的班在此环节上花的时间短3-4分钟,且不出现冷场。另外提出的问题质量也是预习过的班级高出许多。因此,活动前让学生对主题有个初步的了解,以及带着问题去思考,开题课的效率、质量都会大大提高!现在我所教的班都会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预习一下,效果非常让人满意。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预习,好比在外出旅游之前看导游图,大概了解一下要游览的地方,做到心中有数。这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培养我们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研究方法的指导,为研究保驾护航
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都与利用工具信息息息相关:石头、木棍、火、铜器、铁器、牛、马、木车、机器等。亚里士多德:“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一个地球”由此可见,工具的重要l生。那么,作为研究性活动,研究方法就是其最好的工具。《江苏省综合实践发展规划纲要》将研究方法分不同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得这些研究方法的指导,更为重要与突出,因此,教师应结合各自主题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
在小学生研究过程中,他们无论在知识结构方面还是在人生阅历方面都不够成熟,指导他们学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当他们首次面对一门“没有”的课程并且需要自己去选题、计划、实施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走出熟悉的学习环境――课堂,走向开放的社会,向社会索取知识时,需要教师的指导;当他们通过学习活动仍对于某一问题或现象感到困惑时,需要教师的辅导。当他们由于种种原因实践活动无法进行下去时,更需要老师的指导。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既不能一招―式的教,也不能放任不管,而应把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呢?
首先应该把握好“度”。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如果指导“过度”,就会偏离这个目的。因此,必须尊重学生的自,尊重他们的意愿,科学地引导他们自觉地完成综合实践活动。
其次,应该加强对他们的活动方式指导和研究方法指导,进行宏观调控。可以进行集体指导,如举办如何搜集整理资料、如何处理信息、如何总结交流等有关讲座;也可针对学生课题组出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总之,教师的指导应该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学得主动,并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同时要尊重学生的选择与自主,点到为止,不要下命令指挥,也不要代为解释,不要越俎代庖,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教师指导的特点应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指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当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指导他怎样去辨别方向;指导可以是一种激励;当学生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学生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力量,鼓励他自己去攀登。
三、成果交流的指导,为分享提供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过程,兼顾结果”,而总结交流阶段既是主题活动的一部分,也是活动结果的呈现阶段。可以说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展示交流,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才能体现研究的价值,才能产生辐射效应。
1.体现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性。可以用视频的方法展现活动过程中的现实情景。比如,调查采访纪实、实验过程等。这样就具有真实性。学生只有真正行动了,才能称之为实践,才能锻炼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培养。切忌流于形式。
2.要充分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在总结交流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时应该是自己的观点与想法,交流的目的是让大家的思想得以共融或碰撞。因此,交流的内容要真实自然。充分肯定学生收集到的真实资料。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亲自参与研究的积极体验,以及自己的发现真实地暴露出来。即使有的交流资料存在―些不足之处,但这也是学生自己获得的独特体验与感悟,是他们真正研究出来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3.给学生选择交流表达方式的空间和自由。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实践小组根据自己活动的结果选择交流的方式,使交流活动成为学生内心对活动感受的真实反映,成为学生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活动中引导学生采用生动活泼的交流方式来表达,交流毕竟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过程,所以要关注交流的对象是不是容易接受,要让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如果学生不太会交流,教师可以从交流的思路和方法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使交流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学习和交流的过程,成为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恰恰体现了这种教育理念。让我们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为学生、学校、社会导出一片灿烂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