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更昔洛韦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儿童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更昔洛韦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儿童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究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8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随机分为43例观察组与43例参照组,给予观察组患儿更昔洛韦与干扰素联合治疗,参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7.67%)比参照组(93.02%)高,两组差异显著(P

关键词:病毒性脑膜炎;更昔洛韦;干扰素;临床疗效

病毒性脑膜炎是小儿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意识障碍与精神障碍,为弥漫性炎症综合征[1],主要由各种病毒感染软脑膜引发的,病情严重时会威胁到儿童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早采取正确的治疗是关键。本文就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病毒性脑膜炎患儿86例采用更昔洛韦与干扰素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我院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86例病毒性脑膜炎患儿,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病毒性脑膜炎。所有患儿具有以下临床表现:发热;烦躁不安;惊厥;头痛;嗜睡;呕吐。脑部CT检查与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其中,男45例,女41例,年龄3~12岁,平均(7.0±0.5)岁。按照随机抽取方法将86例患儿分为观察组(34例)和参照组(34例),两组患儿在临床表现、性别、年龄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 86例患儿入院后安排其卧床休息,随后进行早期抗病毒与止惊、降温等治疗。若有昏迷或抽搐患儿,应采用镇静、吸氧等治疗;若有意识不清的患儿应采用静脉营养,同时使用甘露醇脱水以降低颅内压,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脑细胞水肿,同时配合预防感染、营养脑细胞等治疗。参照组患儿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给予患儿静脉滴注10~15mg/(kg・d)利巴韦林,1次/d;给予观察组患儿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予以患儿静脉滴注更昔洛韦,每次5mg/kg,滴注1次12h,同时进行肌内注射干扰素(重组人干扰素α2b),1次/d,1次滴注剂量为100000U/kg。两组患儿均进行1个疗程/12d治疗[2]。

1.3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具体疗效判断标准为:①无效为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患儿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高热依旧持续不退;②有效为经过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已经退烧;③显效为患儿在治疗6d内已经退烧,临床症状几乎消失。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参照组患儿中出现2例腹泻(46.51%),两组患儿差异显著(P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3](viral encephalitis)是临床上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各种病毒引起的且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腹泻、肌痛、呕吐等。当病毒进入患儿体内,最先进入的血液,因而会引起病毒血症,然后开始侵袭中枢神经系统及全身器官。也有病毒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当炎症侵蚀到脑膜时,则成为病毒性脑膜炎。

目前,临床上没有针对性药物治疗病毒性脑膜炎,通常采用对症治疗与抗病毒治疗。一般采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本文实验中通过对比观察组患儿与参照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得知,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比参照组患儿显著。利巴韦林是一种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据资料表明,利巴韦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具有选性的抑制作用,但利巴韦林具有的毒性作用强,最主要的毒性是溶血性贫血,很有可能会恶化已经存在的心脏疾病。而更昔洛韦是一种广谱抗DNA病的药,属于合成核苷酸类,可以将病毒DNA聚合酶有效地控制住,终止其延长,还可以轻易地通过血脑屏障使脑脊液浓度提高。

综上所述,采用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儿童病毒性脑膜炎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临床效果,具有抗病毒性强,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显著等优点,因此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葆辉,吴鸿雁.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病原的诊断与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2):304-305.

[2]阮毅燕.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02):171-172.

[3]李永芹.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