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为了解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通过了解性、取向性和实践性3个维度得出了大学生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不能统一、“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的观点。通过分析揭示了生态意识欠缺的三大原因,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为高校生态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态意识;行为;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7203
1 引言
任何一种形式的文明,都是通过意识和行为构成,生态文明也不例外。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人民普遍富裕起来,生活水平也得到显著改善。但是快速的发展让我们在环境方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面对生态系统遭到破坏、环境被严重污染的严峻形势,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设全社会正确的生态意识。所谓生态意识,就是指在人与社会不断地作用于自然界的过程中,作为生态主题的任何人和人类社会总是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反应和认识,这些反应和认识的总和构成我们所说的生态意识,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
2014年环保部首次了我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调查数据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的特点[2]。可以看出,我国公民的生态意识依然有所欠缺,远远不能达到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建立在培养公民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这便反映出树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重要性。大学生的修养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生态意识是高等教育的使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3]。要跳开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做法,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经济利益、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相统一。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根本保证。
2 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
文章通过在网络上发放问卷的形式,对南京市15所高校在读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从基本知识、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3个方向出发,综合考量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301份,其中有效问卷291份,有效率98.6%。被调查人群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和其他九类学科。为了尽量减少研究对象的心理压力,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
2.1 基本知识
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究竟是对自然的直接义务还是对人的间接义务,自然物有没有道德权利,有没有享有道德关怀的资格,是否可以成为道德共同体中的一员,根据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两大生态观,这两种观点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一直处于争论状态[4]。从调查中发现,约有一半的同学了解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含义,其中有65%的同学支持非人类中心主义。这说明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虽然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生态环保知识的宣传还做的不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来说生态知识还较为欠缺。
2.2 生态意识
在研究大学生的生态意识层面上共设计了4道题目,列举一些现实问题,从而看出大学生生态意识的不同取向。
从图1可以看出大学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普遍有较为正确的认识,80%的同学能够正确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同时我们还是要注意,有12%的同学选择保护生态平衡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这也反映出一些学生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只关注了表面,没有深刻的思考。
关于如何看待环境和经济的矛盾,学生基本都持有正确的观点。有57%的同学认为人类是属于大自然的,保护环境也是为了保护自然。如“保护生态和经济发展发生冲突时你的态度是什么?”39%的同学选择了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54%的同学认为选择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都较大的保护,仅有7%的学生认为以经济发展为重。这说明,大学生对我国的生态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认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大多数同学具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也明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但是可以看出一些同学的生态意识还是比较模糊的,即有保护环境的意识,但又不足够重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对生态意识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生态意识也没有深入人心。
2.3 生态行为
在研究大学生生态行为层面上共设计了4道题,综合来看,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较为薄弱。在“家用空调中一般都含有氟利昂,但是氟利昂的使用会破坏臭氧层,导致温室效应,你的看法是什么”?由图3得出,只有67%的同学选择尽量少使用,还有8%的同学选择该用就用,环境问题政府会管。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污染,不能以自身的行为支持生态文明的建设。
第二,大学生的生态行为较为被动。比如“去年玉林狗肉节在争议中开幕,许多爱狗人士要求政府取消狗肉节,你对这件事的看法是什么”?有54%的同学认为这是当地习俗,不能接受的可以不去吃,还有8%的同学认为无可厚非。这表明大学生虽然树立了正确的生态意识,却很少能自觉主动地将生态意识转化为行动。
大学生有一定的生态意识,但是对于生态保护的实践性还比较低,存在“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的困境。一些同学只关注宏观上的口号和观念,却没有落实到实际生活中,还有一些同学只能关注到身边的环境保护问题,却没有长远可持续的观念,忽视国家乃至全人类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当前大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可以总结高了解、低实践。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但是当自身的需求和保护环境的需要相冲突时,还是会产生犹豫甚至放弃。这体现出生态意识不能自觉主动的转化为生态行为,生态意识与环境保护行为不能统一、“知道”却不一定“做得到”。这些现状更加反映出强化大学生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的重要性。
3 大学生生态意识与行为欠缺的原因
3.1 经济利益制约
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间的矛盾,是影响生态意识的一大因素。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既存在相互对立和冲突的方面,又存在相互交叉和统一的方面。当这两种利益关系发生冲突时,人类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对自然的损害也是对自身的损害,例如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这是直接危害自然界利益的行为,也是直接损害人的利益的行为。保护生物和自然界的利益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条件,保护人的利益[5]。
要树立可持续意识,首先要明确两个关系的问题:首先是生存与发展的关系;其次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钱和利益的追求愈发强烈,只追求眼前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长远利益和社会利益,缺乏危机意识,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
3.2 生态教育薄弱
以前的学校教育受到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对生态意识的教育少之甚少,只是注重身边的生态保护,而没有树立起正确的系统的生态意识,学校缺乏对生态意识的养成的系统性;生态教育的形式单一,大多停留在书本,采取简单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没有实践性教育,缺乏多样性、普及性;高校生态意识的相关课程也少之又少,往往只有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建设,却没有把生态教育的公共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去。
3.3 生态宣传单一
正如著名环境科学专家曲格平教授指出的:“环境保护靠宣传教育起家,也要靠宣传教育发展。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同程度以及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行为表现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宣教的深度和广度。有效的环境宣传教育是生态文明政策顺利实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广泛开展的前提,使得公众参与生态建设由被动、自发变为自觉行动,这远超出任何事后治理的项目所能产生的环境效益[6]”。我国没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大学生往往是通过报纸、广电、网络等媒体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并逐渐唤起和自觉培养生态意识,而社会上缺乏相应的宣传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得生态意识不能深入人心。
4 对策及建议
4.1 加强生态教育的课程建设
高校是生态意识教育的主要场所,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要打破学科间的界限,将生态意识的培养融入到相关专业的相关课程中,让生态意识深入人心,深入到生活的细节中。做好生态意识的宣传工作,形成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形成良好的氛围和德育养成环境,对大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7]。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生态文明的信念[8]。要充分发掘第二课堂的潜力,利用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生态意识,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4.2 培养大学生消费意识
培养生态意识是大学生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对大自然的尊重意识和责任意识是生态意识教育的重中之重。
消费意识的养成是生态教育的实践过程。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①培养节约意识,拒绝铺张浪费,节约自然资源。②寻求产出和消耗的平衡,使人类的实际需要与自然资源的消耗保持在平衡水平。树立生态消费观,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减少过度消费、盲目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养成绿色的生活方式,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发展。大学生正确消费意识的树立,是生态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
4.3 转变宣传教育模式
提高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公众参与和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能力,是普及生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公众喜爱的言语或形式,致力于生态文明知识的普及,以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着力打造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促进生态教育的普遍开展。
在信息传播渠道方面,要变化公共信息的宣传形式,调整宣传内容,拓宽平台,加强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进行有针对性的、准确的沟通。充分利用新数字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反馈市民的投诉、在线互动、环境监测等。这就需要加强与电信和新媒体等多种渠道的沟通,通过手机上网、开通环保微博微信、APP等方式进行宣传、交流、研究。提高互动性、信息透明度、及时性和高效性。从大众的角度,从舆论集中的问题中捕获话题,让更多的媒体使用当下流行的、人们喜爱的方式报道宣传,让生态文明的宣传更贴近百姓,营造出浓厚的氛围,以改善生态教育的宣传模式。
重视环保教育基地、图书馆、博物馆和主流媒体、互联网、社交媒体在生态文化传播中的作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文化的教育,创新节日纪念日的生态教育内容和形式,并增加对绿色生活方式的文化宣传以及对健康合理的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宣传。
4.4 发展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的形成需要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它是现代文明成果和时代精神的融合,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载体,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缺乏生态意识,也就是缺乏生态文化。因此,不断培育学生的生态意识,必须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加强生态文明意识,提高生态道德素质,树立人们对自然的道德责任,为生态文明的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出更多含有绿色环保理念的文化产品。努力营造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意识,从而逐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包庆德.起源与变迁:人类的生态和生态意识扫描[J].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学报,1998(3).
[2]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N].中国环境报,2014-03-24.
[3]李建勋,钟革封.高校生态实践教育的意义与实施途径[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2(1)146~148.
[4]于 冰.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1(19910):90~92.
[5]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7):8~4,47.
[6]班 华.现代德育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7]李永兴,魏延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