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放一张安静的书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放一张安静的书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四年的学习,中国科大给了我很多。如果只让我简单地谈谈感受,我想说这里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级少年班一位同学接受采访时说的话,那时她已经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的确,没有太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除了媒体对学校科技研发的报道外,公众有时甚至会将这所偏居小城的名校遗忘。

在中国科大,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为师者不会讲课,院士也要靠边站。90%以上的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生基础课或者骨干课的教学任务。“不要以为基础课只是简单的普及知识,对学生来说,最关键的就是一、二年级。因为基础打得好不好,很可能直接决定学生将来能够走多远。”程福臻教授是国家级名师,也是我国电磁学专家,除了在国外进修交流,这几十年他从来没离开过本科生的讲台。

“1800”,中国科大师生和钟情于此的考生及家长都知道这样一个“中国科大恒数”,它就是连续多年来,中国科大本科招生一成不变的计划数。

2001年,在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大背景下,中国科大的本科生从原来1300人增加到1860人。当年,校方就明白了扩招带来的后果:一是学生自习的地方紧张,二是任课老师排不过来。时任校长朱清时说:“每所大学都应有一个‘极限容量’,一个班20~30名学生,学生和老师间就会有很好的沟通和交流机会;如果是40~50人,就已经到了可以承受的极限;如果再多,上课就变成了‘报告会’,很多学生就会失去和老师交流、进入实验室实际操作等机会。”此后,中国科大的新生人数再也没有增加。在高校大规模扩招的形势下,一直保持在1800人左右。这个数字也被戏称为“恒数”。

中国科大正是因为常年都能坚守这样的一个“极限”,才使得精英教育得以实现。“你们不是来学某个专业的,而是通过这个专业来学习读书的方法。要尽量把基础打扎实,不要想这样读有没有用。”刚进中国科大的门,老师就这样给学生打“预防针”。

中国科大所有专业,包括少年班和精英班,都很少专业课,大多数时候,他们都在进行基础知识的积累。中科院院士吴奇先生说:“在学校读书时,老师说,中国科大学生需要的是加速,不需要初速。如果上很多专业课,初速度比较大,毕业后正好做这一行的话,上升就很快,但后劲却不大。”当大学越来越沦为“职业技术”教育场所时,中国科大仍然坚守教育的本源。上大学不是学一门糊口谋生的手艺,而是要训练科学读书的方法,训练一种思维方法。这样今后才可以做到厚积薄发,可以适应不断前行的社会发展需求。这是中国科大对所有学生最基本的要求。

有媒体说中国科大的毕业生很多都会转行,没错,但他们只看到了一点,并未看到中国科大毕业生在新的领域所取得的成就。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科大的基础宽厚扎实,并且强调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带给学生的是“加速度”,而非“初速度”。这恰恰是令人一辈子受益的。

在中国科大,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为教育让路。20世纪80年代,当许多高校涌起下海潮时,中国科大便对所有师生颁布禁令:若要下海,就要离开学校。到了20世纪90年代,经济学家鼓吹教育产业化时,中国科大也并未随波逐流,不愿为了自己的私利而增加学生负担。这一系列的举动,并非是中国科大特立独行以哗众取宠,只是其坚守教育本源的心态写照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