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论都市旅游业发展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论都市旅游业发展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对多元文化课程的理解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迅猛发展,各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发展空前繁荣,各种文化之间的相互碰撞、影响、冲突与融合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旨在促进多元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多元文化课程应运而生。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统一国家,因而,在我国实施多元文化课程就在于将各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有机融合到学校课程之中,实现各文化之间的对话、沟通;在于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解自己文化和他人文化的机会,不断提高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于以课程知识为载体,肯定文化的多元性和多元价值选择,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和社会公平正义。

二、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影响

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就是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通过课程付诸实践,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多元文化世界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的目标。在这过程中,教师是直接参与并起主导作用的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者,教师在课堂内所具有的权威性和一定程度的自主性,使之能够协调影响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使他们产生最大合力来保障多元文化课程的有效实施。此外,教师不是孤立于课程之外,而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课程的创造者、课程的主体。[1]因而,在多元文化课程实施中,教师时刻能以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和扎实的知识储备来理解多元文化课程,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推进多元文化课程的发展。

三、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问题

(一)多元文化课程意识缺乏

在全球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我国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基本上保留在原有的、自上而下的课程实施方式。教师被排除在课程决策和管理之外,没有充分的发言权,这就使得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认识非常肤浅,多元文化课程意识淡薄。有学者以“壮乡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了解程度”为例,做问卷调查得出:壮乡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了解和了解很多的不足10%,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同样存在这种状况。[2]更有甚者,即使有些教师认同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有益于学生的发展,也会对多元文化课程提出质疑,认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与提高升学率存在矛盾,并最终依据应试教育的现实要求来教学。

(二)角色定位错乱

在多元文化视域下,教师作为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中坚力量,应该把握好自身角色定位。审视现状,在目前我国民族地区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仍然局限于主流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性。在师生关系中仍然强调教师的权威,忽视了师生平等对话,师生合作缺乏。教师角色定位错乱,以片面追求升学率、达标率等为目标,这就使得教学缺乏活力,师生关系不和谐,以至于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受阻。

(三)教师多元文化专业能力薄弱

班克斯认为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知识范畴:(1)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典范的知识;(2)有关多元文化教育主要概念的知识;(3)主要族群团体的历史文化知识;(4)相关教学法的知识。[3]可见,具备多元文化知识是教师有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关键。但是在实际中,教师多元文化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再加上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固守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自身经验缺乏等原因,使得教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生活经验、学习风格和发展需要不了解,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举步维艰。

(四)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

教学评价体系是否完善关系到能否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积极性与创新性。虽然我国民族地区现行的多元文化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民族文化差异的重视,坚持发展性评价取向,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仍然成为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标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就使得教师参照学校的评价体系按部就班地学习课本知识,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丧失了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五)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氛围不浓厚

学校是社会的缩影,是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性别、族群、社会阶层、宗教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所共同组成的团体。[4]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必须要有良好的多元文化学校氛围做保障。但是在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通讯等较为落后,以至学校多元文化环境氛围闭塞,缺乏与外界文化的交流,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力偏低,这就严重阻碍了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

四、提高教师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能力的对策

(一)树立多元文化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多元文化理念是推进多元文化教育和实施多元文化课程的根本理论依据。在我国多元文化社会中,树立多元文化理念就在于要求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去了解、鉴赏本民族文化以及世界文化的历史渊源与文化精粹,从各种文化的交流、碰撞、融合之中认识多元文化的价值,形成民族文化互尊的意识;在于要求全社会消除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偏见,尊重各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民族情感,将多元文化推广到一个更高、更远的视觉,为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构建一个多元文化理念环境。

(二)转换教师角色

在多元文化视角下,转换教师角色就是要求转换教师观念、态度、知识、技能和行为,对教师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以期达到多元文化社会对教师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充分关注每个学生,把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教育教学的目标,使教师角色实现由主流文化知识的传授者向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转变。特别是在师生关系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学习主体,教师要理解信任、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各方面的需要,以平等的身份来实施多元文化教学,实现教师角色由教学权威者向文化知识的解说者和平等的对话者转变。

(三)培植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

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是推进多元文化课程稳步发展的保障。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把实施多元文化课程视为自身发展的机遇,深入了解多元文化课程,积极储备多元文化知识和技能,积累更多地课程实施经验。要培植教师的多元文化专业能力,笔者认为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开办多元文化教师短期培训班、组织多元文化教育管理及教学改革的经验交流会、到基层挂职锻炼等多种措施,使教师接触、体验不同的民族文化,掌握特殊的教学方法和技巧。除培训之外,还需让教师到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学校去学习和实践,进行实地调研,不断培养提高教师把多元文化教育理念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的能力,不断促进教师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经验的增长。

(四)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多元文化课程的实施,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体制、教学管理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就迫切需求改革传统的评价方式,使评价向多元化发展。多元评价体系的建立,首先,要求建立一个多角度的评价标准,使评价体系标准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不仅关注教师的教学水平,还关注教师对多元文化课程的了解。其次,还需有多元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充分调动专家学者、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区成员等的参与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此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和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把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显性评价与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设置弹性评价体系,渗透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5]

(五)构建多元文化学校环境

一个学校多元文化环境氛围、硬件设施是否满足多元文化课程实施的需要,教学理念、管理理念是否能渗透多元文化教育思想,对教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有重大影响。因此,多元文化学校环境的营造,应该包括学校政策、学校文化、课程设计、教学策略、语言策略、小区参与、辅导与咨询、测验与评量、教职员工态度与信念、校园环境的布置等方面。[6]这样才能使学校环境做到全面性规划与改革,符合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此外,学校还应该通过为教师提供各种物质上的资助、技能上的辅导以及精神上的鼓励和认可,更好地帮助教师有效实施多元文化课程。

多元文化课程重视并尊重每一种文化,强调文化的主体性、差异性与互补性,对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有重要影响。因而以积极的态度改进提高教师的多元文化课程实施能力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