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闻摄影的三境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闻摄影的三境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同样一件事情,不同的表述会呈现出不同的境界,不同的境界又会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新闻摄影也有三个不同境界:对新闻现场的直接复制,仅仅停留在让读者看见、让读者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的层面;感同身受地客观再现,它不但让读者看见,而且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让读者记住;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主观表现,它不但让读者记住,还能打动读者。概括起来就是现象、物象、意象三境界。听起来有点玄,但在实际摄影采访中,许多摄影记者会自觉不自觉地进入到这三个不同境界中去。下面就以欧美大雪这一新闻题材的拍摄为例,看看这三个境界是如何体现的。

再现场景让人看见

2011年1月13日,美国《哈特福德新闻报》(Hartford Courant)头版照片,就是一张复制下雪现场的照片。摄影记者走马观花、甚至蜻蜒点水似地采访,把“下雪”这一事实简单地“复制”在他的相机里,交差了事。这照片拍的是风雪中的小镇街景。摄影者站在马路中央,向着前方似乎是很随意地拍了一张全景照片。照片本身没有什么拍摄难度,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见封三图1)。

但是,这张看似平常的照片,却也能清晰明确地传递新闻媒体想要告诉读者的最基本新闻信息,那就是:这里下雪了,而且下得挺大。让读者知道、让读者看见,这是新闻摄影最基本的要求。

如果说这张照片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的话,那就是摄影者在画面构图的处理和视点的选择上,还算是有点讲究,他有意利用了一下线条透视原理,使得照片在空间表现上富有了纵深感,也使得读者的视线有可能会顺着画面中马路两侧的线条所产生的汇聚效果而看向远处,因而在照片上多停留几秒钟。但是,即便是读者视线多停留了几秒钟,这张照片依然不会给读者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就像我们走在风雪中周围的街景不会给你留下太深印象一样,基本就是过目即忘。

就这么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哈特福德新闻报》的编辑却把它放在头版头条,而且给出那么大的版面,足见编辑对这条新闻的重视以及对这幅照片本身新闻信息传递的满意与肯定。这也告诉人们一个事实:新闻摄影的门槛很低,只要你拍的照片能够让读者看到这里发生了什么,就可以了。

这就是新闻摄影的第一个境界,虽然不美、不精彩,但很实在、很实用,基本属于快餐式新闻信息传播。我们称其为现象的复制阶段。

寻找物象让人记住

2010年12月21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出版的《媒体日报》(Dagblad De Pers)头版上也有一张报道下雪的照片,也是在风雪中的小镇街道上拍摄的。但是,摄影者关注的重点不是街上的雪景,而是街上的行人。而且成功地抓拍到了行人脚底一滑将要摔倒的一瞬间,形象鲜明生动,富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让人过目不忘(见封三图2)。

这张照片本身就极具拍摄难度,同时又有很高的技术含量。首先,这一瞬间比较难以遇到,即便遇到,一般摄影水平的人也很难拍到。要拍到这一瞬间,摄影者必须要有极其敏锐的新闻反应能力和相当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从画面的空间关系和景深控制上看,摄影者是用长焦镜头,在很远的地方拍摄的,这更增加了拍摄难度,长焦镜头精确对焦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要说在这转瞬即逝的百分之一秒时间里要完成包括构图、对焦、按动快门等这一系列工作。这是一幅相当有水平的新闻摄影作品。它传递出来的新闻信息也不仅仅是在告诉读者这里下雪了,而且还在告诉读者这场大雪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怎样的不便,同时也在提醒读者出门要小心。这幅新闻摄影作品在完成最基本的新闻信息传播的同时,还在承担着服务读者的功能:给读者一个善意的提醒。

这幅照片之所以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除了画面形象本身的因素以外,摄影者在采访过程中的执着与敬业也是原因之一。只有执着敬业,才能拍到难度极高的照片,而拍摄难度的大小,往往又是能否吸引读者的标准之一。

这照片在感情上更加贴近新闻现场、更贴近新闻当事人、更贴近读者。而摄影者在画面以外流露出的情感,读者也会很容易地感受到。实现了传播者与受众的情感互通,也就是刘半农先生在《半农谈影》中所说的“同情之征求”。

这是新闻摄影的第二境界。这个层面上的新闻摄影作品,无论记者还是读者,都有感同身受的体验,都有一种身在其中的参与感。记者和读者通过画面上的形象,有了感受上的交流,能够产生共鸣,自然也就印象深刻,甚至过目不忘。我们称其为物象选择阶段。

所谓物象,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审美范畴的概念,是指对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形象或景象加以模写而成的文学形象。物象不但要有外观的形似,更要有内在的神似。在新闻摄影中,就是要把拍摄对象自然生动、鲜明形象地展现在照片中,并且能够和读者有感情上的呼应。所有物象都来自生活,但物象又不等同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现象或者物状,它浸透着摄影记者的感受和理解。由于每个摄影记者的综合素质各不相同,因而观察事物的方式、角度和重点也就有所不同,也就有了同是采访下雪而照片的境界不一的情形。

但是,无论拍摄什么题材的新闻,关注人总比关注景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更容易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在雪题材的新闻摄影中,能让人记得住的,大多是以人为主体的作品。比如,2011年2月2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出版的《红眼报》(RedEye),就用整个头版刊登一张顶风冒雪艰难前行的路人(见封三图3)。

物象的选择首先要在新闻现场找到一个恰当的拍摄主体。这个这个主题形象和摄影者的体验、认识、情感,要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比如,雪中跌倒的行人,这形象这情节,使得摄影者心中想要表达的信息以及情感有了附着点。于是,照片上的这个形象就有了“生命”,就生动起来。

新闻摄影中恰当地借用物象,可以把新闻价值挖掘得更深入、新闻信息传播得更丰富。甚至可以把摄影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隐含在画面的形象和情景之中,使照片更含蓄更耐看。

创造意象 让人感动

新闻摄影的第三个境界,是发现具有意象内涵的拍摄对象,拍出打动人心、耐人寻味照片。这个境界里的新闻摄影作品,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新闻价值越来越小的同时,其艺术价值却越来越高。在摄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照片多是这类作品,比如美联社记者乔・罗森塔尔获得1946年普利策奖的那幅著名的《国旗插在硫磺岛上》,不但让人过目不忘,而且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美国人,被美国摄影杂志评价为“记录了一个国家的灵魂”。那6个奋力竖起国旗的大兵,已经成了美国人的精神象征。每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拿出这幅照片来鼓舞士气。“9・11”时候是这样,美国金融危机时候也是这样。那照片诞生已经60多年了,依然是美国报纸上的“常客”,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那画面中“六个大兵竖起国旗”就是一个意象。

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摄影者主观 情感的客观对象。它是融入了摄影记者感情并被受众广泛认同的物象。发现意象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的过程,就是刘半农在《半农谈影》中强调的“寄籍”,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所发现的物象之上,被寄籍的物象原本是死的,摄影者的情感寄籍上去之后就变成活的了,就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比如2月6日美国《诺里奇公告报》(NorwichBulletion)头版照片就是一张“寄籍”作者浓厚情感的新闻照片:结满冰凌窗花的玻璃后面,一个少女忧郁的眼神。大特写的景别使得主体形象十分突出,虚与实、藏与露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但使得画面含蓄生动,也使得少女的眼神若隐若现,更加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见封三图4)。

在新闻摄影史上,把风雪题材创造意象发挥到极致的,是维吉(Weegee)的《风雪夜归人》。维吉是上世纪30至40年代活跃在美国新闻界的著名摄影记者,他拍摄的《风雪夜归人》,当初就是一幅采访下雪的新闻照片,现在却成了摄影史上难得的摄影佳作。原因就是它创造了一个打动人心的意象。

《风雪夜归人》拍的是美国纽约劳动人民的生活。画面中的主体形象是一位老年车夫,为了谋生,起早贪黑早出晚归,在风雪之夜艰难地归来。许多读者都会从照片中读到自己或者父辈的影子。那风雪就不单单是自然界中的风雪,那老人也就不再是具体的张三李四,而是意象的符号,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感受、去体验、去想象。这类照片,使人一看就懂,却又回味无穷。“言有尽而意无穷”(见封三图5)。

新闻摄影的最高境界就是《风雪夜归人》这样情景交融的意象境界。它之所以耐人寻味,成为摄影作品中的经典,说到底就是维吉捕捉到了情景交融而又能打动人心的意象,而这个意向除了真实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以外,更重要的是,它创造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意境。

所以,对于摄影记者来说,与其寻找、等待那可遇不可求的突发瞬间,还不如留心捕捉寓意无穷的意象。

央视将出台新考核指标 收视率不再一家独大

央视正在酝酿出台考核新指标,收视率不再是唯一标准。在新的综合评价体系标准中,除收视率外,还将新增引导力、影响力、传播力和专业性四个指标。五个指标结合在一起,给每个栏目打分。这消息在电视圈引起了震动,有人预言,此举对国内电视界将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

央视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说,现今几乎都是拿收视率来说话,其实这是不公平和不科学的。新增加的四个指标,都会有一个量化的尺度标准。比如传播力,实际评价标准比如看网上转载量,有多少是正面的,有多少是负面的,正负面的比例是多少,这都是评断栏目传播力的一种量化方法。这套综合评价体系,最终要形成的是栏目的品牌影响力,让一个栏目体现出复合价值。

央视此次将出台考核新指标,并没有取消收视率,而是通过更为科学的考核指标来解决唯收视率论所带来的偏差和缺陷。收视率其实只是个商业指标,电视观众多过去意味着能吸引更多的商业广告。但如今,广告商对收视率的看法也在悄悄发生改变,如有些节目收视人群虽少却拥有很强的购买力,有的节目观众很多却购买力不强。因此,光拿收视率说事,即便作为商业指标来看也是有缺陷的。何况,收视率的真实性还一直颇受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