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设计风险传导关键指标评价体系的设计风险控制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摘要】文章基于设计风险传导关键指标评价体系,提出分别采取控制风险源、截留风险载体、斩断风险路径、提升风险阈值的设计风险综合管理策略,并制定出针对设计风险传导关键指标的控制措施对照表,从而便于采取相应的设计风险管理措施。
【关键词】设计风险传导 设计风险传导评价指标体系 设计风险控制措施
在设计风险传导过程中,风险源的活跃程度决定了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载体的携带能力,决定了其所能携带风险量的大小;风险路径的传导能力,决定了风险流传导的速度和流量;风险阈值的高低则反映了风险接受体的抗风险能力。因此,风险源、风险载体、风险路径、风险接受体是整个设计风险传导过程中的4项关键要素。通过对这4项关键指标的识别和测度,可以获得设计风险传导整体性态的判断,从而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
一、控制风险源
当设计风险源风险状态显示为活跃时,说明风险因子处于不稳定状态,极易与风险载体结合形成风险流,风险发生的概率升高。因此,需要采取控制风险源的应对措施,即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控制和转化引起风险因子活跃的内外部条件,使风险因子保持在不活跃状态。
改变设计风险因子的活跃程度,可借助设计风险源风险状态评价指标体系(表1),通过对该指标体系中三级指标的管理,使三级指标的状态向有利于降低风险因子活性的方向发展,进而影响二级、一级指标,达到调节风险因子活跃程度的目的。
以实施产品创新设计的企业、单位为主体,设计风险源风险状态的若干影响因素中,既有客观因素,如企业外部风险影响因素是难以通过企业自身努力而改变状态的;也有主观因素,如企业内部、设计组织自身风险影响因素,是易于通过企业自身调整而改变状态的。
总体来说,客观风险因素的管理强调灵活性,企业及设计组织应时刻关注各种指标的变化,当客观因素指标显示有害时,做到顺应形势、积极应对,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做出调整,以减轻或消除风险影响。主观风险因素的管理强调一贯性,可对各种主观因素指标设定管理目标,建立长效管理机制。①
因此,控制风险源的风险管理措施,是借助设计风险源风险状态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级指标的调控,使之向有利于减少风险发生的方向发展,达到预防、控制设计风险发生的目的,由此得出设计风险源控制措施对照表(表2)。
二、截留风险载体
当设计风险载体风险携带能力显示为强时,说明风险载体容易携带风险因子形成风险流、所携带的风险量大,并沿着风险路径向风险接受体传递。因此,需要采取截留风险载体的应对措施,即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控制和转化引起风险载体风险携带能力增强的内外部条件,削弱其风险携带能力。依照设计风险载体风险携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得出设计风险载体控制措施对照表(表3)。
三、斩断风险路径
当设计风险路径风险传导能力显示为强时,说明容易使风险流通、流通速度快、所能传导的风险量大,增加了风险接受体抵御风险的难度。②因此,需要采取斩断风险路径的应对措施,即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控制和转化引起风险传导路径风险传导能力增强的内外部条件,削弱风险传导能力。依照设计风险路径风险传导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得出设计风险路径控制措施对照表,见表4。
四、提高风险阈值
当设计风险接受体抗风险能力显示为弱时,说明其风险阈值低、风险约束能力差,容易被风险流突破、给风险接受体带来实际损失。因此,需要采取提高风险阈值的应对措施,即通过各种管理手段,控制和转化引起风险接受体抗风险能力减弱的内外部条件,使其抗风险能力增强。依照设计风险接受体抗风险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可得出设计风险阈值控制措施对照表(表5)。
基于设计风险传导关键指标评价体系,可建立控制风险源、截留风险载体、斩断风险路径、提高风险阈值的综合风险控制策略(图1)。
结语
通过对设计风险传导关键要素的控制,可以使各要素保持相对独立,从而减小风险发生的几率或降低风险损害程度。需要指出的是,设计风险传导的风险控制有很强的系统性,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务必注意各种指标的相互关联。同时,由于风险因素的复杂性,可能出现各种评价指标好、而实际管理效果不好的情况,③只有在不断摸索和长期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完善评价指标体系,补充、细化管理办法,才能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设计风险管理效果。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规范 [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176.
②Dengjun. Researchon the Path of Risk Transmission in Product Innovation Design[C],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International Forum,2010:148.
③陈秉正.公司整体化风险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33.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