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佐藤学笔下“专家型教师”成长带来的启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佐藤学笔下“专家型教师”成长带来的启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我参加了由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陈静静博士发起和组织的“学习共同体的本土化实践”研讨活动。陈博士先后师从钟启泉教授与佐藤学教授,所以,在这次研讨活动中安排了阅读佐藤学教授新著《教师花传书:专家教师成长》这么一个环节。因为时间的原因,在粗览全书的情况下,我重点阅读了书中的三个章节“专家型教师的养成”“专家型教师的学习”“从课堂事件中看到的”,这是我认为的这本书中比较核心的章节。阅读完后,我和参加这次活动的老师们进行了读书心得交流。

专家型教师既要在“学习共同体”中成长,也要承担“公共使命”

在《教师花传书》中佐藤学有一个核心观点:教师既是在复杂的知性实践中寻求高度的反思与判断“专家”,同时也是通过经验积累练就智慧的进行教育实践的“匠人”,“技”与“心”的结合方能绽放“妙花”。此言妙矣!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当下中国的专家型教师成长的环境要优于日本。如佐藤学教授提到的现状,日本“教师没有专家协会组织,尚未确立与专家身份相符的教育与研修,缺乏专家的理论,缺少具有自律责任与自我管理的伦理学纲领”。不少国家的教师成长与培训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教师自己,很少有区域的教研指导部门,教研交流一般也止于校际交流,区域(学区)内的教研和教学观摩活动是非常少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能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确实难度不小。而在中国,一般各区县级层面上都会有教研指导的部门和下辖单位,还有着半官方背景的专家协会组织――教育学会,以及民间性质的专家协会组织,如于漪老师创建的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等。同时,在高端教师的培养方面,各种“名师工作室”“名师基地”“名师工程”等已经成为中国各地重要的培养优秀教师的平台,事实上这些“教师学习共同体”也大大加快了中国的专家型教师的培养进程。

当然,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在对于普通一线教师的职后培训与成长方面,特别是在激发这些教师成长愿景与内驱力方面,我们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其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拖了我们对专家型教师培养的后腿。没有丰厚的一线教师培养土壤,专家型教师的培养也往往是后劲缺乏,一期期的“名师工程”培养出来的“名师”,总有点“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的感觉。这是我们教育管理部门需要警醒的。

对于专家型教师,中国与日本都有着相类似的定义,那就是“匠人”与“专家”的合一。但是,在这本书中我也读到了一个新的内涵,“专家是指具有公共使命、实践能力和自律责任的职业领域”,“肩负起实现所有儿童的幸福以及建设和平、民主、平等的社会的公共使命”。在我们国内对“专家型教师”工作内容的界定更偏向于“反思”“研究”“写作”等,而对于“公共使命”方面基本是不强调的。其实,从曾子的“仁以为己任”到范仲淹的“以天下为己任”,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就有着一种“公共使命”感,那么,今天我们教师作为知识分子,特别是专家型教师,理应明白自己要承担的“公共使命”。

专家型教师成长的“根”在课堂,更需要爱读书、爱学习

在读书交流中,有一位来自云南的左老师提到,专家型教师应该关注课堂,从课堂中成长起来。是的,专家型教师的“根”应该在课堂!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研究是与高校“书斋式”的研究不同的。基于课堂,在课堂中,为了课堂,是专家型教师成长不竭的源泉与路径。在书中,佐藤学教授提到了一位石井老师的神技――“重现课堂”,但这种能力的获得是“至少有1000多次的课例研究、教学研究的经验,最低五年以上的修炼”。一位搞美术的朋友曾经告诉过我,想要真正画好素描,必须经过1000张素描的练习。所以,专家型教师成长需要浸润在课堂中,是需要时间的历练的。

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师需要比任何人都爱读书、爱学习,“只有那些学者才允许执掌教坛,但现在这一根基已经崩溃,这可算是教育最大的危机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国民2015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58本,与美国的人均50本竟有10倍以上的差距。那么,中国教师读书情况如何?我想,从各学校冷清的教师阅览室就可见一斑。浙江的胡老师在交流中指出,现在中国的教师来源堪忧,一流甚至二流的学生基本不愿意考师范、做教师。随着中国学校体系的变革,中等师范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为什么至今许多人都在缅怀逝去的中师呢?我想,或许就是这些中师为我们当时的教育提供了最优质的教师吧!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当年能够考进中师的学生,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基本都是一流的生源!学习能力强,是当年那些中师毕业生成为教师后最显著的特质!

或许我们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但我们可以成长为杂家型教师

当然,说到专家型教师,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的曹老师提出了一个挺有趣的问题: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能够成为专家型教师吗?我作了一个比喻,教师质量肯定是有分层的,其分布形态是呈现“金字塔形”的,越是“优质”的教师总归处于越稀少的层次。但我教师的成长就是需要通过努力,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向上攀爬――成为一个更好的教师!从而把总体师资分布形态从“金字塔形”向“柱形”发展。

讨论中,一位在浙江是负责区域师训工作的赵老师发言,他认为当下教师的生活状态不佳,往往被“关”在学校与家庭中,没有多少情趣与爱好,所以他在教师职后培训中开发出了大量的通识性课程,如理科老师照样可以选修艺术内容的培训课程。佐藤学教授认为教师需要具备三方面素养:一般性素养、学问素养、教职素养。赵老师的做法就是在一般性素养方面对教师们进行了“补课”。

我也提出了一个命题:或许我们不能成为专家型教师,但我们可以成长为杂家型教师!回想一下,我们生命中遇到的喜欢的老师有哪些人?他们身上有哪些特质?我就想到读小学时遇到的一位体育老师,他的身影至今留存在我脑海中。不是因为他把体育课上得怎样好,而是他有体育外的“绝活”,每到下雨,操场没办法上体育课时,他就会在教室里给我们讲故事,讲《林海雪原》《水浒传》……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讲得激动时还会像说书人一样拿黑板擦一拍桌子,惊得我们小心肝一颤一颤的。这种“故事大王式”的杂家型体育老师,是不是也是不错的教师?而杂家型教师的成长是不是更具有普遍意义。

总之,为了更好的教育,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教师成长在通往专家型教师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