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辛伐他汀对ACS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辛伐他汀对ACS患者介入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冠脉介入术(PCI)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赣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2015年住院的ACS患者90例,术后随机分为辛伐他汀10mg/d组(A组)和辛伐他汀20mg/d组(B组),辛伐他汀40mg/d组(C组)各30例,全部患者术前1d均服用辛伐他汀40mg,术后30d内A组每晚给予辛伐他汀10mg,B组每晚给予辛伐他汀20mg,C组每晚给予辛伐他汀40mg,检测术前、术后1d、2d、7d、30d血清P选择素、血小板聚集率与术后30d血脂水平,并进行三组间的比较,并观察记录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B、C组术后2d、7d、30d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较A组显著性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辛伐他汀;急性冠脉综合征;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

随着对他汀类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调脂治疗理念也在不断转变,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已被广泛认可,但对使用剂量临床上存在争议[1]。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ACS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探讨PCI术后辛伐他汀合适的给药剂量,进一步了解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2015年因ACS入院后并行PCI的患者90例,均符合心脏病学会和WHO关于ACS诊断标准[2],发病均

1.2方法 所有ACS患者接受冠心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扩冠、抗凝、抗血小板、降低心肌耗氧等),全部患者术前1d均服用辛伐他汀40mg,术后30d内A组每晚给予辛伐他汀10mg,B组每晚给予辛伐他汀20mg,C组每晚给予辛伐他汀40mg,连续治疗1个月后所有患者继续服用辛伐他汀20mg/d终生。所有入选患者经家属同意并签字行PCI治疗。

1.3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于PCI术前、术后1d、2d、7d、30d空腹采集静脉血测血清P选择素、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与PCI术前、术后1d血脂。

1.4随访观察 观察记录12个月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数据资料以(x±s)表示,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三组服药前后的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数据比较采用两组t检验,P

2结果

2.1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 A、B、C三组术前和术后1d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与血脂浓度无差异(P>0.05)。B、C组术后2d、7d、30d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较A组显著性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

2.2心血管事件 三组发生MACE事件发生率分别为A组2例,B、C组无MACE事件,B、C组MACE事件发生率低于A组,但无统计学差异。

2.3药物不良反应 三组均无肌病发生,PCI术后肾功能、CK均正常,C组有2例谷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增高,超过正常值1倍,但未超过正常值3倍,A、B组无,但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4S、CARE、LIPID、WOSCOPS等一系列大规模随机临床试验的揭晓,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逐渐被认识,包括他汀的稳定斑块、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血小板活性、抗炎抗氧化、改善左心室功能、抗心律失常、减少梗死面积等作用[3]。在心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随机试验及其荟萃分析中,也证明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此目前ACS的药物治疗方案中,他汀类药物与抗凝药物同等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在ACS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作用是否存在剂量依赖性,为ACS患者PCI术后辛伐他汀选择合适的给药剂量,为临床治疗,特别是为急性冠脉综合症介入治疗后调脂及抗血小板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本研究资料显示,ACS患者A、B、C三组术前和术后1d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与血脂浓度无差异,而B、C组术后2d、7d、30d血小板聚集率、P选择素较A组显著性下降,而B、C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证实辛伐他汀确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在预防和治疗血栓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而辛伐他汀40mg/d 、20mg/d比10mg/d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方面效果更强,临床上用于冠脉介入术后起到降脂与降低血小板聚集双重作用,以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形成[4]。B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且C组较B组发生不良反应的例数多,故在ACS患者PCI术后选择辛伐他汀20mg/d为合适剂量。

本研究观察患者服药后三组发生MACE为1与4例,但无1例死亡,服药组较未服药组MACE发生率低,证实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但与他汀类药物剂量无关。

同时本研究发现辛伐他汀治疗后仅有2例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增高,无1例出现肌病等严重不良反应,但与服药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常规治疗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应用安全性好。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样本量有限,未能证实辛伐他汀与临件发生率的相关性;随访时间不长,未能证实辛伐他汀治疗的远期有效性,尚需进一步大量临床研究予以证实。

参考文献:

[1]庄稼英.美国糖尿病协会.2011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摘要[J].糖尿病天地・临床(下旬),2011,05(2):54-59.

[2]陆再英,钟南山,等.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94.

[3]Patel JV,Abraheem A,Creamer J,et al.Apolipoproteins in the discrimin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burden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2010.

[4]刘姗姗,王璐,邱建平,等.血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及其比值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7):1216-1218.

[5]陈晓伟,杨朝宽,高传玉,等.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载脂蛋白B和A1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J].中国急救医学,2011,31(2):132-134.

[6]刘宁红,马彩霞,邹翠美,等.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及其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J].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73-74.编辑/冯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