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印度之光”与圣河晨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印度之光”与圣河晨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印度,位于亚洲的南部。高耸的喜马拉雅山脉把印度与亚洲大陆主体隔开,在地理上形成了一个单独的区域,谓之印度次大陆,或南亚次大陆。所谓的古代印度,即唐代玄奘在其所著的《大唐西域记》中所说的印度,是指今日整个印度次大陆,它是古代这块大陆上的各个部落或国家的通称,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和锡金等国。很久以来,人们并不知道南亚的历史有多远多长。考古发现表明,在今天巴基斯坦和印度北部的西瓦立克山地,远在1400万年前就有人类的祖先腊玛古猿人在这里活动过,而究竟谁是古印度文明最初的创造者以及古印度文明本身,曾经长期消逝和封存在历史深处,无人知晓。直到近代,随着探险和考古活动的兴起,随着1826年一位英国小伙子在印度河谷与“死亡之丘”的不期而遇,以及以后殖民者持续几代的考古发掘,南亚的远古文明才在一片片断垣、残壁和沉沙之下,露出了她神秘的面纱。在印度河流域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发掘出了数百个文明遗址,它使人们发现,原来早在公元前三千年,南亚就已经升起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在今天印度河边看似死寂的沉沙之下,曾经有过人类童年时期的别样生活。他们过着农、牧兼有的原始但却丰富多彩的“幸福”生活。然而,这样的生活延续了大概一千多年,却从人间蒸发,无声无息了。究竟发生了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在隔断了南亚历史发展中的约600多年空白期之后,直到雅利安人到来才又揭开了印度文明发展史上的新页。

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开始,当白色的雅利安人从南亚次大陆西北的山口潮水般涌入次大陆时,映入他们眼帘的是黑色的肥沃土地和黑皮肤的原住居民。雅利安人这一称谓源于梵文,意为“自由出生”或“高贵”,雅利安人身材高大,皮肤白皙,宽额头,头发金黄,鼻梁笔直高挺。身上长着浓厚的体毛,他们把这些都当做美丽、高贵的象征。也许是血管里奔流着不满足现状的热血,也许是不断征战练就的坚韧,这些从北方迁来的雅利安人,一直没有停止南迁的步伐。他们用血与火征服了这块广袤的土地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原住居民,一步步从印度河流域向恒河流域和次大陆中部、南方扩张。

恒河和印度河,同发源于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西段山麓。印度河从发源地的西北流经克什米尔,再经西南贯穿今天巴基斯坦全境,注入阿拉伯海;恒河从发源地先向西南再迤逦而东注入孟加拉湾,它们越过喜马拉雅山脉一路飞流直下。从印度河到恒河之间,是一片东西长2000公里,宽约240公里到500公里的平原和沃野。印度河一恒河流域丰饶的平原地区,是大自然对南亚民族的慷慨赐予,南亚次大陆文明从印度河至4恒河的飞跃,正是在这~优越的地理背景下实现的。历史上,在南亚这个舞台上,或文明、或野蛮、或平淡、或喧嚣,一幕接一幕活剧粉墨登场,历史的风情万种,但总的脉络如一:由印度河流域发轫的曙光,在恒河流域续写辉煌,南亚次大陆的文明,在滚滚向前的红尘中,给南亚人民心中打下了共有共享的印迹,特别是随着雅利安人的到来。雅利安人不是简单的“毁灭战士”,他们不仅接续了原有的文明传统,继承了原来的文明成果,开始了具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将南亚文明推向了新的天地――恒河流域,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时代精神,这就是南亚历史上伟大的吠陀时代。

“吠陀”意为知识、学问,其主要内容是通过歌颂神,教人们如何通过祭祀、善行和牺牲来取悦于神。那如梦如幻的《梨俱吠陀》、《沙摩吠陀》、《耶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四大吠陀圣书和《梵书》等其他经典,在奇幻迷离的表象下,极其真实地刻画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和精神,成了传承三千年之久的神人相参的颂歌。四大吠陀文献的圣典地位,婆罗门教森然有序的生活理想,耆那教在苦行中寻求极乐的实践,对恒河与人关系的神圣领悟,无不显示了南亚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取得的文明成果,它奠定了今日南亚文明的基础。也正是在这血与火的文明转型过程中,恒河以它那神圣之驱成为展现南亚文明的新舞台。

人类对大河的崇拜可谓由来已久,但像南亚人民视恒河为“圣河”的还不多见。

恒河的源头,在世界屋脊云山缥缈的冰雪王国奔流,这本身已很有神秘的色彩。它沿途走来,众多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传说构成了它独有的神圣内涵。根据印度的宗教传说,恒河上源冈底斯山东南坡有一个清澈见底、平如明镜的“玛法木错湖”,这山中是“神中之神”湿婆修行的地方,被尊为“神山”,这湖是湿婆和他的妻子沐浴的地方,被尊为“圣湖”,来自于“神山圣湖”的恒河自然是“圣水”了。千百年来,都有虔诚的印度教徒长途跋涉,翻越喜马拉雅山,至中国l境内的“神山圣湖”来朝圣、沐浴,以得湿婆大神的启

印度是一个“宗教王国”,99%以上的成人信奉宗教,盛行神灵崇拜。印度教徒们相信,在“圣河”里沐浴有洗涤罪过的功能。恒河沐浴,不仅能洗刷掉心中的邪恶和晦气,还能延年益寿,来世进入天国,享福无穷。在诸如此类的宗教信念支配下,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印度教徒前往恒河沐浴,场面蔚为壮观。在恒河边的诸城市,无论是被誉为“神的大门”的哈特瓦,还是号称“印度之光”的瓦腊纳西,都是神圣的沐浴的地方。在朝圣的日子里,信徒们摩肩接踵,跳入河中,双手捧起河水,一边喝一边虔诚地祈祷。他们把恒河叫“恒妈”,是心目中的母亲。一个无神论者,很难想象这样浓厚的宗教气息。“圣城中的圣城”瓦腊纳西,古名迦尸,意为神光照耀之地。传说是湿婆神于0D00年前创建的,自古以来,地位显赫。有说“迦尸的每个石子都是湿婆神”。教徒们认为,一生能到瓦腊纳西一趟朝圣、沐浴,乃是莫大幸福,如能在此“归天”,那更是“幸运儿”了。因此,每当黎明和黄昏,岸上与河里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男女老幼都到河里去洗“圣水浴”,场面之热闹,叹为观止。而一到黄昏,恒河岸边的那些焚尸场面,则显现出另一番景象。死者被人们抬到这里,排队依次焚烧,之后人们把死者的骨灰撒进恒河,以“清洗终身过失”,“灰烬随恒河女神升天”。

从印度河到恒河,许多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众多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富有宗教传统的名胜古迹和名城,都表明印度河、恒河承载着南亚人民太多美好的宗教情感,显示出它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