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研究性教学在高校本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为了解决目前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不高的现实问题,本文提出在紧扣大学生政治理论认识过程基本特点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有序开展课堂研讨和专题研究,充分发挥研究性教学优势,全面提高其政治理论学习热情,培养其理论研究与运用能力。

关键词 研究性教学 本科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研究性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初,在60年代逐步发展完善,并于80年代在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推广,随后被引入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中,成为重要的高校课堂教育方法。通过多年实践,国内理论界和教育界普遍认为,研究性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教师通过选取相关专题和设置问题,将研究活动渗透到教学全过程,激发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单向度“灌输式”、“宣讲式”教学方法仍然大行其道,授课的趣味性、启发性特点不突出,学生理论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有待提高。因此,有必要准确把握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认识过程的基本特点,充分发挥研究性教学的优势,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质量和效益。

1大学生对政治理论认识过程的基本特点

学习是一种认知过程,遵循认知的一般规律。当然,由于认识条件的变化,不同群体的认识过程也会发生变化,体现为认识过程的特点。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符合授课对象认识过程的基本特点,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大学生是一群受过系统化、正规化教育,并具有高中学历和知识基础的青年人。特别是在当前网络发达、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大学生群体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点的速度和数量空前增加,但同时也普遍面临“快餐文化”、“浅阅读”等问题,导致他们对新接触到的事物能思考但不深入或者根本没有时间思考,亲身实践的感受和从自身社会关系中得到的信息可能成为形成其思想观念的重要影响。因此,大学生群体对政治理论的认识过程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1直接实践与间接实践相结合的认识形成过程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主要是通过课本、相关著作和课堂授课等主渠道进行,与其他学习过程一样,是一种间接认识过程。但是,今天的大学校园已与社会广泛接触,并非传统意义上与世隔绝的“象牙塔”,大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日益增长。比如,各种公益活动、演出活动、外出旅游、勤工俭学等。这些直接实践给予大学生直接认识,并与其在课堂和书本上形成的间接认识相结合,最终按照他们的既有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形成了在政治理论方面的知识体系和观念认识体系。

1.2新旧知识和观念相互作用的认识统一过程

进入大学前,我国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积累。同时,家庭成员、朋友、同学和自身实践感受以及网络信息等也影响着大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在进入大学阶段后,大学生获取新知识必须依赖认识结构中原有的一些观念和知识,但在新知识和新观念的接受过程中,也必然是在思想中发生新旧知识与观念的相互作用与斗争的过程。当然,对新知识和新观念的接受程度取决于这个相互作用与斗争过程中,哪一方是最终的决定方。

1.3反复引起主动思维的认识强化过程

现实中,一些传统观念、家庭教育和自我认识在形成大学生思想观念方面具有极强作用。同时,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过精心修饰与完善,极具说服力和煽动性,很容易被思想不成熟的大学生接受。这就是导致大学生思想领域出现反复或左右摇摆的重要原因。因此,大学生思想认识形成和统一过程并非一次完成,而是要通过反复引起他们的主动思维来不断强化对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接受与认同,最终实现大学生知、信、行相统一。

2研究性教学法应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主要优势

研究性教学法紧扣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认识过程的基本特点,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专题研究的过程中释疑解惑,最终达到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2.1通过全方位交流激发大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自觉性

研究性教学的展开是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充分信息交流的基础上实现的。具体来讲,这种信息交流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讲授式信息传递,学生向教师的研讨式信息传递,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讨式信息传递。在这种“三位一体”的信息交流机制中,学生可以充分地表达思想和认识,也能够从周围获得更多相关信息来不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同时,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的探讨与研究,大学生自身成为了授课过程中真正的主体和实际参与者,完全摆脱了单项灌输式教学所带来的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从而能够有效激发其主动参与研究和进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2通过二元主体互动提高大学生政治理论学习兴趣

与单纯讲授式教学的教师一元主体相比,研究性教学的教学主体有两个,即教师和学生。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时,师生共同参与到相关专题研讨之中,不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阐释和原因剖析,而且学生也能够向教师展示自己对理论的理解,使教师也能从学生的发言中得到启示,并抓住“解惑”环节的关键点。这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双向教育,即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学生对教师的教育。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群体认同感、自我成就感、社会主人翁意识和交流愿望的达成是激发教育对象学习兴趣的重要方面。因此,在研究性教学方式下,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信息交流将给学生带来更大的成就感和认同感,而这些恰能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动力,进而提高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2.3通过逐步深入研讨增强大学生政治理论研究能力

在具体针对某一专题开展研究性教学时,研究的推进是按照既定的逻辑顺序逐步深入,总体上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而并非一开始就达到期望的研究深度。这一过程的推进具有阶段性和贯彻始终的问题导向,即每一阶段的研讨针对本阶段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并在新的问题出现后,由新问题将研讨带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而在形式上呈现围绕设定专题反复研究和探讨的状态。如前所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的认识不可能仅经过一次思维就能达到预期效果,而是需要反复多次强化其主动思维,在思想中经过新旧知识与观念的斗争和结合后,才能最终确立。因此,研究性教学法在实施中通过阶段性研讨达到了不断强化大学生思想认识的效果,在强化其正确思想观念的同时,也教会了其正确的理论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培养了其研究能力。

3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教学法的运用思路

研究性教学法的展开逻辑是“认识―研究―再认识―再研究”的思维强化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反复作用过程,需要在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推进,因而必须在实际操作中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3.1科学设置研究专题

设置研究专题是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基础,也是该教学法中其他相关方面所围绕的核心。研究专题的抛出是带动整个课堂进入研究性教学阶段的重要标志,也同时是给学生发出的明确“信号”。因此,研究专题设置的科学与否是关系到研究性教学成败的关键。要做到科学设置,就必须确保专题达到三个基本标准:一是专题必须是本次教学的中心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授课关键是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研究专题的设置必须紧扣本次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紧紧围绕授课内容中的基本知识,呈现真正有价值的部分,而决不能主次不分甚至脱离主题。二是专题体现适当的难度。太简单的问题难以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而太难的问题也同样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所以,在专题难度把握上要针对教学对象的文化程度、知识背景和研究基础等,进行合理设置。所谓合理就是教师对解答问题做到了然于心,学生对问题尚处一知半解的状态,但并非完全陌生或无法理解。这样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深究”问题的积极性。三是专题必须紧密联系实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学生而言,所最为关切的是身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物,尤其是校园生活中正在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设置专题必须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社会实际,最好来自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针对当前社会建设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从而让他们对研究专题“有话可说”且“愿意表达”。

3.2发挥讲授的衔接性和启发性

研究性教学并非纯粹的理论研究活动,而是建立在师生之间充分研讨的基础之上,是对传统单向度的“灌输式”授课的升级改造,但不是抛弃讲授环节。实际上,讲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贯穿”作用,是解释研究专题针对的具体理论或问题,并把专题研究不断推向深入的必要手段。因此,研究性教学中的讲授环节必须在各阶段研究中发挥承上启下的链接作用,同时要能够达到画龙点睛和引起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的作用。这就要求讲授环节达到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突出研究专题所针对的主要问题、主要论点和基本理论。摆脱传统课堂讲授大篇幅、系统化的模式,根据学生已有的政治理论基础,只讲“精华”和必要知识,只讲教师的观点与认识,只讲研究的核心所在,引导学生围绕授课主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提升课堂的理论品味。二是做好各研究阶段的小结和最后总结讲评。在每一研究阶段即将完成之时,也是该阶段进行小结之时,此时教师的讲授要提炼课堂上的统一认识,并揭示下一阶段的具体研究问题,从而发挥承上启下作用。在研究结束之际,教师总结讲评要把学生“发散”出来的认识汇集到教学目的的“焦点”上来,通过综合归纳把课堂思想统一到教学核心内容上来,完成认识上的升华。三是体现追随真理的科学精神。这就要求讲授不能采取“口号式”、“宣传式”方式,也不能采用“命令式”、“训话式”口吻,而应当通过摆事实和逻辑严密的分析推理方式,将所讲观点和原理逐渐呈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在理论研究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完全接受和认同。

3.3主导研讨的方向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研究自由性和热情

研讨是研究性教学的核心环节,需要调动学生的研究精神和主动参与精神,使学生在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中进行专题讨论。但需要强调的是,研讨必须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行,必须坚持大前提下的自由性原则,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进行。所以,教师在开展课堂研讨和推进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必须主导研讨方向,并在其中发挥相应作用。即发挥研讨主持者作用,调解分歧,照顾全面,保证正常的课堂秩序;发挥调节纠偏者作用,把控研讨节奏,保持研讨始终围绕研究专题的中心和主要问题;发挥课堂组织者作用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和方法手段,创造活泼、竞争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具体操作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规模和知识水平以及授课时间,分别采取讲台发言式、对话式、辩论式、自由式等研讨形式。同时,为了普遍提高学生参与热情,还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强制性方法。比如,将学生课上“口头”研讨与课下“笔头”研讨或网络发言等均按等级计入平时成绩,从而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何正斌.讨论式教学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一种新形式[M].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希悦,王英杰.研究性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 顾沛.把握研究性教学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