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组会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中的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组会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中的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针对当前研究生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讨论了研究生开展组会的内容、组织形式、执行方式等内容及在研究生教育中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组会创新思维科学研究

一、引言

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重要职能。当前随着各本科院校硕士点逐渐增多和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高校硕士研究生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日渐凸显。尤其是一些最近几年升级为教学研究型的本科院校, 形式上已经具备了硕士招生资格,但实质上依然遵循本科教育模式。在课程教学、师资配置、经费、科研氛围和环境等条件的配置上远远达不到研究生科研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1]。面对这些不利研究生培养的突出矛盾,已有多篇文章从课程学习、师资配置、经费安排及创新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然而,这些条件主要是刚性条件的改善,并非短时间内可以见到效果的。相对而言的软环境:科研氛围和科研讨论活动的提高则可以更快地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本文主要论述组会活动的基本内容、组织形式、执行方式、以及组会在提高科研氛围、激发研究生科研兴趣、提高创新思维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研究生开展组会活动的基本内容

组会是由一定数量的从事相同或相近研究领域的人,定时开展和参与的以科研讨论为主题的一种学术活动。它是研究生教育阶段关于学习与科研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

当前在校研究生的学习主要以自主研究为主,个体特征更强。研究生需要完成从传统教学中的知识接受者向知识实践者和探究者的转变。此时研究生的学习更主要的是创造性的学习,其实也是一个研究和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研究生学习或研究水平的提高,首先有赖于自身的努力和勤奋,积极查找信息,并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用头脑思考问题;其次在于导师的指导和与同行的交流,通过与相同领域和相近领域的人交流,获得相同问题的不同视角和不同问题的相同思路,开阔眼界,拓宽思维的广度,从而产生有闪光点的科学设想。

由于组会活动是一种开放性科研活动,是由研究领域相同或相近的成员共同组成,组会参与者可以共享该领域中最新最近的或者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探讨每个人对于同一研究领域或相同研究课题的各个方面的想法及思路。每个成员都可以就讨论的问题自由的发言,从各个方面对具体问题提出有依据的想法,并讨论与此相关的各种不同的学术观点。讨论的结果可能达成一致,也可能谁也没有说服对方。但是在热烈的讨论中,参与者会获得一些自己意想不到的成果。因此,组会是一种极为有利的交流与提高的平台。相比于学术交流活动,组会具有交流迅速、讨论深入和直接等优点。同时,组会具有连续性,可以针对一个重要的科研问题进行持续的讨论与交流。在组会的开展过程中,导师可以作为一些问题的解答者,也可以作为讨论问题的引导者。甚至,可以结合导师小组制的特点[2],由若干导师轮流或共同主持组会讨论。

三、组会的组织形式

定期进行学术研究上的沟通和交流是进行科研的良好习惯,组会的组织形式也是以定期定时的方式进行的。制定时间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发言者人数及报告、讨论的时间,从而使每位参加者都能有机会参与到其中来。让研究生参与学术报告活动,激发研究生从事科研的兴趣与热情,传递正确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从而引导研究生养成严谨的学术态度,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

由于研究生培养形式的多样性。根据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内容及发展情况,研究生导师可根据本专业特点及本领域发展情况来组织多样化的组会组织方式。可采取多种方式,如讨论式、问题式、参与式、任务式等组织方法,充分调动讲与学的积极性。整个过程要围绕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与参与者之间相互交流,倡导追问风气。引导学生学会研究,学会创新,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和能力[3]。在讨论过程中,参与者不仅要求明白“是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为什么”,“有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由自己来选择便于学习的方式,这样,每位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来决定对该报告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时间,有所侧重,避免盲目的作报告。

四、组会的执行方式

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就是一个规范性研究学习从模仿到创造的过程。因此,组会的内容要为此过程服务,相应的各年级研究生组会内容的安排应当各有侧重。

(1)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的组会内容是文献报告。其中,又可以分为两个不同阶段来进行。第一阶段,分析已有研究。寻找一篇有代表性的研究文献,单篇研究文献的选读选用5年之内的较新研究,而综述的参考文献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报告该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实验设计、结果、结果的解释、研究结论。一般每个人做两到三次这样的研究分析,就可对研究方法、逻辑有一个清晰的印象;第二阶段,研究综述。就一个研究问题,寻找有关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报告。这是研究生创造学习的入门,这一步迈好了,后面的研究工作就顺利了。一年级的研究生主要是报告他人的研究,也是研究的模仿性开始。

(2)对于二年级的研究生,主要是汇报自己的研究设计与相关研究的进展。通过组会的讨论与交流,使自己的研究设计不断合理。在此过程中,研究生需要对自己的研究问题及实验设计有深入认识,能够合理解答组会参与者的提问及质疑。并能够提出新的研究思想来解决组会讨论中提出的问题。

(3)研究生三年级的参与者则主要报告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分析、论文写作等。通过介绍每一个实验的数据处理、研究论文的写作逻辑,实现自己研究技能的最后完善。这个阶段则是报告自己的研究,回答组会讨论者提出的质疑问题。因此,这个阶段也成为检验自己研究水平和提高自己研究水平的重要阶段。

三个阶段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每一阶段以前一阶段为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提升和进步。研究生对论文文献的汇报不仅可使报告者了解研究的规范性操作,同时,它对其他的参与者的研究也有重要的帮助意义。研究者的问题思考、研究范式、数据处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每个阶段的报告又会使参与者在不同的层面的研究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当然,组会成员对组会的参与性是决定组会讨论质量的关键。如果参与性不强,则组会流于形式。因此,对参与性有三点要求:一是做好准备;二是在组会过程中,组会成员要认真听取报告;三是要对各种研究大胆质疑,热烈讨论,最大程度地吸取他人研究的长处,找出研究过程中的问题。

记录与反馈是有意义的组会所必要的组成部分,组会记录包括两个内容,一是组会的综合记录,二是主题发言者的发言稿。它提供组会成员事后可以回看、反思的材料,供有闲暇的时候,慢慢的咀嚼品味精华的部分,往往会有不同的想法,对于研究设想及创新想法的产生有极大的帮助。

五、组会对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组会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在活动中,研究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体现在以下三点:

(一)培养研究生的质疑思维。由于创新思维是以对现有事物的否定性评价为前提的思维方式,所以,质疑思维方式是创新思维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是前提性和关键性的创新思维原则[4]。而研究生在组会的讨论过程中主要就是对讨论的文献、研究的问题和实验的设计等内容进行质疑。组会讨论鼓励参与者敢于打破常规,挑战权威,不断培养质疑精神和积极的求异性。

(二)培养强烈的发散性思维。由于组会可以自由发言,参与者可以是各种不同背景的研究者,他们可以提出各自不同的思考建议。这些都促进了研究生接触不同思维模式,便于形成发散性思维习惯。

(三)培养丰富的联想思维。创新性思维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质疑思维和发散思维,而且要有能够由此及彼、由无到有、由一到无限丰富的联想思维。而组会活动中,多人发言,可以形成“头脑风暴”的思维效应,锻炼了研究生联想思维。而且,研究生需要在组会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观点与新意,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创新出合理的研究成果。

六、结语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受多种条件的影响。然而在现有条件下,如果能够在日常科研活动中利用好组会这种学术交流形式,组织研究生定时有效的开展组会活动,将能效果显著地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有利于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实践证明,着力提高研究生科研交流和创新思维的习惯的养成,对研究生科研创新水平的高低有重要影响。组会这种学术交流活动在促进良好科研习惯的养成上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慧萍.论工科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高等建筑教育,2010年第19卷第1期:36-39.

[2]侯金才,李静平,于海涛.导师小组制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年第31卷第1期:88-89.

[3]郑丹,张芝贤,吴萍. 基于高校研究生二级学院培养模式多样化探析[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56-57.

[4]颜卫东,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高教视窗,2009(7):218-219.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广西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