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规范教学大纲编制提高通识教育质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规范教学大纲编制提高通识教育质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武汉 430205)

摘 要:应用技术型高校因自身的特点,在通识教育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提高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效果,完善教学大纲的编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应用技术型高校完善通识课程教学大纲的路径如下:形成通识课程教学激励机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发教学大纲编制审核系统。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大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188-02

应用技术型高校因注重学生动手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易陷入过分专业化误区,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要改变此种现状,推行通识教育势在必行。我国众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起步较晚,通识教育条件薄弱,通识教育质量普遍不高。因此,如何提高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效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完善通识课程大纲为突破点,阐明教学大纲的地位和作用,并针对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在教学大纲编制中存在的题提出若干参考建议,以期发挥教学大纲的作用,促进通识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教学大纲在通识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大纲根据学生的特点、知识水平以及发展学生智力的需要,具体规定课程知识的范围、目的、任务和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方法,是包括应用技术型高校在内的所有高校都必须重视的重要环节。概括而言,我们可从教师、学生、学校三个层面来了解教学大纲的重要作用。

1.对教师而言,教学大纲是教学的行动指南

教学大纲是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教学大纲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明确了教学目标,避免或降低了教师教学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二是具体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标准,有利于教师有计划、规范地实施教学;三是对课程教学方法提出了原则性要求,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2.对学生而言,教学大纲是学习的辅助工具

教学大纲不仅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学生可以有计划和主动地进行学习。比如,一门32课时的人文通识课,其内容是很丰富的,仅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很难真正消化的,但若在教学大纲提纲挈领的指导下,用教材和推荐的相关参考书目引导学生在课堂之外去了解和探索这些知识则是完全可能的,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

3.对学校而言,教学大纲是考核的重要依据

教学大纲就像教师与学生之间签订的契约,规定了师生在课程中教与学的任务。对于教学管理部门而言,这份具有契约意义的文件就成了他们管理师生教与学的依据。与此同时,教学大纲经常被教学管理部门作为评价和考核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对教师形成一种监督和激励。总之,这种以教学大纲为依据的教学管理和评估,对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有着积极作用。

二、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学大纲存在的问题

教学大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但现实中很多高校教学大纲的编制并不尽如人意,而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大纲的问题更加突出。

1.形式主义倾向严重

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大纲存在着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数量缺位。对于课程内容的组织者而言,每门课程都应该有教学大纲,而实际上,在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中教学大纲有很大的缺口。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公共选修课来说,既无统编教材也无高质量教学大纲的现象很普遍。二是编写随意。在一些应用技术型高校,由于通识课不被纳入教师评价考核体系中,导致很多教师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专业教学中,即使承担了通识课程,也不愿花精力去编写教学大纲。通常的做法是找一本教材,对目录进行简单罗列,一门课程教学大纲就出来了。三是执行虚位。在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中,编制教学大纲很多时候变成了一种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的任务,本身就很随意、不规范,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并未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学,而是可随意发挥,教学大纲沦为摆设。

2.未能体现以生为本

在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未能得到很好体现,主要表现为“学生三不”:第一,学生不知情。在很多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大纲编制完以后就上交学校存档,教师自身很少查阅,学生就更不知道教学大纲的内容了,何谈学生把教学大纲当作自主学习的工具。第二,学生不明白。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很多通识课教学大纲只对课程内容进行简单罗列,并未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学生既缺乏对课程的整体了解,也不明白在课程中所承担的角色和责任,从而导致学习的盲目性。第三,学生不参与。编制教学大纲的主体是教师,学生几乎没有参与其中,教师仅从自身的角度去设计课程内容和任务,视学生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也不了解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与意愿。

3.学校个性彰显不够

教学大纲一般由高校自主制定,应当在符合相关精神的条件下反映本校的特色。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这些特点也应该在教学大纲的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出来。但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技术型高校在编制通识教育教学大纲时,并没有彰显自己的个性特色。有的直接照搬研究型高校相同或类似的课程教学大纲;有的将某本教材内容体系直接修改成教学大纲;还有的应用型高校虽重视通识教育,但又不顾自身的办学资源条件和学生素质与综合性高校的现实差距,一味拔高课程标准或组织一些可行性不高的课程,等等。

三、应用技术型高校完善通识教学大纲的路径

教学大纲能否发挥作用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为提高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质量,就必须完善教学大纲。对此,笔者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以供参考。

1.形成通识课程教学激励机制

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教学大纲出现上述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从而导致教师缺乏通识教育意识和认真的态度。因此,将通识课教学大纲纳入教师业绩考核体系是保证通识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途径,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一是在通识课程开课前对教学大纲进行认真审核,必须保证每一门通识课都有编制完整的教学大纲,否则不允许开课;二是加强对教学大纲编写质量方面的监督检查,编制不合格的教学大纲责令及时修改,并将优秀教学大纲在教师间传阅,供大家参考学习;三是对教学大纲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教师在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使依纲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教学行为;四是管理部门综合各个环节的考核情况,将教学大纲作为重要指标纳入最终的考核成绩中,并适当地向通识课教师倾斜,对考核优秀者公开表彰,建立激励机制。

2.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在应用型高校通识教育中,教学大纲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这种体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让学生知晓并能够获取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不仅是为教师准备的,也是为学生准备的,不应当是用来应付检查的,而应当让学生知道并能够获取。具体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教学大纲上传到网络,让学生随时可查阅、打印;二是在第一次课时向学生发放教学大纲,并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在它的指导下学习。第二,在教学大纲的设计过程中明确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角色和责任,一旦获得学生的认同,教学大纲就像契约推动者师生共同按照预期约定完成各自的责任。第三,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大纲的编制中。在编制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吸纳学生合理化意见,并在教学大纲使用中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进行调整,加深学生对这份“契约”的认同。

3.开发教学大纲编制审核系统

在信息化已触及各个领域的今天,信息化教学大纲系统作为学校教务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提高教学大纲的编制效率和质量,也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效率。具体做法是通过开发合理科学的通识课教学大纲编写、审核系统,教师只需按系统要求、格式和课程特点编写后直接提交,系统会自动完成审核,对不合格的内容及时反馈、修改,从编写到审核、批准、整个过程是公开透明的,且及时监控。开发通识课教学大纲审核系统的益处是多方面的:一是有利于提高青年教师编制教学大纲的效率;二是避免了教师搞形式主义,对内容不规范、质量不合格的教学大纲都有显示;三是改变了学生不知晓、不参与教学大纲等问题;四是有利于教学大纲的动态管理,教师通过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反馈可以及时修改和不断更新教学大纲;五是提高了教学管理部门的管理和评估效率。总之,实现教学大纲系统的信息化,对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通识教育是一次大变革,有利于教W大纲的规范编制、正确实施,进而大幅度提高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飞.试析在职教育与学历教育之异同[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6(6):111-112.

[2]陈世军.地方高校课程教学大纲编制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6).

[3]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8.

[4]魏泽.高校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编制的现状考察[D].重庆:西南大学,2010.

[5]陈亚琴.编好教学大纲,规范课程教学[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