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多方联动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础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多方联动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讨论过程中,中小学校长的领导力一直被置于非常显要的位置。有学者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得出:校长信息素养与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高度相关的结论,由此提出了要注重提高中小学校长信息化素养的对策建议;也有学者质疑这种观点,认为校长个体的领导力尤其是在知识层面必定存有局限,因此要走从个体领导力到组织领导力的道路来推进基础教育的信息化过程。

本文认为,两种观点均有合理之处,这是由于一方面目前我国中小学仍然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对于学校各方面的事务都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决策权,而校长的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校长对于信息化重要性的认知,因此也就决定了校长主观推进信息化进程的意愿和行动。另一方面,校长负责制为科层制的一种表现形式,科层制虽然拥有提高行政办事效率、使日常工作规范化的特点,但对于信息技术的发展显现出某种程度上的不适用。这在于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对使用者提出及时更新使用技术、变更应用习惯的更高要求。同时,信息技术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学工具的又一次更新,它还具备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信息、数量级扩展知识容量及与信息化社会接轨等重要功能。

但除此之外,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多方参与联动的过程,本文在认同学校层面――校长及智囊团发挥的积极作用外,还将讨论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家庭如何共同参与到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

1. 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教育信息化绝不应该单纯地被理解为政府的资金投入和硬件建设,但政策和制度的完善、资金投入到位仍然是信息化推进的保障。因此,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首先要落实政策和资金的问题。在这方面,教育部制定了《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投入3.6亿进行基础教育信息化设备的投入和资源的开发,因此在宏观层面上,国家提供了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保障。但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学校机房闲置、多媒体设备只在上级检查时才被使用的现象,这说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投入”要面向主体的需求,有了硬件投入还要配套软件服务,这与前文论述的校长信息素养与推进信息化进程有关一致,即深化中小学校长对此的认识十分重要。但教育主管部门不能坐等中小学校长自觉提高信息素养,而应该通过组织培训、学习的方式主动去改变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识。除此之外,上级主管部门的激励机制也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鼓励各中小学成立试点,对取得成效的模式进行积极的推广并给予试点学校奖励。另一方面,激励机制中也应包括制定更加科学考察信息化推进实效的标准,力保监督到位而且有效。

2. 学校校长及教师。如前所述,校长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具有决策作用,但为了确保这种决策作用有实效,还需要智囊团的辅助作用。因此,校长不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的推进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而且还应该完善学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对信息化推进的具体工作进行“分权让利”,以充分调动对推动信息化有热情教师的积极性,并最终形成学校鼓励信息技术运用并在运用中取得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各方素养加强的良性循环。同时,各校校长还应该运用互补战略思想,以提高本地区整体教学质量为最终目标,促成不同学校间信息化推进优势的互补运用,具体包括硬件设施的采购、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及精品课程共享等方面。同时,各位身处教学任务第一线的教师是信息化软性指标完善的最主要实践者。教师们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将直接反映信息化最终所能取得的实效。因此,教师们应充分认识到这一技术对教学所能带来的根本性改变,并积极成为这一技术的运用者。

3. 家庭。每个学生最主要的成长环境就是学校和家庭,所以尽管看似仅仅是学校在努力推行的信息化过程,要取得实效其实与家庭也不无相关。一直以来,大众传媒及家长的亲身经历中不乏网瘾少年悲剧的发生,这致使部分家长对于孩子接受信息技术采取绝对封锁的态度。因此,家庭能否配合学校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也十分重要。而事实上,经过社会及学界多年的讨论,基本形成了要正确引导孩子运用互联网、电子设备的结论,因为不能让孩子在信息化社会中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要取得信息化推进的实效,就要充分重视家庭的作用。在改变家长对信息化教学的封锁态度上,学校要担负起责任,既要与家长充分沟通,也要普及对此的基本正确认识态度。另外,随着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家长信息技术应用体验的增加,家长对于这一问题的保守看法也在逐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