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新旧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新旧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自20世纪90年代会计制度改革以来,我国对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一直依据1994年财政部的《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在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也基本上沿用了上述规定。该规定允许企业在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时可以采用应付税款法或纳税影响会计法,其中纳税影响会计法是以利润表为基础的债务法或递延法。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后,所得税的会计处理与原规定比较,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的规定,执行新准则后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基础的债务法核算所得税。新准则基本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可以说是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由收入费用观开始倾向资产负债观的一个较大转折。

关键字:新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对比浅谈我国新旧所得税准则的会计处理方法的异同点,对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程序进行分析,进而阐述了我国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意义。

一、旧准则下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方法

一般来说,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包括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而债务法又包括资产负债表法和收益表法,我们旧所得税会计中纳税影响会计法中的债务法就是收益法,新的准则明确指出企业所得税核算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收益表债务法是指在税率变动情况下运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确认所得税费用法。递延税款余额反映的是按现行税率计算的由于时间差异产生的未转销影响纳税金额。收益表债务法以收益表为导向,注重时间性差异,而非暂时性差异。所以,收益表债务法提供的会计信息和揭示的差异范围较窄小。此外,该法也无法恰当评价和预测企业报告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

1.收益表债务法的出发点

收益表债务法是通过利润表项目的时间性差异间接倒挤递延所得税,表现为一种间接性。

2.收益表债务法的着眼点

收益表债务法注重时间性差异,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

3.收益表债务法的收益定义

收益表债务法侧重于损益表,认为收益表是一种最易理解的受托责任报表,因此用“收入/费用观”定义收益,强调收益是收入和费用的配比。为了计算净收益,就需要汇集包括在税前会计收益中的所有收入和费用的所得税影响,并以所得税费用列示在损益表上,递延所得税则是所得税费用与应付所得税相对比的结果。

4. 收益表债务法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理解

收益表债务法使用“递延税款”概念,其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分别代表预付税款和应付税款,在资产负债表上作为一个独立项目反映。

5.收益表债务法确认财务报表项目的程序

收益表债务法通过逐一确认收入和费用项目在会计和税法上的时间性差异,并将时间性差异对未来所得税的影响看作是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所得税费用计算程序是先计算所得税费用,再计算当期应纳税额,最后倒挤出本期应付所得税加(或减)本期发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加(或减)由于税率变动或开征新税,对以前各期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账面价值余额的调整数。

6.收益表债务法在财务报表上披露的信息

收益表债务法采用“递延税款”概念,在资产负债表上根据各项递延所得税轧差后的余额作一个独立项目反映,既非真实资产也非真实负债。

7.收益表债务法的核算结果

因为收益表债务法仅含时间性差异,所以按收益表债务法核算,反映不出这部分差异的未来税收影响。

二、新准则下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指以估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税率为依据,计算递延所得税款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企业的收益应根据资产负债观来定义,因而所得税费用的计算也是从递延所得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出来加以倒推计算。资产负债债务法下的暂时性差异所反映的是累计差额,而非当期差额,因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反映的是资产和负责的账面价值,其“递延税款”科目更具现实意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出发点: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直接比较差额的暂时性差异出发核算递延所得税,表现为一种直接性。

1.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着眼点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暂时性差异产生的本质出发,分析暂时性差异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期末资产、负债的影响。

2.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收益定义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的费用(包括所得税费用)不仅符合资产负债表复位的潮流以及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而且克服了“配比原则有时不能为何时确认费用提供有用的标准”这一缺陷。并且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依据“资产/负债观”定义收益,可以促使对企业在报告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出恰当评价,提高预测价值。

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理解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采用“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概念,将“递延税款”的外延大大扩展,并且更具现实意义。具体程序如下:第一,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第二,按照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第三,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确定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据此计算本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资产;第四,按照税法规定确定本期的应缴所得税;第五,确定本期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4.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确认财务表项目的程序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逐一确认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金额与其计税依据之间的暂时性差异,所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的暂时性差异与期初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影响额作为对本期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计算时先确定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倒挤出当期所得税费用。

5.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财务报表上披露的信息